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红;易亮;陈冷昕;陈腾祥;王旭东;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及在血清饥饿状态下细胞存活力的影响。方法:以MCF-7乳腺癌细胞为模型,采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乳腺癌周期蛋白与表达、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台盼蓝染色及细胞计数法测算细胞存活力。结果:雌激素(10 nmol/L)处理可引起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E的过度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增高56.42%(P<0.05);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雌激素能减少乳腺癌细胞死亡,增强细胞的存活力,与对照组比较,72 h细胞存活率增高19.86%(P<0.05)。结论:雌激素能显著上调周期蛋白E的蛋白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血清饥饿的抵抗力。
2011年06期 v.36;No.153 551-553+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7 ] - 刘晓红;易亮;陈冷昕;陈腾祥;王旭东;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及在血清饥饿状态下细胞存活力的影响。方法:以MCF-7乳腺癌细胞为模型,采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乳腺癌周期蛋白与表达、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台盼蓝染色及细胞计数法测算细胞存活力。结果:雌激素(10 nmol/L)处理可引起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E的过度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增高56.42%(P<0.05);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雌激素能减少乳腺癌细胞死亡,增强细胞的存活力,与对照组比较,72 h细胞存活率增高19.86%(P<0.05)。结论:雌激素能显著上调周期蛋白E的蛋白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血清饥饿的抵抗力。
2011年06期 v.36;No.153 551-553+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7 ] - 朱燕;杨英捷;宋鸿碧;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浸润癌患者中的感染状态。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及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DNA 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gene chip technique,HybriMax)检测30例CIN和3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的HPV16型感染状态。结果:IHC技术中63例患者HPV16总感染率为34.92%(22/63),CIN33.33%(10/30),宫颈浸润癌36.36%(12/33);HybriMax技术中63例患者HPV16总感染率为28.57%(18/63),CIN 23.33%(7/30),宫颈浸润癌33.33%(11/33)。结论:本组资料的CIN和宫颈浸润癌HPV16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的相关报道,提示CIN和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
2011年06期 v.36;No.153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 ] - 朱燕;杨英捷;宋鸿碧;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浸润癌患者中的感染状态。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及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DNA 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gene chip technique,HybriMax)检测30例CIN和3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的HPV16型感染状态。结果:IHC技术中63例患者HPV16总感染率为34.92%(22/63),CIN33.33%(10/30),宫颈浸润癌36.36%(12/33);HybriMax技术中63例患者HPV16总感染率为28.57%(18/63),CIN 23.33%(7/30),宫颈浸润癌33.33%(11/33)。结论:本组资料的CIN和宫颈浸润癌HPV16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的相关报道,提示CIN和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
2011年06期 v.36;No.153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 ] - 庞秀清;郑林;刘童;王爱民;王永林;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丹参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法处理丹参药材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的含量,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含量。结果:各批次丹参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均合格。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准确、简便、快速,能用于丹参药材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2011年06期 v.36;No.153 558-560+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525 ] - 庞秀清;郑林;刘童;王爱民;王永林;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丹参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法处理丹参药材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的含量,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含量。结果:各批次丹参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均合格。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准确、简便、快速,能用于丹参药材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2011年06期 v.36;No.153 558-560+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525 ] - 李鹏;王玲君;兑丹华;
目的:探讨CD4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stitis,SAP)时胰腺及肝损害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剂对CD44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组(B组)、治疗组(C组),各组以30 g/L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A组大鼠开腹后仅翻动肠管后关腹,术后1 h C组以250 g/L清胰Ⅱ号灌胃给药(10 mL/kg)6 h 1次,A组、B组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以相同方式灌胃;制模后24 h取材,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胰腺、肝组织中CD44的表达。结果:SAP组胰腺及肝脏组织损伤明显,CD44的表达呈阳性,血清AMY、AST、ALT活性显著升高,与A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胰腺及肝脏组织中CD44的表达减弱,血清AMY、AST、ALT活性降低,与SA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在SAP模型大鼠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可抑制胰腺、肝脏组织CD44的表达,减轻SAP时胰腺和肝脏损害。
2011年06期 v.36;No.153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7 ] - 李鹏;王玲君;兑丹华;
目的:探讨CD4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stitis,SAP)时胰腺及肝损害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剂对CD44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组(B组)、治疗组(C组),各组以30 g/L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A组大鼠开腹后仅翻动肠管后关腹,术后1 h C组以250 g/L清胰Ⅱ号灌胃给药(10 mL/kg)6 h 1次,A组、B组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以相同方式灌胃;制模后24 h取材,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胰腺、肝组织中CD44的表达。结果:SAP组胰腺及肝脏组织损伤明显,CD44的表达呈阳性,血清AMY、AST、ALT活性显著升高,与A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胰腺及肝脏组织中CD44的表达减弱,血清AMY、AST、ALT活性降低,与SA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在SAP模型大鼠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可抑制胰腺、肝脏组织CD44的表达,减轻SAP时胰腺和肝脏损害。
2011年06期 v.36;No.153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7 ] - 向元俤;龚正鹏;
目的:观察人喉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和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方法:40例喉癌标本和20例正常咽部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AI1和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喉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2.5%(25/40),E-cad蛋白阳性率为47.5%(19/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同一标本中,二者表达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Pearson列联系数(P)=0.529 0,一致性系数Kap-pa=0.739 3。结论:(1)KAI1和E-cad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肿瘤的分化,临床进展以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2)KAI1和E-cad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推测二者在喉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存在着正反馈关系,二者的低表达或失活使细胞间黏附减弱或丧失,肿瘤细胞易于脱离原发灶而发生转移。
2011年06期 v.36;No.153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0 ] - 向元俤;龚正鹏;
目的:观察人喉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和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方法:40例喉癌标本和20例正常咽部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AI1和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喉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2.5%(25/40),E-cad蛋白阳性率为47.5%(19/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同一标本中,二者表达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Pearson列联系数(P)=0.529 0,一致性系数Kap-pa=0.739 3。结论:(1)KAI1和E-cad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肿瘤的分化,临床进展以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2)KAI1和E-cad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推测二者在喉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存在着正反馈关系,二者的低表达或失活使细胞间黏附减弱或丧失,肿瘤细胞易于脱离原发灶而发生转移。
2011年06期 v.36;No.153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0 ] - 王轶鹏;孙晓萌;许强;张志涛;刘金生;
目的:探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量生姜中硒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动进样器,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普通生姜和富硒生姜中的硒含量。结果:普通生姜中硒含量平均为0.50×10-2mg/kg,而富硒生姜中硒的平均含量可达到1.16×10-2mg/kg;线性范围0~10μg/L,检出限为0.019μg/L,精密度为1.2%,回收率95.3%~100.7%。结论: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姜中的硒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样品用量少、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性广泛。
2011年06期 v.36;No.153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 王轶鹏;孙晓萌;许强;张志涛;刘金生;
目的:探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量生姜中硒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动进样器,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普通生姜和富硒生姜中的硒含量。结果:普通生姜中硒含量平均为0.50×10-2mg/kg,而富硒生姜中硒的平均含量可达到1.16×10-2mg/kg;线性范围0~10μg/L,检出限为0.019μg/L,精密度为1.2%,回收率95.3%~100.7%。结论: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姜中的硒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样品用量少、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性广泛。
2011年06期 v.36;No.153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 吉蒙;方颖;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特点及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组、2级组和3级组,并选择32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内径,并观察斑块发生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高血压各组颈动脉IMT均较对照组增厚,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各组颈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各组之间颈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各组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多发生于颈动脉分支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了解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可作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2011年06期 v.36;No.153 572-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6 ] - 吉蒙;方颖;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特点及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组、2级组和3级组,并选择32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内径,并观察斑块发生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高血压各组颈动脉IMT均较对照组增厚,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各组颈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各组之间颈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各组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多发生于颈动脉分支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了解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可作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2011年06期 v.36;No.153 572-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6 ] - 张洋;孙晶;宋艳艳;罗萍;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在治疗Ⅰ、Ⅱ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证实为膜性肾病的47例患者,按照Ehrenreich和Churg分期法分为膜性肾病Ⅰ期组(21例)及膜性肾病Ⅱ期组(26例),两组均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2组的有效性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Ⅰ期膜性肾病组在治疗过程中的血药浓度平均值在5.04~8.50μg/L,Ⅱ期组在4.87~8.54μg/L;Ⅰ和Ⅱ期膜性肾病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1%、46%,有显著性差异(P<0.05);膜性肾病Ⅰ、Ⅱ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24 h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Ⅰ期膜性肾病组较Ⅱ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Ⅰ、Ⅱ膜性肾病均可获得较好疗效,Ⅰ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Ⅱ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均较少。
2011年06期 v.36;No.153 576-578+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31 ] - 张洋;孙晶;宋艳艳;罗萍;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在治疗Ⅰ、Ⅱ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证实为膜性肾病的47例患者,按照Ehrenreich和Churg分期法分为膜性肾病Ⅰ期组(21例)及膜性肾病Ⅱ期组(26例),两组均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2组的有效性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Ⅰ期膜性肾病组在治疗过程中的血药浓度平均值在5.04~8.50μg/L,Ⅱ期组在4.87~8.54μg/L;Ⅰ和Ⅱ期膜性肾病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1%、46%,有显著性差异(P<0.05);膜性肾病Ⅰ、Ⅱ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24 h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Ⅰ期膜性肾病组较Ⅱ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Ⅰ、Ⅱ膜性肾病均可获得较好疗效,Ⅰ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Ⅱ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均较少。
2011年06期 v.36;No.153 576-578+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31 ] - 杜娟;周从容;黄永俐;吕良丽;
目的:探讨卵子暴露于高浓度玻璃化冷冻剂中的时间对卵子冷冻复苏及其后续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收集79例未受精的成熟卵子290枚进行玻璃化冷冻及解冻,根据卵子在高浓度玻璃化冷冻剂中暴露的时间将其分为A组(147枚卵子,暴露时间10~20 s)及B组(143枚卵子,暴露时间40~50 s),比较两组卵子复苏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结果:A组卵子复苏率明显高于B组(74.83%vs 63.64%,P<0.05),而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9.09%vs 68.13%;71.05%vs 61.29%;22.78%vs31.57%,P>0.05)。结论:缩短卵子在高浓度玻璃化冷冻剂中暴露的时间有助于卵子的冷冻复苏。
2011年06期 v.36;No.153 579-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2 ] - 杜娟;周从容;黄永俐;吕良丽;
目的:探讨卵子暴露于高浓度玻璃化冷冻剂中的时间对卵子冷冻复苏及其后续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收集79例未受精的成熟卵子290枚进行玻璃化冷冻及解冻,根据卵子在高浓度玻璃化冷冻剂中暴露的时间将其分为A组(147枚卵子,暴露时间10~20 s)及B组(143枚卵子,暴露时间40~50 s),比较两组卵子复苏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结果:A组卵子复苏率明显高于B组(74.83%vs 63.64%,P<0.05),而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9.09%vs 68.13%;71.05%vs 61.29%;22.78%vs31.57%,P>0.05)。结论:缩短卵子在高浓度玻璃化冷冻剂中暴露的时间有助于卵子的冷冻复苏。
2011年06期 v.36;No.153 579-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2 ] - 谢春;张红英;关先兰;张华;韦继芳;程豪;
目的:探讨汽车尾气对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贵阳市不同车流量的交通路口A和B作为交通污染点,校园内C点为清洁对照点,采用电子直读式检测仪在3个时间点对3个监测点的NO2、NO、CO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评价均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结果:A、B监测点的NO2超标率均为100%,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1.90和1.58,与C监测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超标率为0,未检出NO;C监测点检出2次NO2,均未超标,未检出NO和CO;各采样点的NO2与CO浓度呈正相关(r=0.819,P<0.01)。结论:贵阳市道路汽车尾气中NO2超标,应引起重视。
2011年06期 v.36;No.153 58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8 ] - 谢春;张红英;关先兰;张华;韦继芳;程豪;
目的:探讨汽车尾气对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贵阳市不同车流量的交通路口A和B作为交通污染点,校园内C点为清洁对照点,采用电子直读式检测仪在3个时间点对3个监测点的NO2、NO、CO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评价均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结果:A、B监测点的NO2超标率均为100%,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1.90和1.58,与C监测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超标率为0,未检出NO;C监测点检出2次NO2,均未超标,未检出NO和CO;各采样点的NO2与CO浓度呈正相关(r=0.819,P<0.01)。结论:贵阳市道路汽车尾气中NO2超标,应引起重视。
2011年06期 v.36;No.153 58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8 ] - 陈红菊;尹伶;余爱平;许艳瑾;史玲;
目的: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探讨TGF-β3和MMP11在子宫肌瘤的表达。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TGF-β3和MMP11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子宫呈暗红色,水肿现象明显;镜下肌层增厚,平滑肌排列紊乱,呈瘤样改变;大鼠子宫肌瘤组织中TGF-β3和MMP1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子宫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负荷法制作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成功,TGF-β3和MMP11在大鼠子宫肌瘤中表达较高。
2011年06期 v.36;No.153 585-58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9 ] - 陈红菊;尹伶;余爱平;许艳瑾;史玲;
目的: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探讨TGF-β3和MMP11在子宫肌瘤的表达。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TGF-β3和MMP11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子宫呈暗红色,水肿现象明显;镜下肌层增厚,平滑肌排列紊乱,呈瘤样改变;大鼠子宫肌瘤组织中TGF-β3和MMP1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子宫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负荷法制作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成功,TGF-β3和MMP11在大鼠子宫肌瘤中表达较高。
2011年06期 v.36;No.153 585-58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9 ] - 马秀琴;陈如华;刘秀芳;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30例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祛痰、平喘、抗炎、给氧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每天2次,每次0.4 g,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调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1年06期 v.36;No.153 589-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2 ] - 马秀琴;陈如华;刘秀芳;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30例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祛痰、平喘、抗炎、给氧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每天2次,每次0.4 g,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调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1年06期 v.36;No.153 589-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2 ] - 周勤梅;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程度,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估疼痛改善情况,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糖尿病控制效果。结果:入组前两组HAMD和HAMA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8、12周后,治疗组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好转,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12周后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NPI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不仅可缓解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还有益于疼痛的缓解。
2011年06期 v.36;No.153 592-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5 ] - 周勤梅;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程度,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估疼痛改善情况,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糖尿病控制效果。结果:入组前两组HAMD和HAMA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8、12周后,治疗组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好转,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12周后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NPI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不仅可缓解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还有益于疼痛的缓解。
2011年06期 v.36;No.153 592-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5 ] - 乔竹风;洪阳;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一氧化氮(NO)含量。方法:308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CS)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镀铜镉粒还原法间接测定血清NO浓度,14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结果:ACS组及CCS组IL-6、IL-8、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ACS Hp(+)组及CCS Hp(+)组IL-6、IL-8、TNF-a高于Hp(-)组,NO明显低于Hp(-)组;Hp CagA(+)组IL-8、TNF-α明显高于Hp CagA(-)组及Hp(-)组。结论:IL-6、IL-8、TNF-α和NO均参与Hp感染的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2011年06期 v.36;No.153 595-597+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05 ] - 乔竹风;洪阳;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一氧化氮(NO)含量。方法:308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CS)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镀铜镉粒还原法间接测定血清NO浓度,14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结果:ACS组及CCS组IL-6、IL-8、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ACS Hp(+)组及CCS Hp(+)组IL-6、IL-8、TNF-a高于Hp(-)组,NO明显低于Hp(-)组;Hp CagA(+)组IL-8、TNF-α明显高于Hp CagA(-)组及Hp(-)组。结论:IL-6、IL-8、TNF-α和NO均参与Hp感染的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2011年06期 v.36;No.153 595-597+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05 ] - 张颖;曾朝阳;田晓年;邹雪琴;肖园园;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PG2h)。结果:两组AST、ALT、TG、TC、在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HbA1c、FPG、PG2H、BMI在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较单用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肝脏损害,促进NAFLD的恢复。
2011年06期 v.36;No.153 598-600+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45 ] - 张颖;曾朝阳;田晓年;邹雪琴;肖园园;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PG2h)。结果:两组AST、ALT、TG、TC、在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HbA1c、FPG、PG2H、BMI在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较单用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肝脏损害,促进NAFLD的恢复。
2011年06期 v.36;No.153 598-600+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45 ] - 明杰;卢太书;
目的:了解艾滋病疫情现状,分析艾滋病流行因素,为有效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吸毒人群、性服务者、男-男性行为人群、孕妇及在押人员等高危人群或重点人群作HIV监测,依据1998-2009年的调查资料和监测数据分析其行为学资料,评价防治效果。结果:1998-2003年报告5例艾滋病感染者,1998-2009年共感染123例,2009年艾滋病感染者52例;各类调查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提高,性服务人群安全套使用率87.1%(2008年),2009年美沙酮治疗人数1 411人。结论:红花岗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1-602+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7 ] - 明杰;卢太书;
目的:了解艾滋病疫情现状,分析艾滋病流行因素,为有效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吸毒人群、性服务者、男-男性行为人群、孕妇及在押人员等高危人群或重点人群作HIV监测,依据1998-2009年的调查资料和监测数据分析其行为学资料,评价防治效果。结果:1998-2003年报告5例艾滋病感染者,1998-2009年共感染123例,2009年艾滋病感染者52例;各类调查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提高,性服务人群安全套使用率87.1%(2008年),2009年美沙酮治疗人数1 411人。结论:红花岗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1-602+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7 ]
- 张伟;汪柏林;杨建军;沈俊;马洪贵;韩斌;何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药舒泰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体腔器械导入舒泰局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21例,上段结石25例,中段38例,下段58例。结果:121例患者中,105例患者1次碎石成功,3例因结石移位入肾盂后行ESWL,3例因输尿管扭曲、穿孔、黏膜下假道改为住院手术治疗,10例因镇痛效果差,退出治疗;疼痛评估平均分为6分,满意度平均分为8.2分。结论:舒泰局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可重复的手术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3-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6 ] - 张伟;汪柏林;杨建军;沈俊;马洪贵;韩斌;何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药舒泰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体腔器械导入舒泰局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21例,上段结石25例,中段38例,下段58例。结果:121例患者中,105例患者1次碎石成功,3例因结石移位入肾盂后行ESWL,3例因输尿管扭曲、穿孔、黏膜下假道改为住院手术治疗,10例因镇痛效果差,退出治疗;疼痛评估平均分为6分,满意度平均分为8.2分。结论:舒泰局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可重复的手术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3-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6 ] - 袁媛;范良敏;梁显泉;
目的:加强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掌握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5例双硫仑样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年龄及饮酒类型与发病的关系。结果:35例患者在发病前都有应用抗生素和饮酒病史,以饮用白酒为重,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29例患者在治疗后1~3 h双硫仑样反应消失,6例患者治疗后3~6 h双硫仑样反应消失。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应控制饮酒。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6-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7 ] - 袁媛;范良敏;梁显泉;
目的:加强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掌握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5例双硫仑样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年龄及饮酒类型与发病的关系。结果:35例患者在发病前都有应用抗生素和饮酒病史,以饮用白酒为重,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29例患者在治疗后1~3 h双硫仑样反应消失,6例患者治疗后3~6 h双硫仑样反应消失。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应控制饮酒。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6-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7 ] - 石维平;孙超;束余声;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7例SHL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SHL病变发生部位分别是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12例,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10例;非手术组随访3年病灶无明显进展,手术组随访1个月~20年未复发。结论:SHL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切除是治疗SHL的唯一有效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9-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石维平;孙超;束余声;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7例SHL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SHL病变发生部位分别是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12例,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10例;非手术组随访3年病灶无明显进展,手术组随访1个月~20年未复发。结论:SHL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切除是治疗SHL的唯一有效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09-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樊燕;饶光玲;
目的:优化尿炎消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改变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3因素优化醇提工艺;药渣与其余药材,再以丹酚酸B含量为考察指标,改变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3因素优化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药材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 h,药渣加7倍量的水煎煮1 h。结论:经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的优化,得到了尿炎消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樊燕;饶光玲;
目的:优化尿炎消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改变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3因素优化醇提工艺;药渣与其余药材,再以丹酚酸B含量为考察指标,改变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3因素优化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药材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 h,药渣加7倍量的水煎煮1 h。结论:经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的优化,得到了尿炎消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关珊;王厚梅;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3例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孕妇进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应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结果:术后9例出血患者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或停止,6例偶有或不规律宫缩者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后平均9.6 h发动规律宫缩,7例无宫缩者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后平均29.3 h发动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cm以上时行引产术,平均4.4 h经阴道完全排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平均35.6 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治疗和预防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出血的疗效安全可靠,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6 ] - 关珊;王厚梅;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3例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孕妇进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应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结果:术后9例出血患者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或停止,6例偶有或不规律宫缩者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后平均9.6 h发动规律宫缩,7例无宫缩者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后平均29.3 h发动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cm以上时行引产术,平均4.4 h经阴道完全排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平均35.6 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治疗和预防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引产出血的疗效安全可靠,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6 ] - 李新毅;郑流波;
目的:了解贵州省交通系统公路职工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8 530名贵州省交通系统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 530人体检指标异常率达75.15%,其中1种到4种及以上指标异常率分别达到33.70%、21.23%、12.05%、8.16%;排名靠前的指标依次是血脂异常(40.91%)、超重肥胖(39.57%)、高血压(21.92%)、心电图异常(18.78%)。结论:贵州省交通系统职工血脂、超重肥胖、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异常率较高,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6-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 ] - 李新毅;郑流波;
目的:了解贵州省交通系统公路职工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8 530名贵州省交通系统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 530人体检指标异常率达75.15%,其中1种到4种及以上指标异常率分别达到33.70%、21.23%、12.05%、8.16%;排名靠前的指标依次是血脂异常(40.91%)、超重肥胖(39.57%)、高血压(21.92%)、心电图异常(18.78%)。结论:贵州省交通系统职工血脂、超重肥胖、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异常率较高,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6-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 ] - 徐寅生;殷文兵;张子林;张海青;汪大武;徐静;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分析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为单发,3例多发;病变位于肝左叶9例,肝右叶5例;病灶直径3.5~13.5 cm;14例平扫呈低密度肿块,11例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10例静脉期病灶内斑片状、条索状充填样强化,10例延时期表现向心性充填样强化;伴发征象有病灶周围胆管扩张4例,胆管内结石2例和肝包膜凹陷征4例。结论:大多数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增强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伴发征象可作出诊断。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8-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3 ] - 徐寅生;殷文兵;张子林;张海青;汪大武;徐静;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分析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为单发,3例多发;病变位于肝左叶9例,肝右叶5例;病灶直径3.5~13.5 cm;14例平扫呈低密度肿块,11例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10例静脉期病灶内斑片状、条索状充填样强化,10例延时期表现向心性充填样强化;伴发征象有病灶周围胆管扩张4例,胆管内结石2例和肝包膜凹陷征4例。结论:大多数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增强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伴发征象可作出诊断。
2011年06期 v.36;No.153 618-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3 ] - 卢虹;蔡扬;刘洪静;
目的:探讨贝复济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6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贝复济局部喷洒用药,对照组(28例)给予2%碘甘油局部涂药,治疗5 d后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进行对比观察,并采用视觉类比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溃疡平均溃疡期为(3.10±0.74)d,对照组为(4.33±0.82)d,两组比较P<0.05;疼痛指数在治疗组为(2.80±0.63)d,对照组为(3.30±0.67)d,P>0.05;治疗组有效率(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5。结论:贝复济对口腔溃疡创面具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4 ] - 卢虹;蔡扬;刘洪静;
目的:探讨贝复济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6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贝复济局部喷洒用药,对照组(28例)给予2%碘甘油局部涂药,治疗5 d后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进行对比观察,并采用视觉类比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溃疡平均溃疡期为(3.10±0.74)d,对照组为(4.33±0.82)d,两组比较P<0.05;疼痛指数在治疗组为(2.80±0.63)d,对照组为(3.30±0.67)d,P>0.05;治疗组有效率(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5。结论:贝复济对口腔溃疡创面具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4 ] - 杨芳;祭芬;黄吉娥;曾小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PAI-1、t-PA含量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PAI-1、t-PA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术前PAI-1、t-PA均与非肿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胃癌根治术后t-PA水平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转移和无转移者PAI-1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而t-PA变化不大(P>0.05)。结论:血浆PAI-1、t-PA水平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2-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 ] - 杨芳;祭芬;黄吉娥;曾小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PAI-1、t-PA含量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PAI-1、t-PA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术前PAI-1、t-PA均与非肿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胃癌根治术后t-PA水平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转移和无转移者PAI-1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而t-PA变化不大(P>0.05)。结论:血浆PAI-1、t-PA水平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2-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 ] - 邹家生;曹军;
目的:探讨超声、CT和MRI对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8例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行超声、CT检查,8例行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1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超声显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13例,胰腺回声异常改变19例,胰周积液3例,并发假性囊肿2例,胆结石及胆囊炎12例,胸腔积液6例;CT显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胀19例,胰腺密度异常28例,胰周积液5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4例,胆结石及胆囊炎12例,胸腔积液7例;MRI显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5例,信号强度改变6例,胰周积液2例并发假性囊肿2例,胆结石及胆囊炎5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CT是诊断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4-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6 ] - 邹家生;曹军;
目的:探讨超声、CT和MRI对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8例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行超声、CT检查,8例行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1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超声显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13例,胰腺回声异常改变19例,胰周积液3例,并发假性囊肿2例,胆结石及胆囊炎12例,胸腔积液6例;CT显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胀19例,胰腺密度异常28例,胰周积液5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4例,胆结石及胆囊炎12例,胸腔积液7例;MRI显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5例,信号强度改变6例,胰周积液2例并发假性囊肿2例,胆结石及胆囊炎5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CT是诊断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4-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6 ] - 周勃;赵滨;尹培荣;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距下关节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2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缺损严重的2例患者取髂骨植骨填补缺损;术后随访12月,采用Fernandez[1]跟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2月26例28足获得随访,Fernandez[1]评分优22足,良4足,可2足,优良率达92.9%。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重建距下关节面的完整性;钢板内固定作支撑,稳定已解剖复位的距下关节面,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6-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6 ] - 周勃;赵滨;尹培荣;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距下关节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2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缺损严重的2例患者取髂骨植骨填补缺损;术后随访12月,采用Fernandez[1]跟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2月26例28足获得随访,Fernandez[1]评分优22足,良4足,可2足,优良率达92.9%。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重建距下关节面的完整性;钢板内固定作支撑,稳定已解剖复位的距下关节面,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6-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6 ] - 杨群;费小芹;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抗生素治疗,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8-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70 ] - 杨群;费小芹;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用抗生素治疗,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生素联合微波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2011年06期 v.36;No.153 628-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70 ] - 陈晓琴;王岚;郑洲云;周力;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药物组成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费用。方法:120例经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并14C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四环素+呋喃唑酮+阿莫西林,B组用标准四联疗法PPI+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两组治疗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结果:A组与B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67%(55/60)和90%(54/6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与B组药品费用分别为136.40元和342.36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PPI联合四环素、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根除清化道HP感染具有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的优点。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4 ] - 陈晓琴;王岚;郑洲云;周力;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药物组成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费用。方法:120例经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并14C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四环素+呋喃唑酮+阿莫西林,B组用标准四联疗法PPI+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两组治疗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结果:A组与B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67%(55/60)和90%(54/6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与B组药品费用分别为136.40元和342.36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PPI联合四环素、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根除清化道HP感染具有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的优点。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4 ] - 陈梓鸣;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型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6例喘憋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的平均时间,临床综合疗效之间的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喘息症状减轻、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可大大缩短小儿喘憋型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安全性较高。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2-63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1 ] - 陈梓鸣;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型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6例喘憋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的平均时间,临床综合疗效之间的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喘息症状减轻、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可大大缩短小儿喘憋型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安全性较高。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2-63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1 ] - 曲延生;崔哲铭;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同时在其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前提下,加行VSD治疗。结果:VSD治疗1~4个疗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平整,无水肿渗出,创面愈合快。结论: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抑制细菌生长,控制创面感染,加速溃疡愈合,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4-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 曲延生;崔哲铭;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同时在其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前提下,加行VSD治疗。结果:VSD治疗1~4个疗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平整,无水肿渗出,创面愈合快。结论: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抑制细菌生长,控制创面感染,加速溃疡愈合,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4-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 吴保华;宋守荣;魏羽佳;刘素琴;李家锋;
目的:了解包皮龟头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包皮龟头炎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包皮龟头炎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并做病原学检查。结果:103例包皮龟头炎发病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33岁;发病季节春季20例,夏季45例,秋季30例,冬季8例;包皮过长者91例;有性生活史103例,有不洁性生活史52例;103例患者病原菌检查均检测出细菌,表皮葡萄球菌40株(占55.56%),溶血葡萄球菌17株(占23.61%),其他细菌15株(占20.83%);27例检出念珠菌,白色念珠菌24例(占88.89%),克柔氏念珠菌3例(占11.11%),检出支原体1例。结论:包皮龟头炎好发于中青年、夏秋季节及包皮过长者;细菌是包皮龟头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念珠菌。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6-63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68 ] - 吴保华;宋守荣;魏羽佳;刘素琴;李家锋;
目的:了解包皮龟头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包皮龟头炎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包皮龟头炎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并做病原学检查。结果:103例包皮龟头炎发病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33岁;发病季节春季20例,夏季45例,秋季30例,冬季8例;包皮过长者91例;有性生活史103例,有不洁性生活史52例;103例患者病原菌检查均检测出细菌,表皮葡萄球菌40株(占55.56%),溶血葡萄球菌17株(占23.61%),其他细菌15株(占20.83%);27例检出念珠菌,白色念珠菌24例(占88.89%),克柔氏念珠菌3例(占11.11%),检出支原体1例。结论:包皮龟头炎好发于中青年、夏秋季节及包皮过长者;细菌是包皮龟头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念珠菌。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6-63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68 ] - 马洪贵;石家齐;张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106例泌尿系结石病人取截石位,经尿道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后患侧抬高约20°~30°,B超监测下18 G穿刺针穿刺进入目标肾盏,退出穿刺针,使用筋膜扩张器顺导丝逐号扩入至8~18 F,再推入21F镜鞘,插入镜芯直接超声碎石。结果: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大出血4例,肾盂穿孔5例,术后高热6例,灌注液大量外渗与吸收致休克4例,术后DIC死亡1例。结论:PCNL术虽属微创范畴,但仍可能导致大出血等并发症,应给予高度重视。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8-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56 ] - 马洪贵;石家齐;张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106例泌尿系结石病人取截石位,经尿道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后患侧抬高约20°~30°,B超监测下18 G穿刺针穿刺进入目标肾盏,退出穿刺针,使用筋膜扩张器顺导丝逐号扩入至8~18 F,再推入21F镜鞘,插入镜芯直接超声碎石。结果: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大出血4例,肾盂穿孔5例,术后高热6例,灌注液大量外渗与吸收致休克4例,术后DIC死亡1例。结论:PCNL术虽属微创范畴,但仍可能导致大出血等并发症,应给予高度重视。
2011年06期 v.36;No.153 638-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56 ] - 孙善芳;袁红建;潘怀富;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方案(H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及低增生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HAG方案治疗MDS 6例和AML 12例,1个疗程诱导治疗失败后继用1个疗程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例MDS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例,总有效率83.3%;12例AML患者CR 6例,PR 2例,总有效率66.6%;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HAG治疗中、高危MDS以及低增生AML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0-6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4 ] - 孙善芳;袁红建;潘怀富;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方案(H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及低增生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HAG方案治疗MDS 6例和AML 12例,1个疗程诱导治疗失败后继用1个疗程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例MDS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例,总有效率83.3%;12例AML患者CR 6例,PR 2例,总有效率66.6%;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HAG治疗中、高危MDS以及低增生AML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0-6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4 ] - 孙立;申建民;韩伟;田家亮;王远政;
目的:探讨逆行法再植离断指尖的疗效。方法:采用逆行法对36例38指离断指尖进行再植手术,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6例38指成活35指,成活率92%,术后随访3~18个月,手指长度及外形近似健侧,功能良好。结论:逆行法指尖再植是治疗指尖离断较理想的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孙立;申建民;韩伟;田家亮;王远政;
目的:探讨逆行法再植离断指尖的疗效。方法:采用逆行法对36例38指离断指尖进行再植手术,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6例38指成活35指,成活率92%,术后随访3~18个月,手指长度及外形近似健侧,功能良好。结论:逆行法指尖再植是治疗指尖离断较理想的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姚远;吴永彦;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胸部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HFMD临床主要特点是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伴发热,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走行紊乱、肺野内网点状间质性改变45例(75%),肺单侧或双侧实质性改变15例(25%),肺部病变的X线特点基本同临床表现一致。结论:HFMD的胸部X线表现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对临床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4-645+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 姚远;吴永彦;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胸部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HFMD临床主要特点是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伴发热,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走行紊乱、肺野内网点状间质性改变45例(75%),肺单侧或双侧实质性改变15例(25%),肺部病变的X线特点基本同临床表现一致。结论:HFMD的胸部X线表现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对临床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4-645+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 赵鹏;孙志强;王季石;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接受异基因移植患者31例,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方案预处理,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全部植活,100%获造血重建,GVHD发生率为19.4%,移植后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3.2%,移植后100 d无病存活率为96.8%,移植后100 d~1年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0%。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6-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 ] - 赵鹏;孙志强;王季石;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接受异基因移植患者31例,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方案预处理,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全部植活,100%获造血重建,GVHD发生率为19.4%,移植后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3.2%,移植后100 d无病存活率为96.8%,移植后100 d~1年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0%。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6-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 ] - 任建奇;陈本然;赵强;
目的:对七氟烷复合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比较。方法:70例ASAⅠ~Ⅱ级妊娠40~55 d并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七氟烷复合芬太尼,B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2、5、8 min时各项生命征指标,记录术毕清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对手术和麻醉均表示满意,诱导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P<0.05),但术毕清醒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5),恢复正常行走时间A组显著早于B组(P<0.05),不良反应A组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麻醉苏醒快,头昏、嗜睡发生率低,更适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9-65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任建奇;陈本然;赵强;
目的:对七氟烷复合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比较。方法:70例ASAⅠ~Ⅱ级妊娠40~55 d并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七氟烷复合芬太尼,B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2、5、8 min时各项生命征指标,记录术毕清醒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对手术和麻醉均表示满意,诱导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P<0.05),但术毕清醒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5),恢复正常行走时间A组显著早于B组(P<0.05),不良反应A组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麻醉苏醒快,头昏、嗜睡发生率低,更适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2011年06期 v.36;No.153 649-650+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赵道慧;
目的:了解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51例患儿体温、抽搐时间、抽搐次数、抽搐后意识恢复及有无异常神经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单纯性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出现,一次发热过程中很少连续发生抽搐,且抽搐持续时间短,抽搐后意识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所有病例经治疗体温正常后1周脑电图检查正常。结论: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与高热密切相关,预后一般较好。
2011年06期 v.36;No.153 65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1 ] - 赵道慧;
目的:了解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51例患儿体温、抽搐时间、抽搐次数、抽搐后意识恢复及有无异常神经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单纯性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出现,一次发热过程中很少连续发生抽搐,且抽搐持续时间短,抽搐后意识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所有病例经治疗体温正常后1周脑电图检查正常。结论: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与高热密切相关,预后一般较好。
2011年06期 v.36;No.153 65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1 ] - 宋绍福;陈勇;杨小舟;吴广;陈述华;田仁会;张文刚;孙方浒;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PKRP)与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优缺点。方法:86例确诊为BPH的患者按随机原则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行PKRP和PKEP,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PKEP组和PK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2.3±23.5)和(55.1±26.3)min,术中出血量(126.4±18.2)和(180.3±38.5)ml,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6.5±5.6)和(25.4±5.6)g,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0.5)和(2±0.5)d,尿管留置时间(3.0±0.5)和(3.5±1.5)d,术后住院天数(3.5±1.5)和(4.5±2.5)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随访IPSS、QOL、Qmax、RUV,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KRP与PKEP术相比,两者近期效果相近,但PKEP具有手术时间较短、出血较少、切除增生腺组织更彻底、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是治疗BPH较为理想的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53-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3 ] - 宋绍福;陈勇;杨小舟;吴广;陈述华;田仁会;张文刚;孙方浒;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PKRP)与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优缺点。方法:86例确诊为BPH的患者按随机原则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行PKRP和PKEP,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PKEP组和PK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2.3±23.5)和(55.1±26.3)min,术中出血量(126.4±18.2)和(180.3±38.5)ml,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6.5±5.6)和(25.4±5.6)g,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0.5)和(2±0.5)d,尿管留置时间(3.0±0.5)和(3.5±1.5)d,术后住院天数(3.5±1.5)和(4.5±2.5)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随访IPSS、QOL、Qmax、RUV,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KRP与PKEP术相比,两者近期效果相近,但PKEP具有手术时间较短、出血较少、切除增生腺组织更彻底、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是治疗BPH较为理想的方法。
2011年06期 v.36;No.153 653-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3 ] - 粟少初;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中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3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腹炎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健脾除湿的参苓白术散,对照组用西药维生素C、地巴唑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西药对照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中网炎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2011年06期 v.36;No.153 656+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2 ] - 粟少初;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中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3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腹炎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健脾除湿的参苓白术散,对照组用西药维生素C、地巴唑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西药对照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中网炎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2011年06期 v.36;No.153 656+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