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兴义维蚋气管鳃形态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

    贾若;杨曜铭;寻慧;付小珍;曹梅;高维平;杨明;

    目的:探究兴义维蚋幼虫期气管鳃形态发育的基本过程。方法:参考文献设计、建造蚋类实验室饲养系统,野外采集蚋卵、幼虫和蛹,用常规形态学和DNA条码技术鉴定蚋种,并在自行设计的饲养系统中饲养,每24 h收集幼虫;在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蚋幼虫各龄期气管鳃形态。结果:改进和建立了原代野生蚋类人工饲养系统,鉴定采集的蚋种为兴义维蚋,其1~5龄幼虫期无明显气管鳃分子化形态,6龄幼虫中可见囊状未分支气管鳃,7龄幼虫时气管鳃发生分支化,形成8条呼吸丝,分4对,其中5对呼吸丝透过幼虫表皮可见。结论:成功设计并建立了野生蚋类原代人工饲养系统,兴义维蚋1~5龄幼虫气管鳃呈透明团块状,6龄分支化形态为囊状未分支形态,7龄幼虫出现完全的分支化形态。

    2018年01期 v.43;No.20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3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7 ]
  • 兴义维蚋幼虫气管鳃特异表达候选基因筛选

    贾若;杨曜铭;寻慧;付小珍;曹梅;高维平;杨明;

    目的:筛选兴义维蚋幼虫气管鳃发育早期特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将发育成熟的1~7龄期的蚋幼虫气管鳃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兴义维蚋气管鳃蛋白多克隆抗血清,用Western blot法分析气管鳃特异表达蛋白;以LC-MS/MS对气管鳃特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采用GO分析及手工检索Fly Base数据库分析蛋白组成。结果:发现63 k Da处存在整个幼虫期均表达的蛋白,对63~75 k Da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发现具有几丁质结合特性的蛋白质Gasp和Cda4。结论:初步确定Gasp和Cda4基因可作为气管鳃早期发育特异表达候选基因。

    2018年01期 v.43;No.20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蚊蚋类调查

    杨曜铭;曽祥光;杨明;

    目的:调查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蚊蚋相。方法:收集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水环境的积水或流水中水生植物和石头上的蚊、蚋类幼虫、蛹,培育出蚊、蚋成虫,经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在保护区沿岸共采集到蚊幼虫400余条,育出成虫68头;蚋蛹400头、幼虫1 000余条,育出成虫159头;经经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为蚊科(Family Culicidae Meigan,1818)2亚科3属共10种,占贵州省记述种9.17%;蚋科(Family Simuliidae Newman,1834)1亚科1属共8种,占贵州省记述种21.62%;调查亦见贵州省新记述五指库蚊、窄足真蚋和昌隆蚋。结论:此次调查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蚊科10种、蚋科8种,多为嗜吸人、畜血常见种。

    2018年01期 v.43;No.20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5 ]

基础研究

  • 类风湿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RF、抗-CCP抗体的影响

    黄少炎;杨守盘;罗先意;史红美;王光义;吕明庄;

    目的:观察中药"类风湿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RF、抗-CCP抗体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左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0.15 m L弗氏完全佐剂1次复制RA模型、对照组注射0.15 m L生理盐水,造模后中药组大鼠按18.9 g/kg灌胃"类风湿汤"3 m L(1次/d),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阳性对照组给予2.0 mg/kg甲氨蝶呤MTX灌胃(1次/周),共治疗21 d;于造模前和治疗21 d时,观察4组大鼠的体毛色泽、神志、四肢活动、关节肿胀情况及饮食等一般情况,于造模后和治疗21 d时,采用容积法测量4组大鼠左后足肿胀度;于治疗结束时,取各组大鼠,采用血清ELASA法检测RF和抗-CCP含量,取大鼠跖趾关节滑膜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关节无肿胀;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比对照组差,足趾关节肿胀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一般情况有所改善,关节肿胀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与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抗-CCP以及RF含量升高(P<0.05),但中药组与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血清抗-CCP以及RF含量均降低(P<0.05),但中药组与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滑膜细胞增生减轻,水肿明显减轻,血管增生和浸润细胞数量减少。结论:"类风湿汤"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抗-CCP抗体以及RF含量有关。

    2018年01期 v.43;No.208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7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7 ]
  • 周期性压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

    王碧超;付雪飞;朱铭慧;王薮馨;谢慧;张军梅;

    目的:研究周期性压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24 h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并培养至第三代,鉴定后接种于六孔板,采用E1级饼形实验砝码加压(分别为0、1.42、2.83、4.25和5.66 g/cm2),压应力以加压30 min再停止加压30 min的方式循环进行,作用时间分别为3、6、9、12和24 h,设0 g/cm2压应力为对照组,1.42、2.83、4.25和5.66 g/cm2压应力为实验组;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剂盒)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不同周期性压应力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数目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经鉴定,原代培养细胞符合成骨细胞特性;周期性压应力作用6 h,1.42和2.83 g/cm2实验组成骨细胞OD值大于较对照组(P<0.05),但作用12和24 h时,前两者细胞OD值小于对照组(P<0.05);周期性压应力作用3 h,2.83 g/cm2实验组成骨细胞ALP活性较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高(P<0.05);作用9、12和24 h,各实验组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4.25和5.66 g/cm2实验组的成骨细胞OD值及AL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短时间内0~2.83 g/cm2的周期性压应力促进成骨细胞生长,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及活性受到抑制;2.83~4.25 g/cm2的周期性压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4.25 g/cm2周期性压应力能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活性。

    2018年01期 v.43;No.208 30-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4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54 ]
  • OBFC1基因多态性与脑胶质瘤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李国林;李超;李峰;

    目的:研究OBFC1基因多态性与脑胶质瘤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200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00例,分别采集血样,采用Mass ARRAY方法对OBFC1基因的rs9325507、rs3814220、rs12765878、和rs11191865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测定,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被检者四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统计基因多态性与脑胶质瘤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OBFC1基因rs9325507位点的等位基因"T",rs3814220位点的等位基因"G",rs12765878位点的等位基因"C"和rs11191865位点的等位基因"A"均显著降低脑胶质瘤的患病风险(P<0.05);引入遗传模型后,在最佳模型-显性模型下rs9325507位点携带T/C和T/T基因型个体的脑胶质瘤患病风险显著降低,是携带C/C基因型的0.62倍;rs3814220位点携带G/A和G/G基因型个体的脑胶质瘤患病风险显著降低,是携带A/A基因型的0.62倍;rs12765878位点携带C/T和C/C基因型个体的脑胶质瘤患病风险显著降低,是携带T/T基因型的0.62倍;rs11191865位点携带A/G和A/A基因型个体的脑胶质瘤患病风险显著降低,是携带G/G基因型的0.65倍;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TGCA单体型会显著降低脑胶质瘤的患病风险。结论:OBFC1基因上rs9325507、rs3814220、rs12765878、和rs11191865位点与降低脑胶质瘤的患病风险可能具有相关性。

    2018年01期 v.43;No.20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临床研究

  • 围手术期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或乳酸钠林格液对肝脏酮体代谢的影响

    刘艳秋;任益民;安丽;蒋柯;曾丽;

    目的:比较围术期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对肝脏酮体代谢的影响。方法:妇科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G组)和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R组),两组病人手术期间全程输注相应液体,术中维持血压基本稳定,在麻醉诱导前(T1)和手术结束时(T2)采集动脉血检测血糖、乙酰乙酸、β-羟丁酸浓度,计算血酮体比率(乙酰乙酸/β-羟丁酸,KBR)及总酮体浓度。结果:G组T1时点血糖水平高于R组,T2时点乙酰乙酸、总酮体水平低于R组,R组T1时点乙酰乙酸、总酮体水平低于T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与R组T1和T2时点K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对手术患者输注两种晶体液对肝脏酮体代谢均无影响,但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

    2018年01期 v.43;No.20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2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3 ]
  • 同型半胱氨酸及神经肽Y水平与贵阳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卢丽娜;丁毅;杨冬花;袁露;

    目的:探讨贵阳地区老年人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肽Y(NPY)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2例贵阳市辖区常住老年(>60岁)体检或就诊者,其中158例MCI患者为病例组,204例非MCI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性别和年龄资料,并于体检当日或就诊次日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Hcy、NP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各分析各指标与MCI的相关性,采用交叉对比法分析各指标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Hcy及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NPY、TC及LDL-C与老年MCI发病相关(P<0.05),交叉对比法分析发现Hcy分别与NPY、TC及LDL-C在老年MCI发病中具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Hcy及NPY水平升高与贵阳地区老年MCI的发病具有相关性,老年MCI发病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8年01期 v.43;No.20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5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8 ]
  • 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樊丹丹;霍康;屈秋民;高烨;

    目的:探讨急诊科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设立卒中中心绿色通道以来至2017年05月收治的使用阿替普酶(rt 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101例,将流程优化前设为对照组共56例患者(2012年01月~2015年12月),流程优化后设为优化组共45例患者(2016年01月~2017年05月);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急诊时间、发病到溶栓时间、就诊到CT时间、就诊到化验时间、拿到化验结果时间、就诊到心电图时间、会诊到达时间、谈话时间及就诊到静脉溶栓时间(DNT),比较两组患者静脉使用rt PA溶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两组患者从就诊到CT时间、就诊到化验时间、拿到化验结果时间、就诊到心电图时间、会诊到达时间、谈话时间及DNT比较,优化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到急诊的时间优化组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溶栓后出血转化、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NIHS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溶栓24 h显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脑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可以缩短DNT时间,提高静脉溶栓百分比,缩短住院时间及改善患者预后。

    2018年01期 v.43;No.20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6 ]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69 ]
  •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APN及VEGF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王利民;池文婕;王玮;张择伟;宋彦丽;杨倩如;支姗;康金旺;姜兰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空腹血糖(FPG)、血脂、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24 h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R)均分为T2MD组(UAER<20μg/min)、微量ALB尿组(UAER 20μg/min≤~<200μg/min)、大量ALB尿组(RAER≥200μg/min),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与入院或体检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ELISA法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APN、VEGF,酶联免疫定量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光抑素C(Cys C),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留取受试者清晨尿液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UAER;采用直线相关分析T2DM患者血清APN、VEGF、FPG、血脂与MDA、GSH-Px、SOD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组DN患者Hb Alc、FPG、UAER、β2-MG、Cys C、Hcy、VEGF及MDA均升高,GSH-Px、SOD降低(P<0.05);3组DN患者血清FPG、UAER、β2-MG、Cys C、Hcy及VEGF及MDA水平随尿ALB水平增加而逐渐升高,APN逐渐降低(P<0.05),大量ALB尿组GSHPx、SOD低于T2MD组和微量ALB尿组(P<0.05);T2DM患者血清APN与MDA呈负相关(r=-0.479,P<0.05),与GSH-Px、SOD呈正相关(r=0.406,0.359,P<0.05);血清VEGF与MDA呈正相关(r=0.571,P<0.01),与GSH-Px、SOD呈负相关(r=-0.446,-0.454,P<0.05);FPG、血脂与MDA呈正相关(r=0.491,r=0.644,P<0.01),与GSH-Px、SOD呈负相关(r=-0.540,-0.836;r=-0.399,-0.492,P<0.05)。结论:T2MD合并DN患者血清FPG、血脂、APN及VEGF水平与机体氧化应激具有显著相关性,其水平变化提示T2MD并发DN的可能。

    2018年01期 v.43;No.208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7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227 ]
  • 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杨秀富;王林;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方法:72例确诊为CEH患者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1周、1个月及3个月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d、3 d、1周、1个月及3个月各时点与治疗前NRS评分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疼痛缓解率最高,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疼痛缓解率较治疗后1周时比较有所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的显著有效率为95.83%,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能有效治疗CEH。

    2018年01期 v.43;No.208 67-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1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46 ]
  • 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徐荣;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NO.14v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行全胃切除和远端胃切除治疗的84例胃癌患者的手术资料,所有患者均摘取No.14v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NO.14v淋巴结转移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分析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与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84例患者检出NO.14v淋巴结转移25例、转移率为29.76%,共检出阳性淋巴结43枚、每例患者1~3枚、平均(1.7±0.3)枚;肿瘤直径>4 cm、肿瘤根除程度为R1或R2、肿瘤T分期为T3~T4期、肿瘤N分期为N3期、M分期为M1分期的患者,发生NO.14v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M分期均为导致胃癌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TNM分期与NO.14v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病理分期越晚的胃癌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

    2018年01期 v.43;No.20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9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5 ]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后

    者桂莲;霍志艳;张靖;刘苗;孙金侠;连喜院;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443例新生儿,记录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及是否有出生窒息,以及母亲年龄、产次、分娩方式、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颅内出血患儿出生6个月后进行头颅CT复查,观察临床预后。结果:55例颅内出血患儿中,胎龄<37周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儿(χ2=55.545,P<0.001);年龄≥35岁、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多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单胎、足月、体质量正常新生儿(P<0.05);6个月后复查CT显示,43.8%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接近正常。结论:早产、高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颅内出血,其中新生儿为多胎、早产、低出生体重时颅内出血的疗效较差,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好。

    2018年01期 v.43;No.208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6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377 ]
  • 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浓度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的相关性

    江敏;李鸿炜;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浓度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54例作为观察组,性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取前列腺按摩液检测锌离子浓度、白细胞(WBC)计数和p H值,并进行慢性前列腺炎评分(CPSI)评定,分析锌离子浓度与前列腺按摩液中平均白细胞计数、p H值和CP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锌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88,P<0.001),观察组患者的WB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1.697,P<0.001),观察组患者的CPSI总分及疼痛、排尿症状、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4个分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列腺按摩液中的锌离子浓度与WBC计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0.285,P=0.014),与CPSI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13,P<0.001),亦与CPSI的4个分项评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01)。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锌离子浓度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参考指标。

    2018年01期 v.43;No.208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7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

    盛玉山;林冬梅;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方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PANSS评分分为71~80分组、81~90分组及91~97分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对两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IL-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PANSS分值患者与对照组被检者的血清IL-1α、IL-1β、IL-6、IL-7及TNF-α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这些细胞因子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α、IL-1β、IL-7及TNF-α水平显著较高(P<0.05),血清IL-6水平变化不大(P>0.05);随着PANSS评分增加,患者血清IL-1α、IL-1β、IL-7及TNF-α水平升高,但仅91~97分组与71~80分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α、IL-1β、IL-7、TNF-α水平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6、0.58、0.59、0.70,P<0.05),IL-6无显著相关(r=0.19,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免疫激活的状态,其激活程度与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2018年01期 v.43;No.20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94 ]
  • 高热患儿口服左乙拉西坦预防复杂型热性惊厥的效果

    陈竹;余静;赵荣香;

    目的:分析高热患儿间断口服左乙拉西坦(LEV)预防复杂型热性惊厥(CF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有2次或2次以上热性惊厥(FS)发作史的热性惊厥患儿160例,其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S组)130例、CFS组30例,SFS组70例患儿给予LEV治疗、60例给予常规治疗,CFS组16例患儿给予LEV治疗,14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及FS复发率;比较CFS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Ⅱ版(ABAS-Ⅱ)评估CFS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商及行为能力,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SFS组患儿LEV治疗有效率、总治疗有效率与CF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S组、CFS组患儿LEV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CFS组患儿LEV治疗复发率低于SF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患儿中,LEV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SE、S-100β、BDNF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LEV治疗组患儿治疗后C-WISC评分、ABAS-Ⅱ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热患儿间断口服LEV预防CFS疗效确切,在减少CFS复发同时,提升其免疫功能、智商及行为能力。

    2018年01期 v.43;No.20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6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94 ]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

    刘泉;林春娥;夏道奎;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120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治疗前和出院时心率(HR)、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HR、MVV、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心肺功能保留情况更好的临床优势。

    2018年01期 v.43;No.20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5 ]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76 ]
  •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及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孙兰芳;刘德山;于海涛;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的快速培养及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疑似MP感染的100名儿童作为实验组,并将同期在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实验组(入院首日未进行抗生素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取两侧腭弓及咽腔分泌物进行MP快速鉴定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实验组在接受抗生素治疗两周后再次进行MP快速鉴定培养、ELISA检测血清MP-IgM,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接受治疗前MP培养及血清MP-IgM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接受抗生素治疗两周后,MP培养阳性率下降,而血清MP-IgM阳性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敏试验中,MP对阿奇霉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度,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法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初期阳性率优于血清MP-IgM检测,联合检测并结合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依据。

    2018年01期 v.43;No.208 107-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07 ] |[引用频次:29 ] |[下载次数:228 ]
  • 不同内镜检查方式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评估价值

    胡冬梅;汤琪云;薛成俊;夏艳;

    目的:比较三种内镜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评估效果。方法:取早期食管癌患者78例,分别采用白光内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分别使用IPCL分型和B分型两种方法)和超声内镜观察病灶浸润深度,采用Kappa值评价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3种内镜检查对判断病灶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白光内镜(Kappa=0.679)及NBI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Kappa=0.645)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放大内镜下B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0.799),超声内镜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差一致性(Kappa=0.209);NBI放大内镜下B分型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最高,其次是NBI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及白光内镜,超声内镜的准确性最差。结论:白光内镜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具有较大价值,其次是放大内镜,而超声内镜准确性较差。

    2018年01期 v.43;No.20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9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12 ]
  • 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细胞癌切除术前FibroScan弹性值与术后肝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高杨;张熙冰;张春平;冯超;张升宁;

    目的:探讨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细胞癌切除术前Fibro Scan弹性值(FS)与术后肝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00例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发生情况,采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仪获取每位患者的FS,分析FS与术后肝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绘制FS、肝衰竭程度评价指标(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积分对术后肝衰竭患者预后诊断价值的ROC曲线,计算对肝衰竭预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300例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细胞癌手术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衰竭,肝衰竭严重程度与FS呈正相关(P<0.05);FS与CTP评分、MELD积分呈正相关(P<0.05),FS、CTP评分、MELD积分对肝衰竭预后均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细胞癌切除术前FS与术后肝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018年01期 v.43;No.20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4 ]
  • 经皮肾动脉介入对肾动脉狭窄患者Pickering综合征发作、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

    秦军;胡群菊;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介入对肾动脉狭窄患者Pickering综合征发作、血压和心脏超声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是否行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分为实验组(44例,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和对照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内的Picketing综合征发作次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时评价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血压及6 min步行距离;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流速比值(E/A)、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D)。结果:治疗后1年实验组Picketing综合征的发作次数(0次,0.00%)显著少于对照组(26次,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实验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实验组LVEF、E/A、LVEDD、LVEDS、6 min步行距离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降压药使用种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压,减少其Picketing综合征的发作次数,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2018年01期 v.43;No.208 118-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6 ]

病例报道

  • 病毒性脑炎误诊为脑出血1例

    李静君;伍国锋;任思颖;李颖慧;

    <正>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1],患者首发症状仅有精神行为异常,头颅CT也仅提示为脑出血,但病理活检却证实为脑炎的病例较为少见。现报道CT提示为脑出血,临床按脑出血治疗,经右侧额叶及基底节区灰白组织活检却证实为病毒性脑炎1例。

    2018年01期 v.43;No.20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4 ]

  •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正>《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贵州医科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医、药、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医疗工作中的新方法、新技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类文章,主要栏目有特约专论、专题研究、

    2018年01期 v.43;No.20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鲁杨;曲子晗;刘影;杨大刚;王惠群;

    目的:了解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的现状。方法:收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老年住院患者815例,采用微量营养评估-短表(MNA-SF)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比较各地区、地区内男女患者和各科室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的比率,并分析营养支持的使用情况。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检出率分别为42.3%和57.1%。其中,3个地区间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有差异(黔东南地区>黔西南地区>黔南地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个科室营养不良检出率波动范围在30.7%~50.8%,其中以神经内科检出率最低,心内科检出率最高;各科室间营养风险检出率的波动范围在34.6%~69.2%,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之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肝胆内科最低,消化内科最高;在815例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住院患者中,共有225例使用了营养支持,使用率达到了27.61%,而且非手术科室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营养支持使用率低于手术科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989,P<0.01);非手术科室无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营养支持使用率同样低于手术科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98,P<0.01)。结论: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存在不合理使用营养支持的情况。

    2018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7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3 ]
  • 遵义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同伴自我表露现状分析

    胡学勤;庹安写;严征;王燕;曹俊;聂胜楠;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受艾滋病(AIDS)影响中学生同伴自我表露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对遵义地区232名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和1 640名未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亲子关系、身体发育、兴趣爱好、亲密友谊、学习情况、学校经历和观点态度7个维度;统计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与未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同伴自我表露得分,分析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同伴自我表露的人口学特征和表露对象的差异,并运用logistic回归法对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同伴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学校经历、观点态度、身体发育、亲子关系、亲密友谊、自我表露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未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在学校经历、观点态度、亲子关系和亲密友谊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初一自我表露水平最低,高二自我表露水平最高,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自我表露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住校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亲子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亲子关系维度上男女均最高;男女对最要好的同性朋友的表露得分均高于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和普通朋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民族、年级、是否住校是影响自我表露的主要因素。结论: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偏低,女生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男生,性别、年级、民族、疾病等因素都对同伴自我表露水平有一定影响。

    2018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03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3 ]
  • 贵州省2011-2015年医学专业招生及就业状况分析

    陈莉;王蕾;苏天霞;马兆雷;张光奇;严刚;王健;张祎;王士然;杨敬源;

    目的:分析贵州省医学教育不同专业招生及毕业生流向情况,为优化医学教育专业有效供给和统筹规划专业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医学专科院校及医学职业院校2011-2015年各专业招生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共招生43 086人,临床、护理专业分别占27.71%、11.18%;医学专科院校共招生38 720人,护理、临床专业分别占47.90%、21.09%;医学职业院校共招生81 925人,护理专业数量最多,占49.82%;从毕业生流向情况看,贵州省各专业毕业生大多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但本科院校的精神医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医学影像,专科院校的中药学、药学、医学营养,职业院校的卫生检验、医学营养、卫生管理、医疗美容专业,省外卫生机构或其他机构也是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从就业率来看,贵州省本科院校的全科医学、精神医学、康复治疗,专科院校的农村医学,以及职业院校的卫生检验、卫生管理、医学营养、医疗美容、口腔专业,就业率均达100.00%;而本科院校的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卫生管理,专科院校的卫生管理、营养、口腔,以及职业院校的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结论:贵州省医学教育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合理,但存在某些专业就业率高,某些专业就业率较低现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招生计划。

    2018年01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2 ]
  • 2011-2015年贵阳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李佑龙;王云;周翠萍;贾洁;

    目的:分析贵阳市2011-201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统计2011-2015年贵阳市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城乡分布情况,对50例孕产妇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年龄、文化程度、孕期保健、分娩地点和就诊延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0.80/10万、28.83/10万、26.99/10万、25.64/10万和21.83/10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农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20~35岁(74%)、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70%)、孕期保健次数≤8次(86%)、县级及以上医院分娩(76%)以及就诊无延误孕产妇占比高(64%)。结论:贵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应重视产后并发症的处理,加强孕期保健宣传。

    2018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6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7 ]
  • 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蒋倩;

    目的:探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骨密度及部分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维持性透析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低钙浓度组(透析液含钙1.25 mmol/L)和高钙浓度组(透析液含钙1.5 mmol/L),观察两组患者在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时的骨密度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血清甲状旁腺素及血清25(OH)D3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维持性透析患者透析前的腰椎和髋部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6个月时低钙浓度组的腰椎T值及髋部T值均显著高于透析前,且显著高于同时段高钙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的平均动脉压、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血清甲状旁腺素及血清25(OH)D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6个月时,低钙浓度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清钙、血清磷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甲状旁腺素和血清25(OH)D3较透析前显著上升,(P<0.05),高钙浓度组平均动脉压、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血清甲状旁腺素及血清25(OH)D3较透析前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低浓度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清钙、血清磷均显著低于高浓度组,血清甲状旁腺素和血清25(OH)D均显著高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维持性透析中使用1.25 mmol/L低钙浓度的透析液能改善甲状旁腺功能和钙磷代谢,提高患者的骨密度。

    2018年01期 75-7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 终末期肾病MHD患者NRL与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刘波;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者血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RL)与近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MHD终末期肾病患者170例,按照首次接受血透到访6个月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组(n=60例)和无心血管不良事件组(n=110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透析龄、是否接受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收缩压(SBP)、舒张压(SDP)、超滤量]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磷、血钙、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NLR)]的差异;按照170例患者的NLR的四分位数分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4组患者的NRL与近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与无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较,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的龄偏大、SBP、TG、LDL-C、血磷、BNP、CRP、WBC、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P<0.05),而Hb、淋巴细胞计数偏低(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组NRL水平高于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0.05);按照NRL水平四分位分组中比较,Q1组、Q2组、Q3组和Q4组中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比为11.9%、27.9%、35.6%和67.7%,4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1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NRL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1,95%CI:1.520~3.476,P<0.05)。结论:NRL水平增高可能是终末期肾病MHD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01期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5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6 ]
  • 下载本期数据

访问量:2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