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璐;倪明;王力;潘成云;亢倩;詹雲;赵鹏;王季石;
目的 探讨多形核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 抽取16例allo-HSCT术后患者第80天及8例健康供者任意时间点空腹全血标本,先采用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2组受检者外周血含PMN-MDSCs与T细胞的白细胞、再采用流式分选出患者PMN-MDSCs与T细胞及健康供者PMN-MDSCs;采用瑞氏-姬姆萨(WG)染色观察2组受检者外周血PMN-MDSCs的形态学特征,Annexin V-APC/7-AAD法检测0 h、12 h、24 h及48 h时allo-HSCT术后患者外周血PMN-MDSCs细胞凋亡情况,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和荧光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allo-HSCT术后患者外周血PMN-MDSCs对T细胞增殖及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 allo-HSCT术后患者PMN-MDSCs多呈不成熟粒细胞表型,健康供者PMN-MDSCs呈成熟粒细胞表型,且患者PMN-MDSCs于48 h时大部分仍处于存活状态;CFSE和ELISpot实验表明allo-HSCT术后患者PMN-MDSCs可抑制其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裂及胞内IFN-γ的释放。结论 PMN-MDSCs可抑制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分泌INF-γ。
2023年07期 v.48;No.274 753-758+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网刊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0 ] - 梁玺;覃淇;张艺馨;袁啸天;吴宁;吴遵秋;吴昌学;
目的 探讨苗药验方“四大血”(S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关节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及10 g/kg(低剂量)SX组、20 g/kg(中剂量)SX组、40 g/kg (高剂量)SX组,后4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模型,空白组大鼠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五花血藤∶鸡血藤∶见血飞∶黑骨藤按15∶22∶15∶8制取受试药,按体质量40、20、10 g/kg予SX高、中、低剂量灌胃,阳性药物组予4 000 g/L雷公藤多苷片(GTW)水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3周,给药期间检测关节足肿度(ER);干预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膝关节滑膜组织、心脏取血,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的形态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IL-18表达情况,采用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中NLRP3、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给药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ER均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SX组大鼠炎症浸润、滑膜增生程度均有改善,且高剂量SX组大鼠更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中剂量SX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18含量降低(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SX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 mRNA明显下调(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上调(P<0.05),但中、低剂量SX组下调(P<0.05),且中剂量SX组蛋白下调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P>0.05)。结论 SX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的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LRP3炎症体轴激活受到抑制有关。
2023年07期 v.48;No.274 759-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18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58 ] - 文波;罗芳;付凌云;徐旖旎;陶玲;张甜;林浩恒;沈祥春;
目的 探讨艳山姜挥发油(EOFAZ)对四氧嘧啶诱导大鼠胰岛细胞(NIT-1)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IT-1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测定不同浓度四氧嘧啶(0、1、4、10、20、40、60、80及100 mmol/L)下细胞存活率,取存活率较高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OFA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0、100及200μg/L),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胰岛素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蛋白的表达;机制研究进一步设置EOFAZ组(200μg/L)、Z-VAD-FMK组(10μmol/L)以及EOFAZ+Z-VAD-FMK组(200μg/L EOFAZ+10μmol/L Z-VAD-FMK),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选择40 mmol/L四氧嘧啶(存活率70.7%)作为诱导细胞最佳损伤浓度,并复制NIT-1细胞损伤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MDA和LDH释放量增加、SOD、GSH-PX释放和胰岛素分泌量减少、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EOFAZ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EOFAZ中、高剂量组MDA和LDH释放降低、SOD和GSH-PX释放量增加、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和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Bax/Bcl-2降低(P<0.05);与EOFAZ组、Z-VAD-FMK组比较,EOFAZ+Z-VAD-FMK组Caspase 9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 EOFAZ可改善四氧嘧啶诱导的NIT-1胰岛细胞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2023年07期 v.48;No.274 767-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网刊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1 ] - 陈茜;王海燕;刘宪;刘佳;
目的 探讨EZH2在宫颈癌中对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宫颈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干扰EZH2(shRNA)组、对照组+过表达EZH2组、对照组+GSK343处理组及对照组+顺铂(DDP)耐药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ZH2、ABCG2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EZH2、ABCG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扰EZH2组顺铂IC50降低,细胞抑制率升高,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过表达EZH2组顺铂IC50升高,细胞抑制率降低,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GSK343处理组顺铂IC50降低,细胞抑制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顺铂耐药组EZH2、ABCG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H2诱导人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耐药相关基因ABCG2的表达有关。
2023年07期 v.48;No.274 774-779+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网刊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7 ] - 邵金奇;姚旌;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中枢性疼痛大鼠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 将1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成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脊髓损伤(SCI)手术制备大鼠中枢性疼痛模型,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立即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术组仅咬除T9-T11椎板(不损伤硬脊膜);造模成功后于6 h、12 h、24 h、48 h、5 d、7 d及14 d时分别进行行为学观察和BBB评分,于5 d、7 d及14 d时进行热痛敏潜伏期(PWL)测定,并取损伤段脊髓组织采用ELISA检测脊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伤害行为,PWL、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自我伤害行为相对较轻,PWL、BBB评分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各时点时脊髓组织中的IL-1β、IL-6及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24 h时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受损部位脊髓组织灰白质分界不清,灰质区域均可见片状出血、组织水肿及细胞核固缩,但治疗组较模型组稍轻微;术后14 d时两组大鼠受损部位脊髓组织的白质区域可见明显的坏死后形成的囊腔,但治疗组较模型组囊腔稍小。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减轻中枢性疼痛模型大鼠的脊髓损伤及改善脊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损伤局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有关。
2023年07期 v.48;No.274 780-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网刊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20 ] - 孙波;周雷;周东亚;王小龙;徐超;吕莹;刘犇;
目的 探讨LncRNA NNT-AS1通过miR-582-5p/MCL1轴对肝癌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培养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细胞MHCC97H、LM3、SMCC7721、Huh7、Hep3B,选取肝癌Huh7细胞系,将细胞进行分组与转染;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NNT-AS1、miR-582-5p表达,WB检测各组细胞MCL1蛋白表达,RIP检测LncRNA NNT-AS1和miR-582-5p的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82-5p和MCL1靶向关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L-02比较,NNT-AS1在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miR-582-5p在肝癌细胞系中低表达;NNT-AS1和miR-582-5p沉默后,细胞中NNT-AS1和miR-582-5p表达显著降低,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也明显减弱;LncRNA NNT-AS1可结合吸附miR-582-5p, MCL1是miR-582-5p的下游靶基因、且MCL1在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干扰LncRNA NNT-AS1或过表达miR-582-5p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同时沉默NNT-AS1和过表达miR-582-5p,可显著降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干扰MCL1也可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的现象。结论 沉默LncRNA NNT-AS1可通过miR-582-5p作用,抑制MCL1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2023年07期 v.48;No.274 787-793+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网刊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6 ] - 陈昕;杜琎;高磊;阚晨静;黄项鸣;徐兴闻;朱军;杨平印;石开虎;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GRg1)对心肌纤维化模型小鼠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造模成功后取各组小鼠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马松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信号通路TLR4、MyD88、Bax及Bcl-2等凋亡蛋白的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MyD88、Bax、Bcl-2等基因表达。结果 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对照组小鼠心肌细胞形态规则正常,细胞间排列顺序整齐;ISO组中纤维化后的小鼠心肌细胞形态和心肌细胞不规则;WB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SO组比较,Rg1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Bax的表达明显降低,Bcl-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Bax的mRNA明显升高,Bcl-2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SO组比较,Rg1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Bax的mRNA明显降低,Bcl-2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纤维化模型小鼠心肌细胞TLR4/MyD88信号通路活化,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2023年07期 v.48;No.274 794-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网刊下载次数:23 ]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5 ] - 刘晖杰;彭荣;许华;
目的 观察白杨素对肺腺癌顺铂(DDP)耐药性细胞A549/DDP耐药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取A549和A549/DDP细胞,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膜联蛋白A3(Annexin A3)基因及蛋白表达,CCK-8法测不同浓度白杨素(0、5、25、50、100 mmoL/L)干预后细胞生存率;将A549/DDP细胞分为A549/DDP组、白杨素组(50 mol/L)、Annexin A3过表达组(Annexin A3mimic组)、Annexin A3阴性对照组(Annexin A3 NC)、白杨素+Annexin A3mimic组,另取A549细胞正常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对DDP的半数生存浓度(IC50)及耐药指数;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nnexin A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义监测细胞凋亡率,小鼠荷瘤实验检测移植瘤体积。结果 不同浓度的白杨素均能时效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降低A549、A549/DDP细胞生存率(P<0.05),选取50 mol/L为实验浓度作用细胞48 h;与A549细胞比较,A549/DDP细胞Annexin A mRNA及蛋白表达、对DDP的IC50、耐药指数均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与A549/DDP组比较,白杨素组细胞IC50、耐药指数、Annexin A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Annexin A3 mimic组细胞IC50、耐药指数、Annexin A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Annexin A3基因高表达可减弱A549/DDP细胞对白杨素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小鼠荷瘤实验证实,与单独的DDP治疗组比较,白杨素与DDP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小鼠A549/DDP移植瘤瘤体体积(P<0.05),Annexin A3基因高表达的小鼠逆转白杨素与DDP联合治疗效果(P<0.05)。结论 白杨素可能通过下调Annexin A3表达,逆转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2023年07期 v.48;No.274 800-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网刊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9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0 ]
- 贾丽丹;张涛;饶静;周燕;杨彬;张力;
目的 探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及新月体形成中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血常规、血生化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根据有无肾脏损害分为HSPN组和非HSPN组,HSPN组依据肾脏病理检查有无新月体形成分为有新月体组和无新月体组;对各分组临床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DW、NLR是否HSPN及新月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RDW、NLR对HSPN新月体形成的诊断价值,Spearman分析RDW、NLR与C-反应蛋白(CRP)、24 h尿蛋白定量(24-UP)相关性。结果 HSPN组患儿的年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sy-C)、免疫球蛋白-A(IgA)、24-UP、RDW及NLR的水平高于非HSPN组,CR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低于非HSPN组(P<0.05),有新月体组患儿的白细胞(WBC)、PLT、IgA、RDW、NLR高于无新月体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NLR是HSP患儿发生HSPN的影响因素,RDW是HSPN新月体形成的影响因素;RDW、NLR诊断HSPN发生的AUC值分别为0.652,0.546,两者联合诊断HSPN发生的AUC值为0.665;RDW、NLR诊断新月体形成的AUC值分别为0.653,0.648,两者联合诊断新月体形成的AUC值为0.654;RDW、NLR与24-UP呈正相关;CRP与RDW呈负相关,与NLR无相关性。结论 RDW、NLR是发生HSPN的影响因素,RDW是HSPN新月体形成的影响因素;RDW、NLR联合诊断HSPN的发生及其新月体形成的价值较单一指标意义更大。
2023年07期 v.48;No.274 807-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网刊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9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1 ] - 赖运波;刁晓艳;
目的 探讨抗衰老酶1(SIRT1)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关系。方法 CHF患者107例(CHF组)和非心力衰竭患者59例(对照组)抽取早上空腹8 h的静脉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IRT1水平,同时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糖、肌钙蛋白T、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血生化指标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采用IU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LVPW)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Spearman分析SIRT1与NT-pro BNP及心室结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肌钙蛋白T、肌酐升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HF组患者血清SIRT1及NT-pro BN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IRT1与NT-pro BN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HF组的LVEDd、LAD、LVPW及IVSD均较对照组增大,且与SIRT1水平呈正相关(P<0.05);CHF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与SIRT1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SIR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NT-pro BNP呈正相关,其对心脏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23年07期 v.48;No.274 814-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网刊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0 ] - 罗亮;蔡扬;刘珀羽;洪怡;王亚静;李舒眉;
目的 观察重度牙周炎患者患牙拔除后拔牙位点使用浓缩生长因子(CGF)复合Bio-Oss骨胶原保存术对牙槽骨的影响。方法 将重度牙周炎且需要拔除患牙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术前均行系统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常规微创拔牙,实验组在微创拔除后同期植入患者自体CGF复合Bio-Oss骨粉,并覆盖CGF膜严密缝合;术后第14 d和第30 d观察牙周软组织愈合情况,术后6月时使用锥形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测量两组患牙的拔牙窝深度(SD)及颊舌向骨宽度(BLW),计算手术前后牙槽骨高度差值(ΔSD)和增高率(SD%)、牙槽骨宽度差值(ΔBLW)和增宽率(BLW%),测量植骨区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术后第30 d时,两组拔牙区域愈合良好,对照组牙槽嵴顶软组织部分塌陷,实验组拔牙槽宽度增加显著,牙槽骨形态丰满,牙龈颜色粉红、质地坚韧;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ΔBLW、ΔSD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牙槽骨BLW%和SD%高于对照组(P<0.05),拔牙槽窝区域的平均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重度牙周炎患牙拔除后,使用CGF复合Bio-Oss骨胶原行拔牙创位点保存技术可以减少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维持或增加牙槽骨嵴的骨量。
2023年07期 v.48;No.274 819-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98 ] - 杨好;陈程程;宣以道;索玉萍;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白细胞介素27(IL-27)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84例和复发组12例,纳入同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的髓核组织TIMP-1、IL-27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降钙素原(PCT)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IL-27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髓核组织TIMP-1、IL-27水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髓核组织IL-27、CRP、TNF-α、IL-6、PCT水平高于对照组,TIMP-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水平与CRP、TNF-α、IL-6、PCT水平均呈负相关,IL-27水平与CRP、TNF-α、IL-6、PCT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髓核组织IL-27、CRP、TNF-α、IL-6、PCT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TIMP-1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髓核组织TIMP-1、IL-27联合检测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AUC分别为0.732、0.805、0.856;IL-27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IMP-1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TIMP-1表达降低、IL-27表达升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2023年07期 v.48;No.274 826-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网刊下载次数:14 ]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7 ] - 张健;李勤;王丰平;丁琦;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350例MHD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血清钙(Ca)、磷(P)、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浆NTproBNP及RHI等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RHI的关系,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Hb、ALB、血浆NTproBNP、RHI、P、Ca及CRP是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815.83 ng/L患者的生存期长于血浆NTproBNP≥815.83 ng/L的患者(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HR=1.799)、心血管病史(HR=1.670)、糖尿病史(HR=1.647)、血浆NTproBNP(HR=1.744)、RHI(HR=1.266)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RHI呈显著负相关(r=-0.31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浆NTproBNP诊断疾病的临界值为815.83 ng/L,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RIH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截点值1.47,AUC为0.804,敏感度为90.24%、特异性为64.72%。结论 MHD患者血浆NTproBNP与RHI密切相关,二者均能独立预测MHD患者的预后,而NTproBNP水平预测价值更高。
2023年07期 v.48;No.274 83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网刊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19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 仲婷婷;张耀元;王欢欢;孙凡;张淑娟;薛茜;邹玉安;
目的 分析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病例组,n=60)及未合并糖尿病组(参照组,n=60),病例组根据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根据预后情况又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外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参照组发病48 h内及正常对照组体检时的MAR、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病例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发病48 h、发病第7天及发病3个月)的MAR水平,比较病例组中不同神经功能缺损亚组和不同预后亚组的MAR水平,并分析病例组MAR水平与FBG、HbAlc、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AR、FBG及HbAlc水平比较,病例组>参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点MAR水平比较,发病48 h>发病第7天>发病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MAR水平比较,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预后不良者的MA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MAR水平与FBG、HbAlc水平及NIHSS、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AR与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远期预后相关,可反映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
2023年07期 v.48;No.274 837-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网刊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06 ] - 李娜;赵凤琼;杨宇;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小梁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n=40,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收集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1月时,检测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ACD)、周边前房深度(PACD)、眼轴(OA)及前房角(ACA)并计算房角宽度(ACAW);于术前及术后第5天取空腹静脉血,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于术前及术后1月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2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结果 手术前2组患者UCVA、IOP、ACD、PACD、 OA及ACA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月时观察组患者UCVA、ACD及ACAW高于对照组(P<0.05),IOP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患者血清IL-1β、IL-10β、hs-CRP及TNF-α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月时血清IL-1β、IL-10β、hs-CRP及TNF-α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月时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月时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一手术方式相比,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较好。
2023年07期 v.48;No.274 842-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网刊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3 ] - 许颖华;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对骨性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7例骨性Ⅰ类及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式进行正畸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头颅位锥形束CT检测6项骨性指标(SNA角、0SNB角、ANB角、SN-MP角、PP-MP角及PP平面)、8项矢状位指标(17mcPTV、17ccPTV、17praPTV、17vmraPTV、16mcPTV、16ccPTV、16praPTV及16vmraPTV)、8项垂直向指标(17mcPP、17ccPP、17praPP、17vmraPP、16mcPP、16ccPP、16praPP及16vmraPP)及3项倾斜度指标(17PP、16PP及11PP),评价正畸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骨性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矢状向指标中17mcPTV、17ccPTV、17praPTV、17vmraPTV、16mcPTV、16ccPTV、16praPTV、16vmraPTV测定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垂直向指标中17mcPP、17ccPP和16mcPP、16ccPP测定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倾斜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纠正骨性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矢状向参数。
2023年07期 v.48;No.274 848-851+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网刊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0 ] - 詹婧;李丹;黄燕;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ACS合并T2DM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剂量为10 mg/晚),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剂量为20 mg/晚);于服药前、服药后4周时检测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肌酐水平,统计患者血脂达标率,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于服药前,服药后1周、2周、4周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治疗后定期随访12周,记录两组患者心肾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服药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4周时,eGFR水平较服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与服药后4周时,两组患者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1周、2周、4周时,观察组VCAM-1、ICAM-1、PAI-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肾不良事件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 mg剂量瑞舒伐他汀相较于10 mg用药治疗ACS合并T2DM可提高血脂达标率,减少心肾不良事件发生。
2023年07期 v.48;No.274 85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网刊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 ] - 齐艳涛;刘会明;李宏宇;柴吉鑫;张浏阳;李波;敖亚洲;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致症状性低钙血症(SH)的影响因素以及处理方案。方法 收集行甲状腺全切术后出现SH的患者120例作为SH组,同时期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未发生SH的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SH及SH患者症状缓解所需补钙剂量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术前、术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术后SH患者补钙剂量的预测效能。结果 发生SH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术后钙水平、术前iPTH、术后iPTH、术后维生素D水平、术后24 h尿钙水平、病变范围、手术时间、病理诊断是影响术后发生SH的主要因素(P<0.05);SH患者补钙剂量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补钙量、手术时间、术前iPTH、术后iPTH、术后维生素D水平、术后24 h尿钙水平是影响术后SH患者症状缓解所需补钙剂量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低iPTH、术后低iPTH是影响术后SH患者症状缓解所需补钙剂量的高危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后SH患者症状缓解所需补钙剂量与术前iPTH、术后iPTH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提示术后iPTH<18.19 mmol/L时对预测术后SH患者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4g最有价值。结论 影响甲状腺全切术围手术期患者发生SH的相关因素较多,检测术后iPTH水平对预测患者发生SH及术后补钙量有一定价值。
2023年07期 v.48;No.274 858-863+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网刊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50 ] - 魏春阳;张雪迪;马洲;李帅;宋士卒;
目的 探讨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对危重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54例危重早产儿均分成研究组(n=127)和对照组(n=127),对照组接受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早产儿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的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2组早产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时的死亡率。结果 治疗1个月时,2组早产儿血清TRF、PA、ALB水平及头围、身高、体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提高危重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更能促进危重早产儿生长发育。
2023年07期 v.48;No.274 864-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网刊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