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贵阳市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陈莎莎;赵雪珂;程明亮;谭家武;王文志;张权;罗新华;王文玲;

    目的:探讨贵阳市原发性肝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3家医院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199例对照进行一般情况、饮酒史、吸烟史、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经济状况及其他生活习惯等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探讨与贵阳市原发性肝癌发生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5年前经济状况、肝癌家族史、吸烟、慢性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酒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其OR值分别为0.324、5.185、2.649、2.554、10.961、3.345,95%CI分别为0.159~0.661、2.284~11.772、1.162~6.040、1.205~5.415、5.240~22.925、1.696~6.594。结论:肝癌家族史、吸烟、慢性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酒可能是贵阳市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5年前经济状况良好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2013年01期 v.38;No.16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99 ]
  • 贵阳市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陈莎莎;赵雪珂;程明亮;谭家武;王文志;张权;罗新华;王文玲;

    目的:探讨贵阳市原发性肝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3家医院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199例对照进行一般情况、饮酒史、吸烟史、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经济状况及其他生活习惯等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探讨与贵阳市原发性肝癌发生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5年前经济状况、肝癌家族史、吸烟、慢性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酒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其OR值分别为0.324、5.185、2.649、2.554、10.961、3.345,95%CI分别为0.159~0.661、2.284~11.772、1.162~6.040、1.205~5.415、5.240~22.925、1.696~6.594。结论:肝癌家族史、吸烟、慢性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酒可能是贵阳市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5年前经济状况良好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2013年01期 v.38;No.16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99 ]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超微结构特点研究

    张芬熙;洪艳;梁文妹;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组织块植入法培养原代hUCMSCs,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根据细胞生长状态选第3代hUCMSCs进行实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hUCMSC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第1~2天为hUMSCs生长潜伏期,第3~5天为对数增长期,第6天进入平台期。hUCMSCs阳性表达CD44、CD90、CD29和CD105,阴性表达CD34和CD45。诱导培养可促使hUMSCs向成骨及成脂细胞分化。电镜下hUCMSC形态不规则,核大,核质比大,核仁明显,核内染色质稀疏,胞质较少,符合原始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采用组织块植入法获得的hUC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在体外诱导培养下可向成骨和成脂细胞分化。

    2013年01期 v.38;No.160 5-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1 ]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超微结构特点研究

    张芬熙;洪艳;梁文妹;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组织块植入法培养原代hUCMSCs,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根据细胞生长状态选第3代hUCMSCs进行实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hUCMSC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第1~2天为hUMSCs生长潜伏期,第3~5天为对数增长期,第6天进入平台期。hUCMSCs阳性表达CD44、CD90、CD29和CD105,阴性表达CD34和CD45。诱导培养可促使hUMSCs向成骨及成脂细胞分化。电镜下hUCMSC形态不规则,核大,核质比大,核仁明显,核内染色质稀疏,胞质较少,符合原始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采用组织块植入法获得的hUC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在体外诱导培养下可向成骨和成脂细胞分化。

    2013年01期 v.38;No.160 5-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1 ]
  • 6-取代嘌呤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类抗HBV前药的合成

    傅胜;张顺;李零;刘香;傅晓钟;董永喜;

    目的:合成具有较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与较高口服吸收性的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衍生物(8a-d)。方法:以2-氯乙醇为原料,通过与多聚甲醛-氯化氢作用形成2-氯乙基-氯甲基醚,后者与亚磷酸三乙酯缩合形成2-氯乙氧甲基膦酸二乙酯,再与2-氨基-6-氯嘌呤缩合得到2-氨基-6-氯-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嘌呤,所得产物分别与环丙胺或4-甲氧基苯硫酚缩合得到2-氨基-6-环丙胺基/(4-甲氧苯硫基)-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嘌呤,再经三甲基溴硅烷脱去膦乙酯,得到6-取代嘌呤非环核苷膦酸,后者与N Boc L-氨基酸溴酯缩合,并经乙酰氯/甲醇体系脱去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8a-d)。结果:合成的化合物及中间体经核磁共振氢谱与质谱进行了结构鉴定,表明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用于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衍生物的制备。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7 ]
  • 6-取代嘌呤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类抗HBV前药的合成

    傅胜;张顺;李零;刘香;傅晓钟;董永喜;

    目的:合成具有较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与较高口服吸收性的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衍生物(8a-d)。方法:以2-氯乙醇为原料,通过与多聚甲醛-氯化氢作用形成2-氯乙基-氯甲基醚,后者与亚磷酸三乙酯缩合形成2-氯乙氧甲基膦酸二乙酯,再与2-氨基-6-氯嘌呤缩合得到2-氨基-6-氯-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嘌呤,所得产物分别与环丙胺或4-甲氧基苯硫酚缩合得到2-氨基-6-环丙胺基/(4-甲氧苯硫基)-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嘌呤,再经三甲基溴硅烷脱去膦乙酯,得到6-取代嘌呤非环核苷膦酸,后者与N Boc L-氨基酸溴酯缩合,并经乙酰氯/甲醇体系脱去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8a-d)。结果:合成的化合物及中间体经核磁共振氢谱与质谱进行了结构鉴定,表明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用于非环核苷膦酸双L-氨基酸酯衍生物的制备。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7 ]
  • 银杏提取物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和心肌P-S及NOS表达的影响

    张蓓;秦际德;刘兴德;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GB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家兔心功能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中P-选择素(P-S)、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GBE干预组(GBE组),记录各组家兔I/R 180 min时的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最大收缩-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用RT-PCR技术检测P-S、NOS。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LVSP和±dp/dtmax显著降低,LVEDP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GBE组LVSP和±dp/dtmax显著增高,LVEDP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GBE心肌血管内皮细胞P-S表达显著减少,而NOS表达显著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能够改善心肌I/R家兔的心功能,这可能与下调血管内皮细胞P-S的表达、上调NOS的表达有关。

    2013年01期 v.38;No.160 16-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1 ]
  • 银杏提取物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和心肌P-S及NOS表达的影响

    张蓓;秦际德;刘兴德;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GB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家兔心功能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中P-选择素(P-S)、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GBE干预组(GBE组),记录各组家兔I/R 180 min时的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最大收缩-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用RT-PCR技术检测P-S、NOS。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LVSP和±dp/dtmax显著降低,LVEDP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GBE组LVSP和±dp/dtmax显著增高,LVEDP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GBE心肌血管内皮细胞P-S表达显著减少,而NOS表达显著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能够改善心肌I/R家兔的心功能,这可能与下调血管内皮细胞P-S的表达、上调NOS的表达有关。

    2013年01期 v.38;No.160 16-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1 ]
  • 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miR-141表达的变化

    洪琴;张成俊;谢汝佳;韩冰;杨婷;杨勤;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家族成员中微小RNA-141(miR-141)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组。皮下注射60%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4周、8周末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iR-14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不同时间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病理学观察发现造模4周大鼠肝脏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多,且随时间增长纤维化病变逐步加重,在肝纤维化8周组大鼠肝脏中有明显假小叶形成。Real time-PCR结果显示,大鼠肝脏miR-141水平肝纤维化4周组较相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纤维化8周组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及肝纤维化4周组(P<0.01)。结论:研究表明CCl4诱导大鼠肝脏miR-141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肝脏miR-14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了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2013年01期 v.38;No.16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5 ]
  • 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miR-141表达的变化

    洪琴;张成俊;谢汝佳;韩冰;杨婷;杨勤;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家族成员中微小RNA-141(miR-141)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组。皮下注射60%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4周、8周末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iR-14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不同时间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病理学观察发现造模4周大鼠肝脏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多,且随时间增长纤维化病变逐步加重,在肝纤维化8周组大鼠肝脏中有明显假小叶形成。Real time-PCR结果显示,大鼠肝脏miR-141水平肝纤维化4周组较相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纤维化8周组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及肝纤维化4周组(P<0.01)。结论:研究表明CCl4诱导大鼠肝脏miR-141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肝脏miR-141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参与了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2013年01期 v.38;No.16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5 ]
  • 免疫磁珠法分离preS1结合蛋白

    杨丽;王良宏;潘卫;李兴;杨国珍;

    目的:用免疫磁珠分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膜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肽段结合的蛋白,建立快速分离膜受体蛋白的方法。方法:提取HepG2细胞膜蛋白,以生物素标记的preS1肽段为钓饵,与提取的膜蛋白4℃孵育过夜,加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磁珠,洗涤磁珠后收集结合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结合蛋白。结果:用磁珠的方法所收集到的结合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出了多条条带,比较明显的45~97 ku有9条,>97 ku处有5条,<20 ku处有2条。结论: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法可有效的获得HepG2细胞膜上preS1肽段的结合蛋白。

    2013年01期 v.38;No.16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8 ]
  • 免疫磁珠法分离preS1结合蛋白

    杨丽;王良宏;潘卫;李兴;杨国珍;

    目的:用免疫磁珠分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膜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肽段结合的蛋白,建立快速分离膜受体蛋白的方法。方法:提取HepG2细胞膜蛋白,以生物素标记的preS1肽段为钓饵,与提取的膜蛋白4℃孵育过夜,加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磁珠,洗涤磁珠后收集结合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结合蛋白。结果:用磁珠的方法所收集到的结合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出了多条条带,比较明显的45~97 ku有9条,>97 ku处有5条,<20 ku处有2条。结论: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法可有效的获得HepG2细胞膜上preS1肽段的结合蛋白。

    2013年01期 v.38;No.16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8 ]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红素氧合酶和Th细胞的影响

    刘大男;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1/CO)系统、1型-2型辅助性T细胞(Thl/Th2)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的影响。方法:20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l/Th2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HO-1、CO浓度及血脂等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hl频率、IFN-γ、IL-2水平显著下降,而HO-1、CO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h2(IL-4)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既能调节ACS患者Thl/Th2分化失衡,又能促进HO-1/CO系统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等心血管保护作用。

    2013年01期 v.38;No.160 27-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红素氧合酶和Th细胞的影响

    刘大男;吴立荣;方颖;刘兴德;李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1/CO)系统、1型-2型辅助性T细胞(Thl/Th2)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的影响。方法:20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l/Th2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HO-1、CO浓度及血脂等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hl频率、IFN-γ、IL-2水平显著下降,而HO-1、CO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h2(IL-4)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既能调节ACS患者Thl/Th2分化失衡,又能促进HO-1/CO系统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等心血管保护作用。

    2013年01期 v.38;No.160 27-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 京尼平对肾癌细胞解偶联蛋白2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

    王楠;谷江;张永春;杨永安;朱致晖;杨清滔;沈俊;祝庆亮;

    目的:探讨京尼平对肾癌细胞株(GRC-1)的作用及对解偶联蛋白2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京尼平干预GRC-1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RT-PCR法检测UCP2 mR-NA表达水平;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提取线粒体,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的变化,间接反映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结果:随着京尼平剂量的增高,GRC-1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京尼平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UCP2的表达下调,UCP2 mRNA在高剂量京尼平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中、高剂量组线粒体内ATP含量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显著提高(P<0.001)。结论:京尼平可明显抑制肾癌细胞株的增殖,降低UCP2表达水平并对线粒体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2013年01期 v.38;No.16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8 ]
  • 京尼平对肾癌细胞解偶联蛋白2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

    王楠;谷江;张永春;杨永安;朱致晖;杨清滔;沈俊;祝庆亮;

    目的:探讨京尼平对肾癌细胞株(GRC-1)的作用及对解偶联蛋白2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京尼平干预GRC-1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RT-PCR法检测UCP2 mR-NA表达水平;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提取线粒体,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的变化,间接反映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结果:随着京尼平剂量的增高,GRC-1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京尼平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UCP2的表达下调,UCP2 mRNA在高剂量京尼平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中、高剂量组线粒体内ATP含量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显著提高(P<0.001)。结论:京尼平可明显抑制肾癌细胞株的增殖,降低UCP2表达水平并对线粒体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2013年01期 v.38;No.16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8 ]
  •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调查

    赵松华;兰子尧;陈桂华;李忻;姚鸣;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方法:采用2006年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采用WHO推荐的标准对贫血状况进行判断,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1.26%,低体重率为17.56%,消瘦率为6.19%,贫血率为35.66%。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不容乐观,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2013年01期 v.38;No.16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45 ]
  •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调查

    赵松华;兰子尧;陈桂华;李忻;姚鸣;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方法:采用2006年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采用WHO推荐的标准对贫血状况进行判断,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1.26%,低体重率为17.56%,消瘦率为6.19%,贫血率为35.66%。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不容乐观,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2013年01期 v.38;No.16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45 ]
  • 贵阳市460例1~3岁幼儿气质特点分析

    王静静;邓冰;

    目的:探讨1~3岁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维度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arey和McDevitt等人设计,经张劲松等人修订的幼儿气质问卷对在贵阳市儿童医院保健科体检的460名1~3岁幼儿进行气质测评,分别按年龄、性别进行分析。结果:幼儿的气质类型构成比为:易养型50.23%,中间偏易养型22.6%,中间偏难养型15.87%,难养型10.43%,启动缓慢型0.87%。幼儿气质类型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幼儿气质维度性别上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3岁婴幼儿气质类型在性别及年龄上无明显差异,且以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为主。

    2013年01期 v.38;No.16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78 ]
  • 贵阳市460例1~3岁幼儿气质特点分析

    王静静;邓冰;

    目的:探讨1~3岁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维度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arey和McDevitt等人设计,经张劲松等人修订的幼儿气质问卷对在贵阳市儿童医院保健科体检的460名1~3岁幼儿进行气质测评,分别按年龄、性别进行分析。结果:幼儿的气质类型构成比为:易养型50.23%,中间偏易养型22.6%,中间偏难养型15.87%,难养型10.43%,启动缓慢型0.87%。幼儿气质类型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幼儿气质维度性别上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3岁婴幼儿气质类型在性别及年龄上无明显差异,且以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为主。

    2013年01期 v.38;No.16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78 ]
  • 红景天预处理拮抗肝叶切除患者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卿德科;余少明;罗丁;

    目的:观察红景天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4例拟行肝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和红景天组(B组),B组大珠红景天胶囊连续口服5 d,最后一次于术前30 min以大珠红景天注射液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入,A组静脉滴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肝门阻断再灌注1h、再灌注6 h及再灌注24 h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丙二醛(MDA)水平,并于再灌注1 h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A组和B组ALT再灌注1 h,再灌注6 h及再灌注24 h 3个时相点均升高,再灌注6 h达到峰值,但B组升高幅度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3个时相点也升高,于再灌注6 h达到高峰并与ALT一致;MDA 3个时相点B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1 h肝组织损害B组较A组减轻。结论:红景天预处理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13年01期 v.38;No.160 41-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2 ]
  • 红景天预处理拮抗肝叶切除患者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卿德科;余少明;罗丁;

    目的:观察红景天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4例拟行肝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和红景天组(B组),B组大珠红景天胶囊连续口服5 d,最后一次于术前30 min以大珠红景天注射液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入,A组静脉滴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肝门阻断再灌注1h、再灌注6 h及再灌注24 h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丙二醛(MDA)水平,并于再灌注1 h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A组和B组ALT再灌注1 h,再灌注6 h及再灌注24 h 3个时相点均升高,再灌注6 h达到峰值,但B组升高幅度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3个时相点也升高,于再灌注6 h达到高峰并与ALT一致;MDA 3个时相点B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1 h肝组织损害B组较A组减轻。结论:红景天预处理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13年01期 v.38;No.160 41-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2 ]
  •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及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冯辉;沈桂权;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技术在胶质瘤术前分级及胶质瘤与脑转移瘤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颅内肿瘤患者50例,使用1.5 T MR成像系统对所有患者行常规MR及ASL扫描。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相对血流量(rTBF)低于高级别胶质瘤,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的rTBF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转移瘤的rTBF与高级别胶质瘤的rTBF相近,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L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及胶质瘤与脑转移瘤术前鉴别诊断。

    2013年01期 v.38;No.160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48 ]
  •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及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冯辉;沈桂权;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技术在胶质瘤术前分级及胶质瘤与脑转移瘤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颅内肿瘤患者50例,使用1.5 T MR成像系统对所有患者行常规MR及ASL扫描。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相对血流量(rTBF)低于高级别胶质瘤,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的rTBF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转移瘤的rTBF与高级别胶质瘤的rTBF相近,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L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及胶质瘤与脑转移瘤术前鉴别诊断。

    2013年01期 v.38;No.160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48 ]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LF4、p21、p53、APC和CyclinD-1的表达

    周姝雯;黄翠萍;黄德妤;黄代勇;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LF4、p21、p53、APC及CyclinD-1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或无淋巴结转移者)及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或纤维腺瘤)中KLF4、p21、p53、APC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KLF4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不同年龄依次递增(P<0.05),p21表达率随淋巴结转移和APC表达率随TNM分期依次递增(P<0.05);(2)KLF4与p21表达呈正相关(P<0.01);(3)KLF4、p53、p21、Cyclin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P<0.05),而APC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内KLF4、p21、APC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2013年01期 v.38;No.160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1 ]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LF4、p21、p53、APC和CyclinD-1的表达

    周姝雯;黄翠萍;黄德妤;黄代勇;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LF4、p21、p53、APC及CyclinD-1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或无淋巴结转移者)及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或纤维腺瘤)中KLF4、p21、p53、APC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KLF4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不同年龄依次递增(P<0.05),p21表达率随淋巴结转移和APC表达率随TNM分期依次递增(P<0.05);(2)KLF4与p21表达呈正相关(P<0.01);(3)KLF4、p53、p21、Cyclin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P<0.05),而APC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内KLF4、p21、APC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2013年01期 v.38;No.160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1 ]
  • 1250名儿童孤独感现况调查

    戴佳芮;邓冰;

    目的:了解儿童主观孤独感的实际状况,为有针对的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 250名3~5年级在校儿童进行儿童孤独量表问卷调查,获得儿童孤独感情况以及性别、年级、父母有无职业等相关信息。结果:9~12岁儿童孤独量表总分为25.65±9.79,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儿童孤独量表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也会造成儿童的孤独感(P<0.01)。结论:有13.84%的儿童所体验到的主观孤独感较高,应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

    2013年01期 v.38;No.16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79 ]
  • 1250名儿童孤独感现况调查

    戴佳芮;邓冰;

    目的:了解儿童主观孤独感的实际状况,为有针对的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 250名3~5年级在校儿童进行儿童孤独量表问卷调查,获得儿童孤独感情况以及性别、年级、父母有无职业等相关信息。结果:9~12岁儿童孤独量表总分为25.65±9.79,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儿童孤独量表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也会造成儿童的孤独感(P<0.01)。结论:有13.84%的儿童所体验到的主观孤独感较高,应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

    2013年01期 v.38;No.16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79 ]
  • 贵州省中学生情绪行为及人格特质状况调查

    李莎莎;邓冰;

    目的:了解贵州省中学生情绪行为及人格特质状况。方法:采用长处、困难问卷(SD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贵州省各地区14所中学的2 89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所得分数与上海常模进行比较,并按性别及年级分别进行比较。结果:SDQ与EPQ得分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本地中学生SDQ各困难因子得分高于上海常模,SDQ各因子与人格特质各维度大多有相关性。结论: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01期 v.38;No.160 58-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24 ]
  • 贵州省中学生情绪行为及人格特质状况调查

    李莎莎;邓冰;

    目的:了解贵州省中学生情绪行为及人格特质状况。方法:采用长处、困难问卷(SD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贵州省各地区14所中学的2 89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所得分数与上海常模进行比较,并按性别及年级分别进行比较。结果:SDQ与EPQ得分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本地中学生SDQ各困难因子得分高于上海常模,SDQ各因子与人格特质各维度大多有相关性。结论: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01期 v.38;No.160 58-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24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市售酒中糠醛的含量

    龙光明;裘璐;梁妍;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市售酒中糠醛的含量。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6种市售酒中的糠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糠醛在10.01~50.05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88 3,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2.89%(n=6),6种市售酒中糠醛的平均含量为24.09~49.75 mg/L。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市售酒中糠醛的含量测定。

    2013年01期 v.38;No.16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08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市售酒中糠醛的含量

    龙光明;裘璐;梁妍;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市售酒中糠醛的含量。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6种市售酒中的糠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糠醛在10.01~50.05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88 3,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2.89%(n=6),6种市售酒中糠醛的平均含量为24.09~49.75 mg/L。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市售酒中糠醛的含量测定。

    2013年01期 v.38;No.16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08 ]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B_(100)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肖帮惠;李红;时立新;张巧;徐淑静;彭年春;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患者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ApoB100水平,了解ApoB100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无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测定ApoB100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ApoB100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根据患者伴发的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分为1~3组,并对组间ApoB100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ApoB100水平比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ApoB100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ApoB100水平随着伴发的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ApoB100水平与腰围、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呈负相关(P<0.01),与血压、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B100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2013年01期 v.38;No.160 64-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9 ]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B_(100)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肖帮惠;李红;时立新;张巧;徐淑静;彭年春;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患者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ApoB100水平,了解ApoB100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无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测定ApoB100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ApoB100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根据患者伴发的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分为1~3组,并对组间ApoB100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ApoB100水平比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ApoB100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ApoB100水平随着伴发的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ApoB100水平与腰围、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呈负相关(P<0.01),与血压、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B100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2013年01期 v.38;No.160 64-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9 ]
  • 2010-2011年贵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国家级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付金玉;邓冰;周健;秦鸥;李劲;

    目的:了解本地区吸毒人群一般人口学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情况以及HIV感染情况,为行为干预工作提供针对性措施。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一般人口学信息、血清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进行监测。结果:2011年女性在吸毒人群中的比例有所上升,同居比例上升。2010年HIV阳性率为1.5%,2011年HIV检出率为1.0%。结论:2011年吸毒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上升,在强制戒毒所期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上升。提示以后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和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

    2013年01期 v.38;No.16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7 ]
  • 2010-2011年贵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国家级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付金玉;邓冰;周健;秦鸥;李劲;

    目的:了解本地区吸毒人群一般人口学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情况以及HIV感染情况,为行为干预工作提供针对性措施。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一般人口学信息、血清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进行监测。结果:2011年女性在吸毒人群中的比例有所上升,同居比例上升。2010年HIV阳性率为1.5%,2011年HIV检出率为1.0%。结论:2011年吸毒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上升,在强制戒毒所期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上升。提示以后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和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

    2013年01期 v.38;No.16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7 ]
  • 黔南地区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王黎明;邓冰;黄盛芳;莫承燕;罗盛娟;

    目的:分析黔南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生殖道感染疾病种类、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地区1 689名妇女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自愿并符合条件的624名妇女进行妇科检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 689名病史询问的妇女有1 255名自诉在过去1年中有生殖道感染症状,占74.3%;624名被检查的妇女中有252名患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为40.4%。结论:黔南地区都匀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种类多。

    2013年01期 v.38;No.16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2 ]
  • 黔南地区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王黎明;邓冰;黄盛芳;莫承燕;罗盛娟;

    目的:分析黔南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生殖道感染疾病种类、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地区1 689名妇女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自愿并符合条件的624名妇女进行妇科检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 689名病史询问的妇女有1 255名自诉在过去1年中有生殖道感染症状,占74.3%;624名被检查的妇女中有252名患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为40.4%。结论:黔南地区都匀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种类多。

    2013年01期 v.38;No.16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2 ]

文摘

  • 灯盏乙素对痴呆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尼古丁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

    郭莉莉;王永林;黄勇;官志忠;

    <正>目的:观察灯盏乙素对痴呆模型大鼠乙酰胆碱尼古丁受体(nAChR)亚单位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学习记忆损伤模型组(6只)、灯盏乙素处理组(10只)和脑复康处理组(10只)。用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

    2013年01期 v.38;No.1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 ]
  • 灯盏乙素对痴呆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尼古丁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

    郭莉莉;王永林;黄勇;官志忠;

    <正>目的:观察灯盏乙素对痴呆模型大鼠乙酰胆碱尼古丁受体(nAChR)亚单位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学习记忆损伤模型组(6只)、灯盏乙素处理组(10只)和脑复康处理组(10只)。用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

    2013年01期 v.38;No.1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 ]

研究简报

  • 宫颈癌淋巴结内细胞角蛋白与抗上皮膜抗原检测的意义

    杨云成;李笑云;罗菊玉;胡友瑞;杨晓琼;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阴性者有无微转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结内有无细胞角蛋白与抗上皮膜抗原。结果:187个阴性淋巴中1个淋巴结内细胞角蛋白与上皮膜抗原均阳性,为微转移。结论:常规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确实存在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提高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2013年01期 v.38;No.160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宫颈癌淋巴结内细胞角蛋白与抗上皮膜抗原检测的意义

    杨云成;李笑云;罗菊玉;胡友瑞;杨晓琼;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阴性者有无微转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结内有无细胞角蛋白与抗上皮膜抗原。结果:187个阴性淋巴中1个淋巴结内细胞角蛋白与上皮膜抗原均阳性,为微转移。结论:常规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确实存在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提高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2013年01期 v.38;No.160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扫描电镜下氟化物喂养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形态

    孔祥林;刘鲜林;常傲霜;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和氟化物喂养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形态,了解两者毛细胞的形态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取正常大鼠和添加氟化物饲料喂养180 d的大鼠各2只,处死后取出耳蜗经制样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耳蜗基底毛细胞差异。结果:正常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排成4排,内毛细胞排成1排,静纤毛呈"一"字型;外毛细胞排成3排,静纤毛呈"V"字型,毛细胞排列整齐、规则;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出现排列不整齐、静纤毛形态不规则的现象,外毛细胞静纤毛呈柱状或不规则的团块状,静纤毛排列有缺失。结论: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但大鼠听力是否受到损害还有待证实。

    2013年01期 v.38;No.16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0 ]
  • 扫描电镜下氟化物喂养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形态

    孔祥林;刘鲜林;常傲霜;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和氟化物喂养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形态,了解两者毛细胞的形态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取正常大鼠和添加氟化物饲料喂养180 d的大鼠各2只,处死后取出耳蜗经制样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耳蜗基底毛细胞差异。结果:正常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排成4排,内毛细胞排成1排,静纤毛呈"一"字型;外毛细胞排成3排,静纤毛呈"V"字型,毛细胞排列整齐、规则;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出现排列不整齐、静纤毛形态不规则的现象,外毛细胞静纤毛呈柱状或不规则的团块状,静纤毛排列有缺失。结论: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但大鼠听力是否受到损害还有待证实。

    2013年01期 v.38;No.16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0 ]
  • 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治疗

    杨磊落;李青;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术后脑脊液漏(CSFL)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192例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手术中脑脊液漏病例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结果:192例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脑脊液漏11例,发生率5.73%,术中医原性硬脊膜损伤者术后CSFL发生率高于术中无硬脊膜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CSFL后采取综合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术中医原性硬脊膜损伤将增加术后CSFL的风险。

    2013年01期 v.38;No.160 79-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7 ]
  • 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治疗

    杨磊落;李青;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术后脑脊液漏(CSFL)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192例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手术中脑脊液漏病例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结果:192例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脑脊液漏11例,发生率5.73%,术中医原性硬脊膜损伤者术后CSFL发生率高于术中无硬脊膜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CSFL后采取综合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胸腰段骨折前外侧入路术中医原性硬脊膜损伤将增加术后CSFL的风险。

    2013年01期 v.38;No.160 79-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7 ]
  • 腔镜电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

    汪玉莲;余方;王丽群;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CIN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TCRC治疗,对照组予LE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出血超过月经量发生率、宫颈狭窄发生率、创面感染率、手术残留、治愈率及持续存在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CRC与LEEP治疗方法均为CIN的有效治疗方法,但TCRC在术中止血方面显著优于LEEP。

    2013年01期 v.38;No.16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 ]
  • 腔镜电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

    汪玉莲;余方;王丽群;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CIN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TCRC治疗,对照组予LE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出血超过月经量发生率、宫颈狭窄发生率、创面感染率、手术残留、治愈率及持续存在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CRC与LEEP治疗方法均为CIN的有效治疗方法,但TCRC在术中止血方面显著优于LEEP。

    2013年01期 v.38;No.16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 ]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廖国强;王志远;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130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THP)进行膀胱灌注,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观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全身反应;尿频、尿痛及血尿的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后THP早期膀胱灌注肿瘤复发率低。

    2013年01期 v.38;No.160 84-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47 ]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廖国强;王志远;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130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THP)进行膀胱灌注,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观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全身反应;尿频、尿痛及血尿的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后THP早期膀胱灌注肿瘤复发率低。

    2013年01期 v.38;No.160 84-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47 ]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代赤敏;徐生敏;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优越性。方法:行阴式子宫切除术27例患者为治疗组,同期抽取27例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恢复情况,阴式组明显优于开腹组,切口愈合佳,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2013年01期 v.38;No.16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 ]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代赤敏;徐生敏;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优越性。方法:行阴式子宫切除术27例患者为治疗组,同期抽取27例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恢复情况,阴式组明显优于开腹组,切口愈合佳,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2013年01期 v.38;No.16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 ]
  • 41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分析

    许良璧;谭庆华;后冬梅;王宇锦;车筑平;

    目的:了解贵州省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TMN分期情况。方法:选取2004-2010年经本院胃镜及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415例,记录临床及病理特征;其中90例患者在本院进行食管癌外科手术,将其与食管癌TMN分期标准进行比较。结果:(1)男女比例8.2∶1,60~69岁年龄组的发病人数最多(占40.5%),各年中食管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癌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0年最高,而2004-2009年食管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鳞癌405例(97.6%),腺癌10例(2.4%);食管癌部位分布下段>中段>上段>颈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15例患者中有90例在本院进行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将其与新分期全球食管癌协作组(WECC)病例进行对照,在T、N、G、L分期有显著不同(P<0.05)。结论:我省食管癌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发病部位以食管下段为主,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就诊普遍较晚。

    2013年01期 v.38;No.16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1 ]
  • 41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分析

    许良璧;谭庆华;后冬梅;王宇锦;车筑平;

    目的:了解贵州省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TMN分期情况。方法:选取2004-2010年经本院胃镜及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415例,记录临床及病理特征;其中90例患者在本院进行食管癌外科手术,将其与食管癌TMN分期标准进行比较。结果:(1)男女比例8.2∶1,60~69岁年龄组的发病人数最多(占40.5%),各年中食管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癌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0年最高,而2004-2009年食管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鳞癌405例(97.6%),腺癌10例(2.4%);食管癌部位分布下段>中段>上段>颈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15例患者中有90例在本院进行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将其与新分期全球食管癌协作组(WECC)病例进行对照,在T、N、G、L分期有显著不同(P<0.05)。结论:我省食管癌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发病部位以食管下段为主,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就诊普遍较晚。

    2013年01期 v.38;No.16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1 ]
  •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

    曾光;刘修恒;杜然;姜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的患者104例,观察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4例均取得成功,无1例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20 min。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腹膜破裂2例,术后皮下气肿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无内脏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6~9 d。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肿瘤复发。59例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3个月内血钾恢复正常。高血压患者中47例术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11例需继续服用降压药。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体重逐渐恢复并接近正常,皮肤紫纹明显减轻。结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是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3年01期 v.38;No.160 92-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 ]
  •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

    曾光;刘修恒;杜然;姜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的患者104例,观察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4例均取得成功,无1例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20 min。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腹膜破裂2例,术后皮下气肿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无内脏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6~9 d。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肿瘤复发。59例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3个月内血钾恢复正常。高血压患者中47例术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11例需继续服用降压药。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体重逐渐恢复并接近正常,皮肤紫纹明显减轻。结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是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3年01期 v.38;No.160 92-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 ]
  • 异嗜性抗体对化学发光检测结果的影响

    王焰;黄晓雪;马莉;周袁园;何妮;

    目的:了解人抗鼠抗体(HAMA)对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技术对3例患者进行肿瘤相关抗原检测,比较3例血清样本未用鼠血清处理前及用鼠血清处理后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用鼠血清处理前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反应,用鼠血清处理后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HAMA与试剂中的动物蛋白反应,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使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因此必须采用鼠血清处理。

    2013年01期 v.38;No.16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532 ]
  • 异嗜性抗体对化学发光检测结果的影响

    王焰;黄晓雪;马莉;周袁园;何妮;

    目的:了解人抗鼠抗体(HAMA)对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技术对3例患者进行肿瘤相关抗原检测,比较3例血清样本未用鼠血清处理前及用鼠血清处理后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用鼠血清处理前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反应,用鼠血清处理后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HAMA与试剂中的动物蛋白反应,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使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因此必须采用鼠血清处理。

    2013年01期 v.38;No.16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532 ]
  •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52例病因分析

    周颖;周力;陈晓琴;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方法:52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肝功能、肝炎全套指标检查,行CT及胃镜检查,分析其病因。结果:52例患者门脉高压病因如下:布加综合征8例(27.6%),区域性门脉高压7例(24.1%),门静脉海绵样变性6例(20.7%),特发性门脉高压6例(20.7%),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1例(3.4%),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4例(46.2%)。全部患者均有脾大,其中26例合并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1例(37.9%)行手术治疗。结论:布加综合征、区域性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特发性门脉高压、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均是引起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临床上应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2013年01期 v.38;No.160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7 ]
  •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52例病因分析

    周颖;周力;陈晓琴;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方法:52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肝功能、肝炎全套指标检查,行CT及胃镜检查,分析其病因。结果:52例患者门脉高压病因如下:布加综合征8例(27.6%),区域性门脉高压7例(24.1%),门静脉海绵样变性6例(20.7%),特发性门脉高压6例(20.7%),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1例(3.4%),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4例(46.2%)。全部患者均有脾大,其中26例合并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1例(37.9%)行手术治疗。结论:布加综合征、区域性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特发性门脉高压、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均是引起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临床上应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2013年01期 v.38;No.160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7 ]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袁安;杨静;马惠杰;张娣;廖凯;沈平;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并发症。方法:对9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随访6月~3年,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15例(15.6%),其中义眼台暴露者11例(11.5%),义眼台移位、义眼台慢性感染、结膜肉芽肿、眼眶凹陷各1例(1.0%)。结论:球形内联多孔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种植术后主要并发症是义眼台暴露,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方式的选择尤其重要,Ⅰ期种植应尽量采取保留自体巩膜的方式,同时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2013年01期 v.38;No.16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4 ]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袁安;杨静;马惠杰;张娣;廖凯;沈平;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并发症。方法:对9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随访6月~3年,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15例(15.6%),其中义眼台暴露者11例(11.5%),义眼台移位、义眼台慢性感染、结膜肉芽肿、眼眶凹陷各1例(1.0%)。结论:球形内联多孔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种植术后主要并发症是义眼台暴露,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方式的选择尤其重要,Ⅰ期种植应尽量采取保留自体巩膜的方式,同时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2013年01期 v.38;No.16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4 ]
  • 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陈萍;杨艳;张婉婷;

    目的:对比分析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的不合理情况,为规范处方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处方点评标准,调查点评手写处方1 800张,电子处方15 697张,采集处方的不合理数据,用Excel软件分析比较2种处方的不合理差异。结果:手写处方的不合理率为62.22‰,电子处方为50.39‰,电子处方的不合理率比手写处方低11.83‰。手写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居首位,占38.89‰;其次是用药不合适,占20.55‰;再次是超常处方,占2.78‰。电子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居首位,占48.03‰;其次是不规范处方,占1.85‰;再次是超常处方,占0.51‰。结论:应重视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的管理,对手写处方应强化规范性点评,对电子处方应提高不适宜用药的干预力度。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2-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0 ]
  • 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陈萍;杨艳;张婉婷;

    目的:对比分析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的不合理情况,为规范处方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处方点评标准,调查点评手写处方1 800张,电子处方15 697张,采集处方的不合理数据,用Excel软件分析比较2种处方的不合理差异。结果:手写处方的不合理率为62.22‰,电子处方为50.39‰,电子处方的不合理率比手写处方低11.83‰。手写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居首位,占38.89‰;其次是用药不合适,占20.55‰;再次是超常处方,占2.78‰。电子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居首位,占48.03‰;其次是不规范处方,占1.85‰;再次是超常处方,占0.51‰。结论:应重视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的管理,对手写处方应强化规范性点评,对电子处方应提高不适宜用药的干预力度。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2-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0 ]

教学法研究

  •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试卷及考试成绩分析

    蔡毅媛;宋沈超;刘海燕;包美玲;李军;王荣;何江;张爱华;

    目的:通过对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试卷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了解试卷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抽取二本的A、D班和三本的F班《预防医学》期末试卷进行分析。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试卷结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卷信度指标α=0.705,F=2221.129,P<0.001,试卷信度高,可靠性好。试题总体难度和区分度较好(P=0.66,D=0.28),但其中单选题和判断题难度和区分度偏小。A、D、F 3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0.08±9.22,70.77±9.17和59.75±10.15,A、D班成绩优于F班。二本统招班学生成绩优于三本统招班学生成绩。结论:本套试卷的总体质量较高,但部分题型的难度和区分度不理想。应更加注重应用型知识的考查,增加分析题和综合应用题所占比例;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三本统招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4 ]
  •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试卷及考试成绩分析

    蔡毅媛;宋沈超;刘海燕;包美玲;李军;王荣;何江;张爱华;

    目的:通过对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试卷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了解试卷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抽取二本的A、D班和三本的F班《预防医学》期末试卷进行分析。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试卷结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卷信度指标α=0.705,F=2221.129,P<0.001,试卷信度高,可靠性好。试题总体难度和区分度较好(P=0.66,D=0.28),但其中单选题和判断题难度和区分度偏小。A、D、F 3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0.08±9.22,70.77±9.17和59.75±10.15,A、D班成绩优于F班。二本统招班学生成绩优于三本统招班学生成绩。结论:本套试卷的总体质量较高,但部分题型的难度和区分度不理想。应更加注重应用型知识的考查,增加分析题和综合应用题所占比例;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三本统招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4 ]

个案报道

  • 一期手术治疗主动脉弓中断1例

    彭万富;吴观生;胡选义;杨思远;李学军;

    <正>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是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先天性主动脉弓的畸形,发生率占新生儿的666/100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IAA自然存活时间短,发病早,病情重,合并畸形复杂,病死率高,约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一期手术治疗主动脉弓中断1例

    彭万富;吴观生;胡选义;杨思远;李学军;

    <正>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是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先天性主动脉弓的畸形,发生率占新生儿的666/100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IAA自然存活时间短,发病早,病情重,合并畸形复杂,病死率高,约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阴道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

    王厚梅;肖子文;

    <正>阴道恶性肿瘤较少见,约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1%,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其组织类型较多,阴道肉瘤为其中一种,其发病率罕见。恶性施万细胞肉瘤属于阴道肉瘤,临床上极其少见,其主要临床症状是无痛性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加,早期肿瘤体检可发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6 ]
  • 阴道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

    王厚梅;肖子文;

    <正>阴道恶性肿瘤较少见,约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1%,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其组织类型较多,阴道肉瘤为其中一种,其发病率罕见。恶性施万细胞肉瘤属于阴道肉瘤,临床上极其少见,其主要临床症状是无痛性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加,早期肿瘤体检可发

    2013年01期 v.38;No.16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6 ]

  • 《贵阳医学院学报》稿约

    <正>《贵阳医学院学报》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登载论著、研究简报、教学法研究、医学方法和技术、护理学和个案报道等医药卫生类文章。1投稿要求

    2013年01期 v.38;No.16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 《贵阳医学院学报》稿约

    <正>《贵阳医学院学报》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登载论著、研究简报、教学法研究、医学方法和技术、护理学和个案报道等医药卫生类文章。1投稿要求

    2013年01期 v.38;No.16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 一条参考文献3处著录差错

    <正>问"万卜仿.对品牌期刊网站建设的思考[J].中国编辑:报刊廊,2005,(6):42—44"的著录正确吗?答依据GB/T 7714—2005,这条文献的著录存在如下3处差错:1)"中国编辑:报刊廊"应为"中国编辑"。《报刊廊》是《中国编辑》杂志的一个栏目,无须著录。2)"2005,(6)"应为"2005(6)"。按照标志符号前置规则,"(期)"与其前面的著录要素相连接时不加标志

    2013年01期 v.38;No.160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一条参考文献3处著录差错

    <正>问"万卜仿.对品牌期刊网站建设的思考[J].中国编辑:报刊廊,2005,(6):42—44"的著录正确吗?答依据GB/T 7714—2005,这条文献的著录存在如下3处差错:1)"中国编辑:报刊廊"应为"中国编辑"。《报刊廊》是《中国编辑》杂志的一个栏目,无须著录。2)"2005,(6)"应为"2005(6)"。按照标志符号前置规则,"(期)"与其前面的著录要素相连接时不加标志

    2013年01期 v.38;No.160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注意正确使用“百分点”

    <正>百分点(1百分点=1%)的使用现在越来越多,但不少媒体用错了。例如某期刊中说:"2007年产量为100万t,2008年达112万t,增加了12个百分点。"百分点是一个新的基础数学概念,它只用于比较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的数值的增减,例如个人存款的年利

    2013年01期 v.38;No.16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注意正确使用“百分点”

    <正>百分点(1百分点=1%)的使用现在越来越多,但不少媒体用错了。例如某期刊中说:"2007年产量为100万t,2008年达112万t,增加了12个百分点。"百分点是一个新的基础数学概念,它只用于比较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的数值的增减,例如个人存款的年利

    2013年01期 v.38;No.16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下载本期数据

访问量:2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