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家宇;陈俊;刘兰;张敏;万立;李莉;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SAMe)配伍美洛昔康(MLX)肠溶制剂的处方配比和制备工艺。方法:拟定9种处方成分,以流动性、成型性、粒径分布以及临界相对湿度(CRH)为指标,筛选优化复方制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处方2为复方肠溶制剂制备的最佳处方,以5%乙醇制软材,24目尼龙筛制粒并整粒,添加0. 3%的微粉硅胶助流,装入0号肠溶空心胶囊中,即得SAMe配伍MLX复方肠溶胶囊剂;该复方颗粒的流动性好、粒径分布均匀(355~850μm)、成型性好(97. 44%)、CHR为78. 5%。结论:选择处方2所得复发颗粒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成型性、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有效,适用于SAMe配伍MLX复方肠溶胶囊的制备。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03-1006+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6 ] - 何祥;胡悦;蒋玲;刘树春;
目的:研究脊髓组织在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的存放时间对冰冻切片抗原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1年、3月、2月、1月、2周、1周及24 h的脊髓组织,在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冰冻切片,通过对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免疫荧光的检测,观察脊髓组织标本在4%多聚甲醛中的固定时间对NeuN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脊髓前角NeuN的表达中,组织固定1月、2月、3月及1年的NeuN阳性率与新鲜标本及组织固定1周、2周比较呈现显著性下降(P <0. 05);在脊髓后角NeuN的表达中,组织固定2月、3月及1年的NeuN阳性率与新鲜标本相比呈现显著性下降(P <0. 05),同时组织固定1年的NeuN阳性率与组织固定1周相比也呈现显著性下降(P <0. 05);在脊髓中央管NeuN的表达中,组织固定3月、1年的NeuN阳性率与新鲜标本及组织固定1周相比呈现显著性降低(P <0. 05),在脊髓组织整体NeuN的表达中,组织固定3月及1年的NeuN阳性率与新鲜标本及组织固定1周、2周比较呈现显著性下降(P <0. 05),同时组织固定2月与新鲜组织及组织固定1周比较呈现显著性下降(P <0. 05)。结论: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冰冻切片的组织标本越新鲜,其抗原的表达越强。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07-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6 ] - 罗猛;裴登科;孔德淼;刘波;金星;
目的:通过构建慢病毒介导的骨桥蛋白(OPN)基因沉默shRNA载体,并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建立OPN基因稳定沉默的肺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OPN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相关分子机制奠定细胞学基础。方法:设计靶向OPN基因的3条siRNA靶点系列,分别合成含有干扰系列的shRNA,与双酶切后的pLVXshRNA2-puro载体连接,构建pLVX-shRNA2-puro-OPN1、pLVX-shRNA2-puro-OPN2和pLVX-shRNA2-puro-OPN3病毒载体,并转化于DH5ɑ感受态细胞,挑阳性克隆质粒测序,通过转染293T细胞,获取慢病毒颗粒,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用含嘌呤霉素培养基筛选培养,应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OPN基因沉默效果,选用沉默效果最佳的pLVX-shRNA2-puro-OPN1建立OPN基因稳定沉默细胞株,并用transwell方法检测各组肺癌细胞株的侵袭能力。结果:经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LVX-shRNA2-puro-OPN慢病毒载体,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转染pLVX-shRNA2-puro-OPN-1、pLVX-shRNA2-puro-OPN2慢病毒载体可明显降低A549细胞株中的OPN mRNA及蛋白水平; OPN基因稳定沉默明显抑制A549细胞株的侵袭能力。结论:成功构建pLVX-shRNA2-puroOPN慢病毒载体,OPN基因稳定沉默明显抑制A549细胞株的侵袭能力。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12-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4 ] - 刘兴梅;杨可婕;徐筱婧;余姝妮;王幼勤;张华;武红权;
目的:探讨贵州籍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听力门诊进行听力测试的贵州籍受检者285例,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分别检测4个基因9个突变位点,分别为GJB2(35del G、176del16、235del C、299del A)、GJB3(538C> T)、SLC26A4 (IVS7-2A> G、2168A> G)以及线粒体DNA12S rRNA (1555A> G、1494C> T),分析耳聋患者的突变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频率。结果:285例受检者中,经基因检测确诊耳聋的患者78例,总检出率27. 37%;共检出9种耳聋基因突变基因型,按分布频率大小前4种依次为SLC26A4 IVS7-2A> G杂合突变(21例,26. 92%)、GJB2 235del C杂合突变(19例,24. 36%)、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13例,16. 67%)和SLC26A4 IVS7-2A> G纯合突变6例(7. 69%);共检出等位基因突变类型6种,前4种依次为GJB2 235del C(48. 04%)、SLC26A4 IVS7-2 A> G(33. 33%)、GJB2 299del A(8. 82%)和线粒体DNA12S rRNA1555A> G(7. 84%)。结论:贵州籍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突变类型以GJB2 235del C突变最常见。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19-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4 ] - 井沆;武红权;冉龙艳;郭青青;王树辉;杨珊;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6例肝病患者按病种分为PHC组(n=34)、继发性肝癌组(n=17)、肝硬化组(n=41)及肝炎组(n=24),20名无肝病病史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或体检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受检者血清PIVKA-Ⅱ及AFP水平,分析PIVKA-Ⅱ及AFP单项或联合检测诊断PHC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继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对照组和肝炎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低于PHC组(P <0. 001); ROC-AUC结果显示,AFP联合PIVKA-Ⅱ检测诊断PHC的AUCROC高于血清PIVKA-Ⅱ单项及AFP单项诊断PHC的AUCROC,PIVKA-Ⅱ又高于AFP(P <0. 05),PIVKA-Ⅱ单项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 (Z=2. 581,P <0. 05),AFP联合PIVKA-Ⅱ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或PIVKA-Ⅱ单项检测(Z=3. 280、3. 450,P <0. 01);血清PIVKA-Ⅱ单项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及特异度高于AFP单项检测(P <0. 05),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于PIVKA-Ⅱ或AFP单项检测(P <0. 05)。结论:PIVKA-Ⅱ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指标,血清PIVKA-Ⅱ联合AFP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23-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72 ] - 刘纪廷;于政民;徐酩;张恒东;安艳;
目的:了解江苏某铅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该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要求,对江苏某铅蓄电池企业产生铅烟、铅尘、硫酸雾、苯、甲苯、二甲苯及噪声的工作环节进行调查,分析这些指标不合格情况;并对该企业在岗439名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血铅浓度超标的发生率。结果:铸片、铅粉机、和膏机、套管、分片、刷耳、极板、装配等岗位铅烟(尘)超出国家标准;铅粉机、涂板机、铸片与灌粉等岗位噪声超出国家标准且未进行隔音处理,439名在岗职工中血铅浓度超标的发生率为24. 8%。结论:该铅蓄电池企业铅烟(尘)为主要的有害因素,血铅浓度超标人数较多,此外,噪声危害也不容忽视。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27-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7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69 ] - 于德浩;胡斌;徐晋洋;李珀;何常;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微淋巴管密度(MLD)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标本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两种标本中D2-40和CD31表达情况,分别定量计数D2-40阳性表达的MLD和CD31阳性表达的MVD,分析它们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转移的关系,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MLD与MVD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MLD与MVD值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标本MLD与MVD值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MLD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 742,P <0. 05)。结论:检测D2-40和CD31标记的MLD和MVD,对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有潜在应用价值。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33-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8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6 ] - 王艳;陈旭义;涂悦;刘洋;
目的:探讨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水肿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均分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井穴刺络放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井穴刺络放血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造模后井穴刺络放血组用1 mL注射器针头刺破小鼠双侧前肢趾端井穴位放血0. 5μL,1次/12 h,共6次;于术后第72 h时对3组小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后处死小鼠,留取5 mg同一部位脑组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留取脑组织中PGC-1α、NRF1、PPARδ、TFAM基因表达水平和线粒体DNA拷贝数,剩余的脑组织用于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井穴刺络放血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脑水肿程度高于对照组,且脑缺血再灌注组高于井穴刺络放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井穴刺络放血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小鼠脑组织中PGC-1α、TFAM和PPARδ基因表达以及线粒体DNA拷贝数均高于对照组,且井穴刺络放血组高于脑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井穴刺络放血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使脑水肿程度减轻并发挥脑保护作用。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38-1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6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38 ] - 陈志英;何常;朱璐宏;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与核转录因子(NF-κ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vision法检测PDCD4、NF-κB在58例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DCD4、NF-κ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4及NF-κB表达的关系。结果:PDCD4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阳性率低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NF-κB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在食管鳞癌中,PDCD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1),NF-κ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 <0. 01); PDCD4与NF-κ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 0. 05)。结论:PDCD4与NF-κB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42-1045+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6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7 ] - 田陈;吴芳;于海云;郭郑旻;李宁;李红梅;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9例胶质瘤组织CXCR7和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组织中CXCR7和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胶质瘤组织中CXCR7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及高级别胶质瘤组患者脑组织中CXCR7、VEGF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XCR7、VEGF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逐渐上调,呈正相关(r=0. 327,P <0. 01); Spearman等级分析显示,CXCR7与VEGF在69例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 327,P <0. 01)。结论:CXCR7及VEGF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CXCR7和VEGF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46-1049+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5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0 ] - 徐月红;陈超;
目的:观察肺炎Ⅰ号保留灌肠对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肺炎Ⅰ号高剂量保留灌肠给药组、肺炎Ⅰ号中剂量保留灌肠给药组、肺炎Ⅰ号低剂量保留灌肠给药组及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给药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用RSV感染稀释液滴鼻3 d造模;于造模第3天开始,各组大鼠用相应试剂灌肠,连续用药干预7 d,第8天时收集各组血清、肺组织以及肺泡灌洗液,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W/D)、观察肺组织学,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显示,利巴韦林、肺炎Ⅰ号干预后肺组织病变减轻,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肺炎Ⅰ号高、中剂量给药组、利巴韦林组W/D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肺炎Ⅰ号高、中、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各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利巴韦林组比较,肺炎Ⅰ号中剂量给药组在血清、肺组织以及肺泡灌洗液TNF-α及IL-6表达含量及高剂量给药组血清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中剂量组TNF-α、IL-6水平均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炎Ⅰ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模型鼠RSV感染后血清、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表达含量。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50-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8 ] - 黄丽;李宝瑞;
目的:探究鼻咽癌(NPC)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 BC200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4例NP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患者入院时的血清样本及同期体检中心50例正常人群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患者NPC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标本BC200表达,检测NPC患者血清与正常人群血清样本中BC200表达的差异,分析NP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与TNM分期、血清样本BC200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NPC患者肿瘤组织BC200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血清中BC200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BC200高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有关,血清中BC200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NPC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BC200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NPC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均存在BC200的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及总生存率密切相关,可能是NPC促癌基因。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55-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2 ]
- 吴大庆;邹小华;章放香;黄玲;黄杰;冯典;高敏;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全身麻醉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丙泊酚及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全麻组(对照组)及电针刺激辅助全麻组(针刺组);针刺组于麻醉诱导前20 min于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阴陵泉进行电针刺激至术毕,两组术中均予中长链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BIS值40~60;记录术中使用丙泊酚及咪达唑仑总量,于麻醉前(T1)、CPB前10 min(T2)、缝皮前10 min(T3)及转入ICU后10 min(T4)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针刺组术中咪达唑仑及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T1~T4时点的MAP、HR、SPO2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针刺组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无患者知晓术中情况。结论:电针刺激辅助全身麻醉能减少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咪达唑仑及丙泊酚用量,加快术后恢复。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60-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7 ] - 董龙家;何宇祺;张卫;
目的:探讨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KOA(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患者46例,采用腓骨高位截骨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完善膝关节负重位X线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估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关节稳定性;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评估患者膝关节在疼痛、活动度、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及上下楼等方面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 d、术后1月、术后1年时关节疼痛程度较术前逐渐减轻,膝关节功能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除KSS评分中膝关节稳定性在术后1 d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HSS、KSS评分其他分项指标中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显著。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65-1068+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4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2 ] - 蒙文娟;崔玉霞;卢根;杨俊;李波;王艳芳;朱晓萍;
目的:了解贵阳市南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贵阳市南明区(社区、幼儿园以及中学) 16个点调查点,共抽样人数10 610名;以问卷调查并结合现场体检确认哮喘儿童患病人数,以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行对照研究,筛查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贵阳市南明区0~14岁儿童共10 610名,哮喘患儿共193例,患病率为1. 82%,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 07%和1. 54%; 96. 90%的哮喘患儿以呼吸道感染为发作诱因,以不定季节、季节交替期好发者多见,好发时间为午夜、无规律及睡前;治疗中约93%的患儿使用过抗生素,62. 69%的患儿使用过全身激素,仅有36. 79%的患儿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儿童家族过敏史、个人过敏史、1岁内使用抗生素药物、家庭涂料墙面、家中地板或墙壁有霉斑对儿童哮喘患病有影响。结论:贵阳市南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高,男童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且受诸多因素所影响。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69-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1 ]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75 ] - 余道海;刘兴德;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尿酸水平与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4例,治疗前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及记录焦虑评分(SAS),将患者分为FPG升高合并焦虑组(A1组),TG升高合并焦虑组(A2组),UA升高合并焦虑组(A3组),FPG、TG、UA正常有焦虑组(B组)以及FPG、TG、UA正常无焦虑组(C组),对所有患者采取一线降压药降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3周后时的血压和SAS评分。结果:治疗3周时,A1、A2、A3组的收缩压均高于B组和C组(P <0. 05),且B组收缩压高于C组(P <0. 05);治疗后各分组间的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1、A2、A3组及B组治疗前后的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FPG、TG及UA升高明显降低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的疗效,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降压疗效也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低,且都主要影响收缩压。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74-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8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6 ] - 陈豪;刘勇;伍成文;王征;
目的:观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TBAD患者行TEVAR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1月内及术后1~6个月内再次行相关手术例数、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1月及6月时TBAD患者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降主动脉远段、腹主动脉腹腔干段及分叉段的真、假腔管径,比较术后1月及6月时TBAD患者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降主动脉远段、腹主动脉腹腔干段及分叉段的真、假腔血栓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内,再次行相关手术3例(3. 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2. 5%,因突发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1. 25%);术后1~6个月,再次相关手术4例(5. 0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5. 2%,患者均存活;术后1月及6月时,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降主动脉远段真腔管径均较术前逐渐增大,假腔管径则均较术前逐渐减小(P <0. 05);腹主动脉腹腔干段和分叉段真腔管径均较术前逐渐增大(P <0. 05),假腔管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月时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及降主动脉远段假腔血栓化患者比例高于术后1个月时(P <0. 05);术后1月及6月时腹主动脉腹腔干段与分叉段假腔血栓化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TEVAR治疗TBAD并发症少、随访病死率低,术后患者主动脉各段真假腔管径改善情况及假腔血栓化情况良好。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79-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7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02 ] - 咸淑悦;张婧婧;李卉;王成夭;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肾移植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ASA分级Ⅱ或Ⅲ级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TAPB组和常规镇痛组,TAPB组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术侧TAPB,注入0. 375%罗哌卡因20 m L,两组术后均使用舒芬太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采用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行补救镇痛,维持术后48 h内VAS评分≤3分;于术后2、4、8、12、24 h时,记录两组手术患者Ramsay评分、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情况,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记录TAPB组相关并发症,检测术后12、24 h血浆内皮素(ET)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Cys C)的浓度,同时记录尿量。结果:与常规镇痛组比较,TAPB组术后24 h PCIA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低(P <0. 05),各时点Ramsay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APB组未见TAPB相关并发症发生,TAPB组血浆ET、BUN、Cr、Cys C浓度降低,尿量升高(P <0. 05)。结论:TAPB可增强肾移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84-1087+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9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1 ] - 韦美华;祖亚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HBV合并ALD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将31例并发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4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细菌感染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饮酒年限、饮酒量血总胆红素(TBil),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血氨、白蛋白(ALB)、肌酐、血钠、HBV-DNA定量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评估2组患者并发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细菌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饮酒时间、饮酒量、血TBil、血氨、肌酐、血钠、HBV-DNA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钠和PT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细菌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及饮酒时间、饮酒量等是HBV合并ALD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88-1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31 ] - 吕宇;董雪东;顾军;马梦吉;代丽萍;陆洪光;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对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过敏原的检测及反复发作儿童近期脱敏效果。方法:将162例儿童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根据年龄和发病季节分别分为幼儿组(1~2岁,n=37)、学龄前组(3~6岁,n=74)、学龄组(7~12岁,n=51),春季组(3~5月,n=45)、夏季组(6~8月,n=50)、秋季组(9~11月,n=38)及冬季组(12~2月,n=29);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各组患儿进行491种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反复发作的62例患儿(幼儿组20例、学龄前组26例及学龄组16例)进行脱敏治疗;记录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过敏原的检出种类及比例,比较不同发病年龄及季节各组患儿检出过敏原种类及比例,比较不同年龄组反复发作患儿的近期脱敏效果。结果:共检出常见过敏原22种,其中前10位为昆虫毒素、鸡蛋、牛奶、屋尘螨、虾蟹海鲜、动物皮毛、豚草、艾蒿花粉、牛羊肉、西红柿,不同年龄各组患儿的吸入物、食物+吸入物过敏原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χ2=4. 311、5. 781,P <0. 05);不同季节发病患儿的检出的过敏原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151,P>0. 05);经治疗,62名反复发作患儿的脱敏总有效率为85. 48%,随年龄的增加治疗效果降低(χ2=8. 311,P <0. 05)。结论:生物共振技术对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对反复发作的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近期脱敏效果确切。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92-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7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6 ] - 明道红;
目的:探讨CT或MRI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嗜铬细胞瘤患者31例行CT检查,其中11例同时接受MR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CT、MRI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时对两种嗜络细胞瘤检出率和误诊率,并观察两种肿瘤的CT和MRI特征。结果:CT联合MRI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单独检查,误诊率明显低于CT、MR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T检查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受压移位发生率明显高于异位嗜铬细胞瘤,肿瘤周围组织部分包绕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位嗜铬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异位嗜铬细胞瘤CT和MRI均有相应影像学表现,CT和MRI联合应用能提高2种肿瘤检出率和减少误诊率。
2018年09期 v.43;No.216 1096-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3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44 ] - 于航;朝鲁门其其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蛋白(Hs-CRP)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9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及同期住院的68例非脓毒症患儿(非脓毒症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PCIS评分;脓毒症组患儿根据PCIS评分分为非危重组(> 80分)、危重组(80~71分)和极危重组(≤70分),检测各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儿、脓毒症各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并分析PCT、Hs-CRP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CIS评分低于非脓毒症组(P <0. 05);脓毒症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非危重组,极危重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危重组(P <0. 05);脓毒症组患儿PCIS评分与血清PCT、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 527、-0. 351,P <0. 05)。结论:PCT、Hs-CRP联合PCIS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和病情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8年09期 v.43;No.216 1101-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4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99 ] - 张艳丽;武丽;张贵贤;李福建;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抗结核治疗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闭式引流的64例患者分为用生理盐水冲洗的非包裹性积液患者组(非包裹性积液组,n=20)、用尿激酶注入的包裹性积液组(尿激酶组,n=22)和用生理盐水注入的包裹性积液组(盐水组,n=22),连续3 d进行胸腔灌洗并引流,记录3组患者发热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胸水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6个月时超声检查判定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通过X线或B超观察比较3组患者出院时、治疗第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胸膜腔积液消失时间、胸片和肺功能变化、胸膜肥厚发生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同时记录置管后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的发热和呼吸困难症状均改善,非包裹性积液组和尿激酶组缓解呼吸困难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盐水组(P <0. 05),胸水引流量大于盐水组(P <0. 05),盐水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非包裹性积液组和尿激组延长(P <0. 05),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非包裹性积液组和尿激组高于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各个随访的时间点,尿激酶组胸片和肺功能变化与盐水组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包裹性积液组和尿激酶组患者胸膜肥厚的发生率低于在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可导致治疗终止的不良反应。结论:早期胸腔闭式引流及注入尿激酶治疗,可使胸腔积液快速清除,促进肺功能恢复及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
2018年09期 v.43;No.216 1105-1108+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2 ]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115 ] - 季发权;吉蘅山;张龙江;张杰;吉安平;柏凌;杜明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变化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487例T2DM患者为T2DM组、1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所有受试者第1-4腰椎、左侧股骨颈及全髋关节骨密度值,记录骨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按照骨密度检查结果将T2DM组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骨密度水平患者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C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FBG)、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Cys C),对有差异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骨密度水平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L1-4、股骨颈及全髋关节的骨密度均显著降低,骨量减少发生率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均增高(P <0. 05); T2DM骨质疏松组及骨量减少组患者的年龄、病程、FBG、TRACP、Cys C均高于骨量正常组,BMI、HbA1c、空腹胰岛素、Ca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 <0. 05);血Scr、BU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组患者骨密度水平与年龄、病程、HbA1c、血TRACP、Cys C呈负相关,与胰岛功能、血Ca呈正相关(P <0. 05);与BMI、FBG、血ALP、Scr、BUN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T2DM患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年龄、病程、HbA1c、胰岛功能、TRACP、Ca、Cys C可能是影响其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
2018年09期 v.43;No.216 1109-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1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