- 余静静;郭沙;岳晶晶;黄彩娟;曲建华;
目的 筛选新的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检索AML患者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与DNMT1相关的差异表达激酶;采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干扰筛选出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酶激酶3 β(GSK3β)表达,得si-ERK1、si-HIPK2及si-GSK3β细胞;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HL-60分为control组(无处理)、si-NC组(空白质粒转染)、si-ERK1组、si-HIPK2组及si-GSK3β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PK2、GSK3β、ERK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雅努斯激酶(JAK)、磷酸化JAK(P-JA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AKT)、磷酸化AKT(P-AKT)信使RNA(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低DNMT1与高DNMT1组AML患者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CDK1)、酪蛋白激酶2α1(CSNK2A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14、CDK4、ERK1、HIPK2及GSK3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选择ERK1、HIPK2及GSK3β进行后续研究;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HIPK2、GSK3β及ERK1蛋白表达下降(P<0.001);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ERK1、HIPK2或GSK3β的表达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ERK1、HIPK2或GSK3β表达后STAT3、JAK、PI3K及AKT mRNA表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ERK1、HIPK2或GSK3β表达后P-STAT3、P-JAK、P-PI3K及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筛选出新的DNMT1相关基因ERK1、HIPK2及GSK3β,其表达可抑制AML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39-1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9 ] - 柴鑫;梁政伟;张俊诗;丁菁;张倩;吕莎;邓亚竹;张荣瑞;陆德琴;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对小鼠心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Neat1(Lnc Neat1)的表达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3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LAD),抽取2组小鼠下腔静脉血,麻醉处死后取心脏,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2组小鼠心肌组织的心肌梗死面积和组织学特征变化;利用HL-1小鼠心肌细胞构建体外MIRI模型,将HL-1细胞随机分为缺氧4 h组(H4)组和其对照(Control 4 h组)、缺氧4 h复氧1 h(H4R1)组和其对照(Control 5 h)组、缺氧4 h复氧2 h(H4R2)组和其对照(Control 6 h)组、缺氧4 h复氧4 h(H4R4)组和其对照(Control 8 h)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漏出率,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PI染色阳性率;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敲低/过表达Lnc Neat1基因,将HL-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缺氧4 h复氧4 h组(H4R4)组、敲低Lnc Neat1空载对照组(sh-Lnc Neat1 NC)组、sh-Lnc Neat1 NC+H4R4组、sh-Lnc Neat1组、sh-Lnc Neat1+H4R4组、过表达Lnc Neat1空载对照组(OE-Lnc Neat1 NC)组、OE-Lnc Neat1 NC+H4R4组、OE-Lnc Neat1组及OE-Lnc Neat1+H4R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Lnc Neat1表达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蛋白、ASC蛋白寡聚化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cleaved-caspase-1、焦孔素家族蛋白D(GSDMD)、cleaved N-terminal 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IRI小鼠血清中LDH、CK-MB活性增加(P<0.05),TTC染色法结果显示I/R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约33%(P<0.05),HE染色法结果显示I/R组缺血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肌浆肿胀、部分肌浆红染、可见炎性细胞浸润,CCK-8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漏出率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复氧组HL-1细胞活力以时间依赖性方式降低(P<0.05)、HL-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漏出率增加(P<0.05),PI染色结果显示缺氧/复氧组细胞PI阳性染色率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多(P<0.05);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敲低/过表达Lnc Neat1基因后,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H4R4组对比,sh-Lnc Neat1+H4R4组细胞中NLRP3、ASC mRNA表达下调(P<0.05),OE-Lnc Neat1+H/R组NLRP3、ASC mRNA表达较H4R4组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4R4组对比,sh-Lnc Neat1+H4R4组细胞NLRP3、cleaved-caspase-1、cleaved N-terminal GSDMD、IL-1β及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5),ASC蛋白寡聚化减少,且OE-Lnc Neat1组+H/R组细胞上述蛋白表达较H/R组增加(P<0.05)、ASC蛋白寡聚化增多。结论 MIRI小鼠心肌组织中Lnc Neat1表达增加,可促进细胞焦亡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LRP3和ASC mRNA及蛋白表达、激活NLRP3炎症小体有关。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49-1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6 ] - 杨红;潘艳伶;陈洪民;伏红颖;唐露;凌湘力;李光宇;
目的 探讨糖通饮(TTY)对糖尿病肾脏病(DKD)模型大鼠足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6只SPF级雄性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饮食(HFD)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建立DK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n=6)、930 mg/kg TTY低剂量组(TTY-L组,n=6)、1 860 mg/kg TTY中剂量组(TTY-M组,n=6)及3 720 mg/kg TTY高剂量组(TTY-H组,n=6);Control组和Model组灌胃蒸馏水,另3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药物,灌胃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麻醉处死大鼠,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mAlb)、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特征、糖原沉积、胶原沉积情况和足细胞及其自噬小体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大鼠肾脏中p62、足细胞结蛋白(Desmin)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中自噬活性指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C3、Beclin-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FBG、mAlb、TC、TG水平升高(P<0.05),大鼠肾脏病理损伤较重,足细胞自噬小体减少,大鼠肾脏中p62、Desm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下降(P<0.05),LC3及Beclin-1mRNA表达下降(P<0.05);与Model组比较,TTY各剂量组大鼠FBG、TG、TC、mAl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肾脏病理损伤减轻,足细胞自噬小体增多,p62、LC3Ⅱ/LC3Ⅰ及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LC3及Beclin-1mRNA表达升高(P<0.05);TTY-M组及TTY-H组Desmin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TTY减轻DKD大鼠足细胞损伤,降低尿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足细胞自噬活性有关。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60-1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3 ] - 杨标;李慧;吴盈;林静;胡春霞;
目的 探讨低氧在子痫前期(PE)孕鼠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DNA甲基化水平及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20只妊娠(GD) 13 d的Sprague-Dawley(SD)孕鼠均分为对照常氧(C-N)组、对照低氧(C-L)组、PE常氧(PE-N)组和PE低氧(PE-L)组,各组孕鼠行对应的氧浓度干预、PE-N及PE-L组孕鼠腹腔注射亚硝基左精氨酸甲酯(L-NAME)建立PE模型,GD第21天时测量各组孕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 GD第21天时处死各组孕鼠后取肾脏、胎盘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肾脏和胎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MSRE)-定量PCR法(qP CR)检测各组孕鼠胎盘组织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和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孕鼠胎盘组织中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PE-N、PE-L组孕鼠GD第21天时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浓度均分别高于C-N和C-L组(P <0.05); PE-L组孕鼠肾小球直径和肾囊减少程度均大于其余组孕鼠;各组孕鼠胎盘组织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率大小依次为PE-L组<PE-N组<C-L组<C-N组(P <0.05); PE-N组和PE-L组孕鼠胎盘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C-N组和C-L组(P <0.05);各组孕鼠胎盘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大小依次为PE-L组> PE-N组> C-L组> C-N组(P <0.05)。结论 低氧条件下孕鼠胎盘组织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且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68-1773+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 李玉佳;祝佳佳;王焰;黄官友;
目的 分析贵阳市云岩区和白云区两城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感染型别及基因型特点。方法 选取云岩区(n=24 168)和白云区(n=2 566)就诊及体检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26 73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宫颈液细胞标本,采用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取云岩区HPV基因检测阳性者中自愿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者1 109例,采用TCT系统进行细胞学的分类诊断判断病理恶化级别。结果 白云区受检者HPV总感染率高于云岩区(χ~2=31.730,P<0.000 1),感染种类分析结果示,两城区单一型感染高于多型混合感染(云岩区:χ~2=1 341.000,P<0.000 1;白云区:χ~2=122.150,P<0.000 1);感染型别的分析表明两城区感染以高危型感染为主(云岩区:χ~2=7 012.000,P<0.000 1;白云区:χ~2=819.000,P<0.000 1);两城区受检者HPV感染亚型排名前3位依次为16型、52型及58型;60岁后仍有较高的感染率;TCT检测结果显示,高危多型混合感染阳性率较高,其中2例非典型腺细胞检出于高危感染患者。结论 贵阳市两城区女性HPV感染均以高危型为主,前3位分别为HPV16、HPV52及HPV58,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HPV基因分型联合TCT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74-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 罗钰蓓;黄建军;杨文秀;张军红;郝弦;万宇;李青;李静;赵春华;豆晓伟;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BC)原代细胞系的培养建立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方法 取BC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BC组织4份,Ⅱ型胶原酶消化并培养于BC第1代培养基(BCMⅠ),细胞快速增殖时更换为杜氏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明确是否成功培养无限传代的4种BC原代细胞系;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上述4种原代细胞系的特异性遗传标记;取对数生长期的4种BC原代细胞系,分为50 nmol/L多柔比星(Doxorubicin)组、50 nmol/L吡柔比星(Pirarubicin)组及对照(Control)组(不加药物),采用CellTiter法检测细胞活力判断对其药物的敏感性;收集上述细胞来源的4例BC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资料[组织学类型、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月经情况等]及新辅助、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信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检测BC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及BC分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测B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雄激素受体(AR)、细胞角蛋白5/6 (CK5/6)、增值细胞核抗原(Ki-67)、拓扑异构酶Ⅱ(TOP-Ⅱ)分子及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培养了4种永生化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系,分别为BC8#、BC11#、BC19#及BC21#;STR检测4株乳腺癌原代细胞为没有交叉污染的人来源细胞系,这些乳腺癌原代细胞系有明确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标志物检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及CellTiter-Glo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50 nmol/L Doxorubicin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BC8#、BC11#、BC19#及BC21#细胞生长(P<0.05);50 nmol/L Pirarubicin不同程度地抑制BC11#和BC19#细胞生长,但对BC8#和BC21#细胞生长没有作用(P<0.05)。结论 成功培养了4种永生化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系,这4种乳腺癌原代细胞系对化疗药物Doxorubicin和Pirarubicin的反应不同。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80-1786+1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 冷佩洪;李众;李兵;付欣予;鞠欣瑞;庹安写;
目的 探讨贵州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自我控制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刍思维和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中职生1 178名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方式收集中职生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年级、生源地及独生子女等),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我控制问卷(SCS)、反刍思维问卷(RRS-CV)及情绪调节问卷分别评价中职生的睡眠质量、自我控制水平、反刍思维能力及认知重评策略(CR)、表达抑制策略(ES);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自我控制、反刍思维能力、CR、ES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分析SCS对PSQI的预测作用,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SCS、RRS-CV、ES与PSQI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 贵州中职生SCS与PSQI(r=-0.571,P<0.01)、RRS-CV(r=-0.556,P<0.01)及ES(r=-0.386,P<0.01)呈负相关;贵州中职生PSQI与RRS-CV(r=0.534,P<0.01)和ES(r=0.408,P<0.01)呈正相关,RRS-CV与ES呈正相关(r=0.492,P<0.01);SCS对贵州中职生PSQI的直接预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β=-0.102,P<0.01,95%CI为-0.116~-0.116);RRS-CV和ES在SCS与PSQI间的3条中介路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CI为-0.050~-0.029、-0.010~-0.003及-0.012~-0.005)。结论 自我控制水平对贵州省中职生睡眠质量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且存在自我控制、反刍思维、ES及睡眠质量的链式中介效应。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87-1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9 ]
- 颜晓彤;沈正奎;任思颖;王丽琨;伍国锋;
目的 探讨血清镁离子浓度对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急性期发生再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的sICH住院患者382例,据住院期间再出血情况分为再出血组(n=63)和无再出血组(n=319),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住院时间及手术治疗)、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资料(血清镁离子、血清钙离子、血清钾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及白蛋白)及神经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改良Rink量表(mRS)评价2组患者发病第14天的预后,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ICH患者急性期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镁离子浓度对sICH患者急性期发生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出血组sICH患者血清钾、镁、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无再出血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镁离子是预测sICH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镁离子预测sICH患者急性期发生再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7,最大截断值为0.819 mmol/L。结论 血清镁离子浓度可预测sICH患者急性期发生再出血,低于0.819 mmol/L提示再出血发生风险增高。
2024年12期 v.49;No.291 1794-1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 孟俞辰;李洪超;朱易华;侯彦强;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1RL antisense RNA 1(C1RL-AS1)和核糖核酸结合蛋白1抗体(PTBP1)信使RNA(mRNA)在肝癌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肝癌转移患者、肝癌无转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肝癌转移组(n=31)、肝癌无转移组(n=32)及对照组(n=28),抽取3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离心,采用ExoQuick试剂盒提取外泌体并于透射显微镜下观察3组受试者外泌体的形态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外泌体lncRNA C1RL-AS1和PTBP1 mRNA表达;采用RNAInter和NPInter数据库查询lncRNA C1RL-AS1和PTBP1的关系;收集肝癌转移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肿瘤特征(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等)以及甲胎蛋白(AF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脏功能的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肝癌转移组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 C1RL-AS1和PTBP1 mRNA表达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受试者外泌体的镜下特征符合外泌体形态标准;PCR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lncRNA C1RL-AS1和PTBP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肝癌转移组表达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蛋白互作数据库显示lncRNA C1RL-AS1和PTBP1相互结合;肝癌转移组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 C1RL-AS1、PTBP1 mRNA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AFP水平有关(P<0.05);ROC结果表明,肝癌转移组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 C1RL-AS1检测转移性肝癌的AUC为0.933(95%CI为0.882~0.983)。结论 肝癌转移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 C1RL-AS1和PTBP1 mRNA表达增高,其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00-1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陈琳;张梨沙;董亚琼;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联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白细胞计数(WBC)对重症肺炎(SP)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96例SP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非SP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等);抽取2组患者入院24 h内空腹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CD3~+、CD4~+、CD8~+、CD4~+/CD8~+、B细胞计数(CD19~+)及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CD16~+CD56~+),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CRP和PCT,采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并计算NLR;随访并记录研究组SP患者28 d的转归情况(生存或死亡);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SP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淋巴细胞亚群、炎性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时对于S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入院时CD3~+、CD8~+、CD4~+、CD16~+CD56~+及CD1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WBC、NLR、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D3~+、CD8~+、CD4~+、CD16~+CD56~+及NLR水平是SP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8~+、CD16~+CD56~+与NLR联合检测预测SP转归的AUC为0.712,灵敏度为0.645,特异度为0.878,精度0.857,高于单一检测及CD3~+、CD4~+、CD8~+、CD16~+CD56~+联合检测(P<0.05)。结论 CD3~+、CD4~+、CD8~+、CD16~+CD56~+及NLR联合检测对SP疾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06-1811+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5 ] - 薛姗姗;赵巧玲;阮骊韬;王斐倩;吴成蓉;周灿;
目的 评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彩色模式法及对乳腺实性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对570名乳腺疾病患的所有病灶进行常规超声(US)、SW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US、SWE彩色模式法及其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分析SWE图像特征在此诊断中的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比较这几种方法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SWE图像均质性好,主要为以模式1和模式2;恶性病变SWE图像均质性差,主要为模式3和模式4,乳腺恶性病变中SWE图像的“硬环征”“黑洞征”“多变征”的出现率高于良性病变;US、SWE及其联合使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842、0.879及0.924),且2者联合的准确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使用US或SWE(P<0.05)。结论 SWE彩色弹性模式法与US互为补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12-1817+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 杨红兰;杨小燕;金皎;黄璟;杨振中;张景荣;何志旭;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对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HLH患儿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分别为HLH组(n=12)和IM组(n=12),收集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发热及脾肿大情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计数(PLT)、甘油三脂(TG)、纤维蛋白原(Fib)、血清铁蛋白(Fe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噬血现象及NK细胞活性];抽取2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及IFN-γ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异常细胞因子临界值及其对儿童HLH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细胞因子对儿童HLH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HLH患儿血清IL-4、IL-6、IL-10及IFN-γ水平高于IM组患儿(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6、IL-10及IFN-γ诊断儿童HLH具有较高价值,AUC均>0.095;IFN-γ>14.4 ng/L诊断HLH特异度和敏感度几乎达100%,AUC为1.000,优于IL-6和IL-10(P<0.005)。结论 HLH患儿血清IL-6、IL-10及IFN-γ水平对疾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中IFN-γ早期诊断价值最高。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18-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 仇莎;赵凯华;卢璐;任万雷;
目的 探究金菊口糜冰含片对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唾液中β防御素-2(h BD-3)、h BD-3及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金菊口糜冰含片治疗,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口腔黏膜炎分度和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溃疡数量、溃疡面积、中医症状评分、疼痛和口腔舒适度评分及唾液h BD-2、h BD-3、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分度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数量、溃疡面积、中医症状评分、疼痛和口腔舒适度评分及唾液h BD-2、h BD-3、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金菊口糜冰含片能够减轻乳腺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局部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24-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4 ] - 陆婷婷;周熠;郭建新;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R分期标准分为无DR(NDR)组3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32例、增生性DR(PDR)组32例,另选取32例(32眼)健康对照;比较各组患者的RNFL、黄斑无血管区面积(FAZ)、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SCL)、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L)及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角膜神经弯曲度(NT)、角膜神经纤维密度(NFD)、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NFB)水平,评估各项指标与DR分期的相关性,以及RNFL与NFL、NT、NFD、NFB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的RNFL、SCL、DCL逐渐减小(P <0.05),FAZ逐渐增大(P <0.05);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的NFL、NFD、NFB逐渐减小(P <0.05),NT逐渐增大(P <0.05); RNFL、SCL、DCL与DR分期呈负相关(P <0.05),FAZ与DR分期呈正相关(P <0.05); NFL、NFD、NFB与DR分期呈负相关(P <0.05),NT与DR分期呈正相关(P <0.05); RNFL与NFL、NFD、NFB呈正相关(P <0.05),与NT呈负相关(P <0.05)。结论 随着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RNFL与NFL均逐渐减小。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30-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8 ] - 张博;陈燕;于晓荣;张蕾;唐杰;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行无阿片麻醉(OFA)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辅助行OFA)和对照组(正常阿片类药物麻醉),记录2组围术期相关资料[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2组患者诱导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血浆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血糖(Glu)、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切皮时、切皮后5 min及缝合切口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氢吗啡酮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额外镇痛药物次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的恢复质量,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PACU停留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血清Cor、Glu、E及NE水平在切皮时至术后24 h时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术后24 h时基本恢复至诱导前水平(P> 0.05),而对照组仍高于诱导前水平(P <0.05);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切皮后5 min和缝合切口时BIS高于对照组,PSI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清醒即刻、术后6及24 h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24 h氢吗啡酮消耗量、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24 h给予额外镇痛药物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QoR-15量表中的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行OFA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术后恢复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35-1841+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 杜君兰;刘淅檬;王月;严瑞;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PN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PNS组(n=180)和对照组(n=84),收集2组人群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CA153、CA242、CA72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收集PNS组受检者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UA)、胱抑素C(Cys 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及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MCD)、膜性肾病(M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及腹部超声、心脏超声、泌尿系超声、胸腹部CT;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临床生化指标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标志物预测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结果 PNS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CA153、CA242、NSE、AFP及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CA125水平上,男性PNS患者高于女性(P <0.05)、ALB <15g/L组高于> 25 g/L组、浆膜腔积液组高于无浆膜腔积液组(P <0.05); PNS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ALB呈负相关(P <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SCC预测MPG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P <0.001)。结论 PNS患者血清CA125与白蛋白呈负相关,SCC的升高可能作为预测MPGN的重要指标。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42-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8 ] - 徐迪;余司文;贺乐奇;周正;邹成韵;
目的 探讨血清肾胺酶(Renalase)、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DN早期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30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Renalase,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β_2-Mg和Cys-C,采用酶法检测血清尿素(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采用氧化酶法检测肌酐(Cr)和尿酸(UA),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采用高压液相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Renalase、β_2-Mg、Cys-C与肾功能及血糖相关指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enalase、β_2-Mg、Cys-C对早期DN的单独和联合诊断意义。结果 DN早期组血清Renalase、β_2-Mg和Cys-C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DN早期组血清FPG、HbA1c和TG、TC和LDL含量均升高(P<0.05),而HDL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比较,DN早期组BUN、Cr、和UA含量均升高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P<0.05),但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enalase与BUN、Cr、FPG、 HbAlc、TC、TG呈正相关(P<0.05),β_2-Mg与BUN、Cr、UA、FPG、TG均呈正相关(P<0.05),Cys-C与BUN、Cr、UA、FPG、HbAlc、TG均呈正相关(P<0.05),且3者均与eGFR和HDL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独检测Renalase蛋白的特异性更高,Cys-C的灵敏度更高,同时3种指标联合检测时,灵敏度最高且ROC曲线下的面积最大。结论 血清Renalase、β_2-Mg及Cys-C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DN的重要指标之一,且Renalase蛋白特异性更高,3者联合检测对DN早期肾功能损伤状态诊断性能最优。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51-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1 ] - 江媛绮
;徐卫华
;朱铭慧
;陈丽娜
;吕豪
;黎敏
;
目的 探讨不同矢状骨面型均角患者颅颈姿势变量与上气道形态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90例均角患者按矢状骨面型均分为骨性Ⅰ类、Ⅱ类及Ⅲ类组,3组均角患者于正畸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将头颅侧位片导入几何画板软件测量各组颅颈姿势相关变量[颅垂直角(NSL/VER)、颅颈角(NSL/OPT、NSL/CVT)、颈水平角(CVT/HOR、OPT/HOR)及颈凸角(OPT/CVT)],CB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Invivo6.0.5测量上气道形态学指标[上气道高度(H、H1、H2、H3)、容积(V、V1、V2、V3)、横径(PNS L1、SP L1、TE L1)、矢状径(PNS L2、SP L2及TE L2)及气道横径/矢状径(ratio1、tatio2及ratio3)],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所有均角患者颅颈姿势变量与上气道形态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骨性Ⅱ类组均角患者NSL/VER、NSL/OPT、NSL/CVT大于骨性Ⅰ类、Ⅲ类组(P<0.05),CVT/HOR、OPT/HOR、口咽处气道矢状径(SP L2、TE L2)及上气道容积小于骨性Ⅰ类、Ⅲ类组(P<0.05);所有均角患者颅颈角(NSL/OPT、NSL/CVT)与上气道容积(V、V1、V2、V3)及口咽处气道矢状径(SP L2、TE L2)呈负相关(P<0.01),颈水平角(CVT/HOR、OPT/CVT)与上气道容积(V、V1、V2、V3)及口咽处气道矢状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矢状骨面型均角患者颅颈姿势与上气道形态存在一定相关性,表现为骨性Ⅱ类均角患者的颅颈姿势最伸展、上气道容积最小。
2024年12期 v.49;No.291 1857-1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