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α-硫辛酸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应激性凋亡抑制作用的研究

    谢鹏;任真奎;吕菊;胡玉梅;吴昌学;禹文峰;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神经瘤细胞(PC12)内质网应激性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传代培养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 4 h组(OGD4组)、OGD 4 h后复氧不同时间段组(OGD4+R6、OGD4+R12、OGD4+R18以及OGD4+R24组)、在OGD4 h后复氧阶段给予不同浓度(0. 01、0. 05、0. 1、0. 25、0. 5、1、2、5和10 mmol/L)α-LA共同复氧培养24 h作为α-LA处理组(OGD/R+α-LA组); Control组细胞在完全培养基、正常氧培养箱中培养,OGD/R组和OGD/R+α-LA组细胞按相应方法进行培养处理;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和凋亡[B淋巴细胞瘤-2相关X (Bax)、裂解型胱天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相关分子的表达;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8(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分析α-LA作用的有效工作浓度。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4 h后复氧不同时间段均诱导了PC1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性的凋亡,表现为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CHOP和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伴随复氧时间段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 <0. 05),在OGD4+R24组升高最明显(P <0. 05);与Control组比较,OGD4+R24组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 <0. 05);与OGD4+R24组比较,OGD/R+α-LA组α-LA在0. 05~5 mmol/L浓度范围内增加了细胞的存活率(P <0. 05),0. 5 mmol/L时细胞存活率升高最明显(P <0. 05),10 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 <0. 05);与OGD4+R24组比较,OGD/R+α-LA(0. 5 mmol/L)组凋亡分子Bax、Cleaved-caspase3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CHOP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结论:缺血再灌注诱导了PC1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性的凋亡,α-LA能够降低缺血再灌注诱导的PC12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性凋亡有关。

    2020年04期 v.45;No.235 373-37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网刊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18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7 ]
  • 缺血再灌注诱导PC12细胞发生细胞损伤的分子研究

    谢鹏;任真奎;吕菊;胡玉梅;吴昌学;禹文峰;

    目的:应用缺血再灌注高分化大鼠嗜铬神经瘤细胞(PC12)体外细胞模型研究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PC12细胞经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分为为对照组(Control组)、OGD 4 h后分别复氧不同时间(R0、R6、R12、R18和R24 h)作为实验组,观察各组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以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同时最高作为药物干预的模型组,OGD/R+3-MA组细胞先进行3-甲基腺嘌呤(3-MA,2. 5 Mm/L)预处理2 h后再行OGD4/R24处理作为药物干预处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ontrol组、OGD4 h后复氧不同时间段组) PC12细胞的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Control、OGD4 h后复氧不同时间段组) PC12细胞内活性氧(ROS)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各组PC12细胞自噬标志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1A/1B (LC3-Ⅰ/LC3-Ⅱ)、泛素结合蛋白(P62)和自噬相关基因BECN1(Beclin-1),以及凋亡分子裂解型胱天蛋白水解酶3 (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4 h后复氧不同时间(R0、R6、R12、R18和R24 h)诱导了细胞凋亡和ROS水平的升高,凋亡和ROS伴随复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 <0. 05),其中OGD4+R24组凋亡和ROS的升高最明显(P <0. 05);与Control组比较,OGD4 h后复氧不同时间段(R0、R6、R12、R18和R24 h)组的LC3-Ⅱ/LC3-Ⅰ的比率、P62、Beclin-1和C-caspase3的表达均增加(P <0. 05),其中OGD4+R24组上述自噬和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升高最明显(P <0. 05);与OGD4+R24组比较,OGD/R+3-MA组细胞可以明显降低OGD/R诱导的LC3-Ⅱ/LC3-Ⅰ比率以及Beclin-1、P62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 05)。结论:OGD/R诱导了PC12自噬性死亡,其机制可能是OGD/R导致的ROS生成过量导致自噬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细胞自噬性死亡,加剧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0年04期 v.45;No.235 379-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网刊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14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7 ]
  • 核酸内切酶G在帕金森病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武林;任真奎;吕菊;谢鹏;胡玉梅;吴昌学;禹文峰;

    目的:探讨核酸内切酶G(Endo-G)介导的非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均分为PD模型组(PD组)和对照组(Ctrl组),PD组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6-OHDA)诱导建立单侧损毁的PD大鼠模型,Ctrl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大鼠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以及核酸内切酶G(Endo-G)在黑质中的分布,计算Endo-G核转移细胞率;采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olt)检测Endo-G在黑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的表达量。结果:Ctrl组TH染色阳性神经元结构完整,PD模型组大鼠损毁侧黑质部位TH染色阳性细胞很难见完整的神经元结构;与Ctrl组比较,PD大鼠模型组损毁侧(右侧)黑质线粒体中Endo-G表达量明显降低(P <0. 05),而细胞核中Endo-G表达量明显升高(P <0. 05); Ctrl组大鼠Endo-G核转移细胞率低于PD组(P <0. 05)。结论:在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中,Endo-G自线粒体转位至细胞核,提示非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可能介导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形和丢失。

    2020年04期 v.45;No.235 387-39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网刊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1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

  • 贵州医疗队赴鄂州救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措施探讨

    詹玮;左石;廖欣;杨国辉;李昆;吕劲松;陈莉;刘黎明;刘健;梁贵友;田晓滨;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湖北省蔓延,按照中央"一省帮一市"的对口支援部署,贵州省对口支援湖北省鄂州市。贵州省援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总指挥部成立后,迅速组建贵州省援鄂医疗队支援鄂州,通过有效、科学的制定和实施重症患者救治方案,对鄂州市中心医院的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了重症率,提高了治愈率。2月12日,鄂州市重症率为35. 62%,治愈率为8. 92%。3月13日,鄂州市重症率降为15. 75%,治愈率上升为86. 94%。现将医疗队的一些救治经验进行总结,为同行提供相应参考。

    2020年04期 v.45;No.235 392-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网刊下载次数:64 ] |[阅读次数:20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4 ]

基础研究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感染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胡智成;金涛;费樱;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感染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小鼠感染性关节炎模型,分为两个阶段实验;第一阶段研究去除VWF对感染性关节炎的影响,使用7只VWF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实验组,7只NMRI小鼠作为对照组,于建模后第3、4、7、10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计算体质量变化率,评定关节炎指数和关节炎频率;第二阶研究VWF对感染性关节炎的影响,使用NMRI小鼠25只,随机分为Minirin组(n=13)和PBS组(n=12),Minirin组于建模前1 h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PBS组注射等量PBS处理,分别于建模后第3、4、7、10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称量并计算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率和存活率,评定关节炎指数、关节炎频率和多关节炎频率,计算肾脏肿胀指数及肾脏进行细菌承载量,实验结束时取两组小鼠关节进行影像学检查,并评估骨损伤指数和骨损伤频率;于实验第10天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角质形成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KC)水平。结果:第一阶段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从实验第3天起,实验组小鼠关节炎指数和关节炎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第二阶段实验,两组小鼠在感染后第3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炎症状,关节及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等炎症变化;影像学显示,Minirin组和PBS组均出现骨损伤;与PBS组比较,Minirin组小鼠存活率、关节炎指数、关节炎频率、多关节炎频率、肾脏脓肿程度、肾脏细菌承载量、骨损伤指数、骨损伤频率以及小鼠血清中IL-6、K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VWF减少是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关节炎的关键因素,DDAVP对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无明显作用。

    2020年04期 v.45;No.235 396-40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网刊下载次数:40 ] |[阅读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5 ]
  • 大鼠头皮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参数的增龄性变化

    李明杰;王杰;夏冰;刘芳;李曼;李竹;王志荣;曹亚芬;汪家文;万昌武;

    目的:探讨大鼠头皮组织形态与生物力学参数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出生周龄分为2、4、6、8、17、26、52和104周组,大鼠麻醉后取头皮组织,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并测量厚度,同时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头皮的拉伸生物力学参数(极限载荷、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组织学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大鼠头皮总厚度、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厚度逐渐增大,头皮总厚度和真皮层厚度26周时达高峰,之后趋于稳定,表皮与真皮比值变化不明显(P> 0. 05);生物力学检测发现,各组大鼠头皮极限载荷、拉伸强度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大趋势,弹性模量无明显变化;各组大鼠头皮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的厚度及总厚度、头皮的极限载荷和拉伸强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 0且P <0. 05),弹性模量与年龄不相关(r=0. 290,P>0. 05)。结论:大鼠头皮组织总厚度、真皮和皮下组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极限载荷、拉伸强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

    2020年04期 v.45;No.235 402-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网刊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5 ]
  • 玉叶金花质量控制研究

    秦兰;刘亭;孙佳;陆苑;潘洁;王永林;李勇军;林昌虎;刘春花;

    目的:建立玉叶金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集来自贵州和广东的13批次玉叶金花药材,采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定玉叶金花叶表面特征和粉末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玉叶金花真实性进行鉴定;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规定对玉叶金花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研究。结果:玉叶金花的显微特征明显,叶上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垂周壁增厚、气孔少见,叶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状、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为平轴式、非腺毛多见;粉末显微特征中非腺毛众多、表面光滑、导管多为具缘纹孔、偶见螺纹导管,石细胞众多、呈长方形、方形及类圆形;薄层色谱中主斑点清晰、分离好,斑点颜色和位置与对照药材一致; 13批次玉叶金花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玉叶金花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为该药材的真实性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45;No.235 408-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网刊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1 ]
  • 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耐伊马替尼细胞模型的建立

    方宗宇;马莉;张智琪;吴青青;

    目的:构建稳定的耐伊马替尼(IM)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株(SUP-B15/IM),为其耐药机制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采用IM小剂量浓度递增间歇诱导亲本细胞(SUPB15),建立对IM耐药的SUP-B15细胞株(耐药组,SUP-B15/IM)模型,并用与耐药组细胞培养条件相同但不加IM的SUP-B15作为对照细胞(对照组,SUP-B15/C),采用CCK-8法检测SUP-B15、SUP-B15/C及SUP-B15/IM对IM的耐药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相关耐药基因MDR1和MRP5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SUP-B15/IM耐药细胞株,其对IM的耐药指数为12. 3;用100μmol/L IM刺激细胞24 h后,SUP-B15/C的凋亡率远大于SUP-B15/IM细胞(P <0. 001); 100μmol/L IM浓度下,SUP-B15/IM细胞中MDR1和MRP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UP-B15/C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成功构建了耐IM的Ph~+B-ALL细胞株SUP-B15/IM。

    2020年04期 v.45;No.235 415-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网刊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11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3 ]
  • 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细胞焦亡发生的现象研究

    周兴艳;李华;柳茜;罗欣月;陈烨;朱春玲;严瑞;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小鼠肾组织中是否发生细胞焦亡及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M C57BL/6J小鼠模型(DM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C组); 16周后处死小鼠,测量血清中血糖和血肌酐,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肾组织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及Real Time-PCR检测活性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细胞焦亡关键蛋白Gasdermin-D(GSDMD)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血糖及血肌酐升高,HE及Masson染色下见DM组小鼠肾组织中肾小球内基质沉积和胶原纤维增生,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管腔扩张及基底膜增厚; DM组中活性Caspase-1、GSDMD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NC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DM小鼠肾组织中可能发生由Caspase-1激活介导GSDMD触发的细胞焦亡。

    2020年04期 v.45;No.235 422-426+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网刊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11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46 ]
  • SD乳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及鉴定

    杨艳;欧阳伟炜;苏胜发;马筑;李青松;耿一超;卢冰;

    目的:建立一种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选取新出生的SD乳鼠,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心脏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并进行Vimentin免疫组化对培养的原代细胞进行鉴定,观察原代细胞生长中出现污染情况。结果:差速贴壁60~90 min后镜下可见圆形细胞贴壁,2 d后可见细胞呈梭形、扁平形、三角形或多角形,且细胞数量增多、核分裂相增多;第3~4天时细胞生长约90%,免疫组化见细胞染色达90%以上,在原代细胞培养48 h时出现细菌污染。结论:成功建立一种稳定、有效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

    2020年04期 v.45;No.235 42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网刊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108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7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网膜病变眼底图视盘自动定位与分割研究

    杨帆;陈睿诗;莫阳;缪月红;段平;谷浩;王丽会;

    目的:研究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中视盘的自动定位与分割。方法:收集Messidor数据库中1 200张眼底图,其中900张用于训练,300张用于测试;采用2个深度学习网络分别实现视盘在图像上的精确定位与分割,采用准确率、Dice系数、Jaccard系数、敏感性、特异性指标评估结果。结果:视盘定位准确率为100%,视盘分割准确率为97. 38%,平均Dice系数、Jaccard系数、敏感性、特异性为0. 919 4、0. 854 9、0. 995 9、0. 970 0,平均处理时间为0. 25 s。结论: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视盘定位及视盘分割,有助于眼底图像的实时自动分析。

    2020年04期 v.45;No.235 43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网刊下载次数:180 ] |[阅读次数:117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45 ]
  • 通痹方热奄包外敷对家兔退变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 mRNA的影响

    徐银琴;王光义;

    目的:探讨通痹方热奄包外敷对家兔退变椎间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正常兔,不做任何干预)、模型组(颈椎病模型兔,不予任何治疗)及热敷组(颈椎病模型兔,通痹方热奄包外敷治疗),各组家兔于造模前、造模第30天及治疗结束后拍摄颈椎X线并评分;治疗15次后留取各组家兔C3-4和C4-5椎间盘,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C3-4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评分,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C4-5椎间盘Caspase-3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热敷组家兔造模后颈椎X线评分分别较空白组升高,热敷组家兔治疗后颈椎X线积分改善程度较模型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家兔C3-4椎间盘评分比空白组升高,热敷组评分比模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家兔C4-5椎间盘内Casepase-3 mRNA表达升高、Bcl-2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模型组相比,热敷组家兔椎间盘内Casepase-3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痹方热敷可通过上调Bcl-2 mRNA表达、抑制Casepase-3 mRNA表达减少椎间盘细胞凋亡,延缓椎间盘退变。

    2020年04期 v.45;No.235 438-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网刊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98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44 ]
  •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脏炎症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郭亚平;郭补林;赵亚峰;刘旭琴;鲁小庆;赵东艳;闫隐隐;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KD组、百令胶囊和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组,后3组大鼠采用灌胃腺嘌呤方法建立CKD模型;模型建立后,百令胶囊组和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组分别用相应药物灌胃干预,空白组和CK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白蛋白(UAlb/24h)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含量,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q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干扰素-γ(INF-γ)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p-p38 MAPK、JNK、p-JNK、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KD组Scr、BUN、UAlb/24h、尿NAG酶、Col-Ⅰ和Col-Ⅲ明显升高(P <0. 01),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IL-6、IL-8、INF-γmRNA水平明显增加(P <0. 01),肾组织中p38 MAPK、JNK、p-JNK、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与CKD组比较,百令胶囊组和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组上述肾功能损伤指标和炎症因子均降低(P <0. 05),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被改善,肾组织中p38 MAPK、JNK、p-JNK、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 <0. 05或P <0. 01);与百令胶囊组比较,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组上述肾功能损伤指标和炎症因子的下降更明显,p-JNK蛋白表达降低(P <0. 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百令胶囊可降低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功能损害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某些蛋白质的过度激活有关。

    2020年04期 v.45;No.235 44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网刊下载次数:41 ] |[阅读次数:134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12 ]

临床研究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部分T淋巴细胞、miRNA-155和miRNA-466表达的影响

    郑燕玲;张应魏;邓小彦;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55和miRNA-466表达的影响。方法:8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抗炎、抑菌及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RRT;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14~+HLA-DR)、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3 (IL-23)、C反应蛋白(CRP)、miRNA-155及miRNA-466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患者治疗4周时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PCT、IL-23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观察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 <0. 05); 2组患者治疗4周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DRHLA-DR百分比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观察组患者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CRRT可调控CD4~+、CD14~+HLA-DR、CD8~+水平,减轻PCT、IL-23、CRP炎症因子与miRNA-155和miRNA-466表达。

    2020年04期 v.45;No.235 451-45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网刊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94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67 ]
  • 点阵双极射频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汪凯凡;唐的木;陆洪光;

    目的:观察点阵双极射频与透明质酸凝胶敷料联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6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试验组采用点阵双极射频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对照1组仅外用透明质酸凝胶,对照2组仅行点阵射频治疗;计算并比较3组患者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量表(ECCA)评分以及ECCA改善指数,记录脱痂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2组、试验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1组(P <0. 01);对照2组、试验组治疗后EC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ECCA改善指数明显大于对照2组(P <0. 01),平均脱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2组(P <0. 05);对照2组及试验组经点阵双极射频治疗后即刻出现轻微红斑及针尖大小阵列样薄痂1周内完全消退,试验组及对照1组各有2例患者外用透明质酸凝胶敷料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轻度瘙痒,3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色素沉着。结论:点阵双极射频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高效,联合外用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有助于创面修复。

    2020年04期 v.45;No.235 456-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网刊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86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79 ]
  • 直径小于20 mm结直肠癌黏膜下浸润内镜特征分析

    李大欢;邓超男;刘雪影;徐晓雯;张家璐;许良璧;

    目的:分析直径<20 mm结直肠黏膜下癌(SM期癌)的白光内镜特征。方法:直径<20 mm的结直肠癌54例,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分为黏膜下癌(SM期癌)及黏膜内癌(M期癌),观察两组患者病灶的形态、部位、内镜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浸润深度结直肠癌的内镜特征,分析不同内镜特征诊断SM期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54例结直肠癌中,SM期癌的大小较M期癌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0); M期癌及SM期癌常见于左半结肠,在外观形态上SM期癌以Is+IIc为主(53%);结直肠癌的内镜特征中,SM期癌组较M期癌组更易出现自发性出血、皱襞集中、鸡皮样改变及抬举征阴性(P <0. 05),而抬举征阴性在诊断SM期癌的特异性、准确性是优于鸡皮样改变; SM期非治愈性切除比例(60%)较高。结论:当直径<20 mm结直肠癌白光内镜下有自发性出血、皱襞集中、鸡皮样改变及抬举征阴性时,提示结直肠有SM层浸润的可能。

    2020年04期 v.45;No.235 46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网刊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4 ]
  • 结直肠癌中HIF-1α、CD147和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朱长龙;王晓琼;何常;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蛋白表达,探讨3项指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37例未经新辅助化疗结直肠腺癌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作为实验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收集肿瘤的病理分级、大小、部位、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同时选择这37例患者结直肠癌切除组织旁的正常(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HIF-1α、CD147及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HIF-1α、CD147及MMP-9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HIF-1α和CD147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IF-1α、CD147和MMP-9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HIF-1α、CD147和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 <0. 05)。结论:结直肠癌中HIF-1α、CD147和MMP-9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发展及转移,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2020年04期 v.45;No.235 46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网刊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96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49 ]
  • 不同BMI学龄期患儿行四肢手术插管全麻期间的血气参数及呼吸参数特点分析

    李玲霞;苏鸿莉;胡彬;王敏;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学龄期患儿行四肢手术插管全麻期间的血气参数、呼吸参数及不良反应。方法:206例外科全麻下行四肢手术的学龄期患儿,根据BMI分为消瘦组(15~18 kg/m~2)、正常组(18~23 kg/m~2)及超重组(>23 kg/m~2);分别于潮气量调整稳定后10、30及60 min时,记录3组患儿的血气参数[动脉血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及呼吸参数[吸入潮气量(VTi)、呼出潮气量(VT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气道峰压(P_(peak))、气道平台压(P_(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比较3组患儿术后48 h内出现的胃肠胀气、咽部不适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气后各时点,3组患儿不同时点的p H、动脉血Pa 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同组患儿在3个时间点的VTi、VTe、P_(peak)、P_(plat)、P_(ET) CO_2及Cdy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超重组患儿各时点的Pa CO_2低于同时点正常组和消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同一时间点,VTi、VTe及Cdyn比较,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P_(peak)、P_(plat)和P_(ET) CO_2比较,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48 h内,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超重组>消瘦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BMI的学龄期患儿行四肢手术插管全麻期间的血气参数、呼吸参数及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在插管全麻中设置潮气量应参考BMI参数进行调整。

    2020年04期 v.45;No.235 472-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网刊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 莫西沙星对老年CAP患者肺功能及血清CRP、PCT、sTREM-1水平的影响

    陈晓红;陈秀红;陈向红;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肺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 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均序贯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14 d时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异常、恶心、腹泻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时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_(75/25))、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_(75))、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_(50))、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_(25))及血清CRP、PCT、s TREM-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时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患者治疗14 d时的FVC、FEV1、FEV1/FVC、PEF、MMEF_(75/25)、MEF_(75)、MEF_(50)及MEF_(25)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CRP、PCT、s TRE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莫西沙星对老年CAP患者序贯治疗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及弥散功能,还能降低血清CRP、PCT及s TREM-1水平。

    2020年04期 v.45;No.235 47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网刊下载次数:42 ] |[阅读次数:125 ]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78 ]
  •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数目对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王厚梅;陈琨;翁宇红;李星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数目对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64例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单侧卵巢打孔30~40个,双侧总计60~80个;对照组单侧卵巢打孔4~10个,双侧总计8~20个;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值变化,比较打孔术后自发排卵率和妊娠自然娠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打孔术后较术前血清LH和T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FSH和E2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术后血清FSH、LH、E2和T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打孔术后自发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打孔术后自然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增加卵巢打孔数目治疗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打孔数增多可以提高自发排卵率,但不增加自然妊娠率。

    2020年04期 v.45;No.235 482-485+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网刊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99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2 ]
  • Billroth-Ⅱ与Roux-en-Y重建消化道对高龄胃癌患者术后中长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小进;钱程佳;

    目的:探讨Billroth-Ⅱ与Roux-en-Y术式重建消化道对高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22例70岁以上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毕-Ⅱ术式的65例作为毕-Ⅱ组、采用R-Y术式的57例作为R-Y组;于消化道重建术后1年,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吻合口2 cm处的胃炎程度、生活质量(QOL)评分、营养风险指数(NRI)及血清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血浆白蛋白(ALB)水平;采用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重建方式及吻合方式对术后发生胃肠道症状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2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NRI及血清TFN、PA、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R-Y组患者吻合口2 cm处重度胃炎发生率(38. 6%)显著低于毕-Ⅱ组(56. 9%)、QOL评分显著高于毕-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MI(<25 kg/m~2、≥25 kg/m~2)、肿瘤位置(胃窦、胃体)、重建方法(毕-Ⅱ、R-Y)及吻合方式(手工、器械)均不是影响术后发生胃肠道症状风险的独立因素。结论: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R-Y术式的中长期疗效优于毕-Ⅱ术式。

    2020年04期 v.45;No.235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网刊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113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5 ]
  • 机械通气联合PS对早产儿RDS的治疗效果

    方婉茹;王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PS)开始使用时间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的RDS的早产儿分为A组(PS开始治疗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小时龄<6 h)、B组(PS开始治疗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小时龄≥6 h~<12 h)和C组(PS开始治疗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小时龄≥12 h),收集并比较3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转归情况;于PS治疗前、治疗后3~6 h、12 h及24 h时取各组患儿左手桡动脉血,检测血气指标p H值、动脉氧分压(PaO_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结果:PS治疗后,3组患儿的p H值、PaO_2及PaO_2/FiO_2较用药前上升,PaCO_2较用药前下降,且以A组改变最明显(P <0. 05); A组早产儿的插管呼吸机使用率、肺部感染率、BPD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C组(P <0. 05)。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PS治疗对RDS患儿有效,尽早使用PS效果更好。

    2020年04期 v.45;No.235 49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网刊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107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60 ]

  •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正>《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医、药、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医疗工作中的新方法、新技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类文章,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教学法研究、技术与方法及护理学研究等。1投稿要求1. 1采用网上投稿系统投稿,第一次投稿的作者请先注册,获取账号后再登陆。通过主页网址进入投稿

    2020年04期 v.45;No.235 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

访问量:2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