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石;邹声泉;孙诚谊;
目的:研究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人肝外胆管癌组织和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并分析DNMT1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MT1在24例人肝外胆管癌组织和20例慢性胆管炎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将二者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NMT1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24例胆管癌组织中DNMT1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为(37.57±11.24)%,而在20例伴慢性炎症的胆管壁组织中DNMT1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0.73±6.61)%,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2)DNM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胆管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中等分化肿瘤,高分化肿瘤的表达水平较低,DNM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3)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均能检测到DNMT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1)在胆管癌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较慢性胆管炎组织明显增加,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提示DNMT1的高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能是胆管癌发生中的一个早期分子事件;(2)DNMT1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存在表达。
2011年03期 v.36;No.150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9 ] - 左石;邹声泉;孙诚谊;
目的:研究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人肝外胆管癌组织和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并分析DNMT1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MT1在24例人肝外胆管癌组织和20例慢性胆管炎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将二者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NMT1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24例胆管癌组织中DNMT1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为(37.57±11.24)%,而在20例伴慢性炎症的胆管壁组织中DNMT1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0.73±6.61)%,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2)DNM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胆管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中等分化肿瘤,高分化肿瘤的表达水平较低,DNM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3)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均能检测到DNMT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1)在胆管癌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较慢性胆管炎组织明显增加,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提示DNMT1的高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能是胆管癌发生中的一个早期分子事件;(2)DNMT1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存在表达。
2011年03期 v.36;No.150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9 ] - 刘兴梅;杨明;徐旭;陈汉彬;
目的:对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西藏古北界代表性地区,按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制片、鉴定,并据此对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名表进行调查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西藏自治区蚋科3属(后克蚋属、畦克蚋属和蚋属)19种,其中含9个新种及1个中国新记录种。结论: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区系特征。
2011年03期 v.36;No.150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9 ] - 刘兴梅;杨明;徐旭;陈汉彬;
目的:对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西藏古北界代表性地区,按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制片、鉴定,并据此对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名表进行调查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西藏自治区蚋科3属(后克蚋属、畦克蚋属和蚋属)19种,其中含9个新种及1个中国新记录种。结论:西藏古北界地区蚋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区系特征。
2011年03期 v.36;No.150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9 ] - 罗新;张仙;范瑾;帅翰林;蒋学风;李瑞满;
目的:观察非感染状态下医用聚丙烯网片在动物体内1~6个月生物相容性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在6只清洁级新西兰家兔腹部皮下植入10 mm×40 mm的医用聚丙烯网片各10条,共计60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30 d(A组)、90 d(B组)及180 d(C组)取出网片及同周围组织,以家兔假手术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作自身对照(D组);用游标卡尺测量植入前网片长宽值以及植入后不同时间取出网片-组织长宽值,计算面积比值算出缩变率;光镜下观察炎症反应、纤维囊形成情况,参照GB/T16886.6-1997Ⅰ~Ⅳ分级,评价植入网片的生物相容性;扫描电镜观察网片与机体组织的融合情况。结果:实验家兔均未见感染、侵蚀、暴露;A、B、C组网片缩变率分别为(4.5±1.4)%、(5.0±2.0)%、(6.7±2.2)%,C组网片缩变率最大,与A、B组相比P<0.05,A组与B组相比P>0.05;A、B、C、D炎症反应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Ⅰ级,纤维囊形成级别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Ⅰ级,各组均未见组织萎缩及伊红变性;扫描电镜下各组均见结缔组织包绕网丝,纤维囊厚度随时间延长而变薄,各组网丝表面未见破裂、磨损。结论:医用聚丙烯网片缩变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医用聚丙烯网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2011年03期 v.36;No.150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6 ] - 罗新;张仙;范瑾;帅翰林;蒋学风;李瑞满;
目的:观察非感染状态下医用聚丙烯网片在动物体内1~6个月生物相容性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在6只清洁级新西兰家兔腹部皮下植入10 mm×40 mm的医用聚丙烯网片各10条,共计60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30 d(A组)、90 d(B组)及180 d(C组)取出网片及同周围组织,以家兔假手术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作自身对照(D组);用游标卡尺测量植入前网片长宽值以及植入后不同时间取出网片-组织长宽值,计算面积比值算出缩变率;光镜下观察炎症反应、纤维囊形成情况,参照GB/T16886.6-1997Ⅰ~Ⅳ分级,评价植入网片的生物相容性;扫描电镜观察网片与机体组织的融合情况。结果:实验家兔均未见感染、侵蚀、暴露;A、B、C组网片缩变率分别为(4.5±1.4)%、(5.0±2.0)%、(6.7±2.2)%,C组网片缩变率最大,与A、B组相比P<0.05,A组与B组相比P>0.05;A、B、C、D炎症反应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Ⅰ级,纤维囊形成级别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Ⅰ级,各组均未见组织萎缩及伊红变性;扫描电镜下各组均见结缔组织包绕网丝,纤维囊厚度随时间延长而变薄,各组网丝表面未见破裂、磨损。结论:医用聚丙烯网片缩变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医用聚丙烯网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2011年03期 v.36;No.150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6 ] - 唐佳艳;洪阳;向敏;郑洋;王艳;胡晓霞;潘娅;王旭东;周力;陈腾祥;
目的:观察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中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的表达情况,利用抑制剂抑制cal-pain活性,评价calpain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或肝细胞中calpain-1、calpain-2和Src的表达和酶解情况;用划痕法观察calpain-2抑制剂对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肝细胞系中calpain-1、calpain-2及Src的表达水平和剪切成为低分子量(LMW)活性形式的程度不一样,其中calpain-2和Src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有相关性,calpain-2抑制剂明显下调MHCC97-H细胞中calpain-2和Src的表达,减少其被剪切的程度;划痕实验结果显示,calpain-2抑制剂能明显减少MHCC97-H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而且抑制剂浓度越大,细胞迁移能力被抑制的程度就越重。结论:calpain-2的表达上调和活性增强可通过激活Src增加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2011年03期 v.36;No.150 235-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1 ] - 唐佳艳;洪阳;向敏;郑洋;王艳;胡晓霞;潘娅;王旭东;周力;陈腾祥;
目的:观察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中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的表达情况,利用抑制剂抑制cal-pain活性,评价calpain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或肝细胞中calpain-1、calpain-2和Src的表达和酶解情况;用划痕法观察calpain-2抑制剂对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肝细胞系中calpain-1、calpain-2及Src的表达水平和剪切成为低分子量(LMW)活性形式的程度不一样,其中calpain-2和Src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有相关性,calpain-2抑制剂明显下调MHCC97-H细胞中calpain-2和Src的表达,减少其被剪切的程度;划痕实验结果显示,calpain-2抑制剂能明显减少MHCC97-H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而且抑制剂浓度越大,细胞迁移能力被抑制的程度就越重。结论:calpain-2的表达上调和活性增强可通过激活Src增加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2011年03期 v.36;No.150 235-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1 ] - 王霞;肖海涛;齐晓岚;郝小燕;
目的:探讨微乳薄层色谱法在虎杖及其成方制剂分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作为展开剂,采用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苷、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为对照品,对虎杖及其成方制剂进行微乳薄层色谱研究。结果:以含水量为75%的微乳液-甲酸(9∶1)为展开剂,能够使虎杖及其成方制剂的定性鉴别取得满意的效果,与普通薄层色谱比较,微乳薄层色谱展出的斑点数多,分离度好。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虎杖及其成方制剂的定性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方法。
2011年03期 v.36;No.150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98 ] - 王霞;肖海涛;齐晓岚;郝小燕;
目的:探讨微乳薄层色谱法在虎杖及其成方制剂分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作为展开剂,采用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苷、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为对照品,对虎杖及其成方制剂进行微乳薄层色谱研究。结果:以含水量为75%的微乳液-甲酸(9∶1)为展开剂,能够使虎杖及其成方制剂的定性鉴别取得满意的效果,与普通薄层色谱比较,微乳薄层色谱展出的斑点数多,分离度好。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虎杖及其成方制剂的定性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方法。
2011年03期 v.36;No.150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98 ] - 伍军平;罗新;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 380例,采用改良导流杂交法行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多重感染和基因型别。结果:(1)HPV感染率为32.17%(444/1 380),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27.32%(377/1 380),低危型HPV(LR-HPV)为4.86%(67/1380);5种最常见的HR-HPV基因型为HPV-16,-58,-52,-53和-33型,其感染率分别为33.16%(125/377),21.22%(80/377),20.16%(76/377),10.61%(40/377)和9.55%(36/377);(2)≤35岁HPV感染率为26.39%(142/538),>35岁为31.67%(235/7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HPV双重以上型别感染率为22.50%(32/142),>35岁为19.57%(46/2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HR-HPV在正常组、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5.0%(157/1 047)、43.41%(56/129)、60.26%(47/78)、86.00%(43/50)、96.36%(53/55)和100.00%(21/21)。结论:HPV基因分型检测可检测出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状况及多重感染和基因型别,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初筛手段之一。
2011年03期 v.36;No.150 242-24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2 ] - 伍军平;罗新;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 380例,采用改良导流杂交法行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多重感染和基因型别。结果:(1)HPV感染率为32.17%(444/1 380),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27.32%(377/1 380),低危型HPV(LR-HPV)为4.86%(67/1380);5种最常见的HR-HPV基因型为HPV-16,-58,-52,-53和-33型,其感染率分别为33.16%(125/377),21.22%(80/377),20.16%(76/377),10.61%(40/377)和9.55%(36/377);(2)≤35岁HPV感染率为26.39%(142/538),>35岁为31.67%(235/7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HPV双重以上型别感染率为22.50%(32/142),>35岁为19.57%(46/2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HR-HPV在正常组、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5.0%(157/1 047)、43.41%(56/129)、60.26%(47/78)、86.00%(43/50)、96.36%(53/55)和100.00%(21/21)。结论:HPV基因分型检测可检测出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状况及多重感染和基因型别,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初筛手段之一。
2011年03期 v.36;No.150 242-24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2 ] - 李莉;郝小燕;刘昌福;肖海涛;
目的:建立HPLC替代对照品法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选取芦丁作为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替代对照品,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替代对照品相对对照品的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和替代对照品芦丁进行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和芦丁进样量分别在0.13~3.20μg(r=0.999 6)和0.34~8.50μg(r=0.999 7)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6),测得校正因子f=2.586 1,用替代对照品测定法测得回收率为96.01%(n=9),RSD=1.42%。结论: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用替代对照品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是可行的、实用的。
2011年03期 v.36;No.150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24 ] - 李莉;郝小燕;刘昌福;肖海涛;
目的:建立HPLC替代对照品法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选取芦丁作为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替代对照品,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替代对照品相对对照品的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和替代对照品芦丁进行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和芦丁进样量分别在0.13~3.20μg(r=0.999 6)和0.34~8.50μg(r=0.999 7)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6),测得校正因子f=2.586 1,用替代对照品测定法测得回收率为96.01%(n=9),RSD=1.42%。结论: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用替代对照品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是可行的、实用的。
2011年03期 v.36;No.150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24 ] - 裘璐;郝小燕;张一;吴文利;肖海涛;
目的:探讨肖氏生物液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依次对肖氏生物液进行分段萃取,采用DPPH法测定各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肖氏生物液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1.713 g/L、10.534 g/L、6.660 g/L及11.177 g/L。结论:肖氏生物液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上。
2011年03期 v.36;No.150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 ] - 裘璐;郝小燕;张一;吴文利;肖海涛;
目的:探讨肖氏生物液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依次对肖氏生物液进行分段萃取,采用DPPH法测定各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肖氏生物液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1.713 g/L、10.534 g/L、6.660 g/L及11.177 g/L。结论:肖氏生物液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上。
2011年03期 v.36;No.150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 ] - 吴文利;张雁萍;王道平;郝小燕;
目的:应用GC-MS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尾参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在野生和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8个和32个挥发油成分,其中有17个成分相同。结论:两种百尾参挥发性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
2011年03期 v.36;No.150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25 ] - 吴文利;张雁萍;王道平;郝小燕;
目的:应用GC-MS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尾参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在野生和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8个和32个挥发油成分,其中有17个成分相同。结论:两种百尾参挥发性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
2011年03期 v.36;No.150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25 ] - 赵艳;谢渊;王文玲;汪苏;陈娴;周建奖;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胃泌素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阐明胃泌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为胃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淋巴结组织,提取及纯化总RNA,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胃泌素mRNA的表达。结果:胃泌素mRNA表达在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降低,为癌旁组织的0.063倍;淋巴组织较癌旁组织增加,为癌旁组织的35.482倍;胃泌素mRNA在胃窦癌组癌组织及淋巴组织较胃体癌组增加,分别为胃体癌组的3.074倍和9.190倍;胃泌素mR-NA在淋巴转移组的癌组织及淋巴组织较未转移组增加,分别为未转移组的59.912倍和5.895倍;胃泌素mRNA在>T2组的癌组织及淋巴组织较≤T2组增加,分别为≤T2组1.540倍和13.833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泌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胃泌素与胃癌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2011年03期 v.36;No.150 259-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0 ] - 赵艳;谢渊;王文玲;汪苏;陈娴;周建奖;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胃泌素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阐明胃泌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为胃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淋巴结组织,提取及纯化总RNA,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胃泌素mRNA的表达。结果:胃泌素mRNA表达在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降低,为癌旁组织的0.063倍;淋巴组织较癌旁组织增加,为癌旁组织的35.482倍;胃泌素mRNA在胃窦癌组癌组织及淋巴组织较胃体癌组增加,分别为胃体癌组的3.074倍和9.190倍;胃泌素mR-NA在淋巴转移组的癌组织及淋巴组织较未转移组增加,分别为未转移组的59.912倍和5.895倍;胃泌素mRNA在>T2组的癌组织及淋巴组织较≤T2组增加,分别为≤T2组1.540倍和13.833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泌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胃泌素与胃癌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2011年03期 v.36;No.150 259-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0 ] - 刘鉴;吴家红;李金福;闫妍;
目的:观察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常见蚊、蠓的昼夜活动规律。方法:采用人帐诱法、网捕法、灯诱法进行24 h连续调查,在解剖镜下对所采集的蚊蠓进行种属鉴定;根据采集蚊蠓数初步分析蚊蠓昼夜活动规律。结果:采集到的蠓数量最多,有5属338只,以库蠓为主;蚊虫为4属5种117只,共计455只;蚊虫活动高峰在日出前(晨)和日落后(昏),昏峰大于晨峰。结论:初步了解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翁昂乡常见蚊蠓昼夜活动节律以及动态分布。
2011年03期 v.36;No.150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5 ] - 刘鉴;吴家红;李金福;闫妍;
目的:观察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常见蚊、蠓的昼夜活动规律。方法:采用人帐诱法、网捕法、灯诱法进行24 h连续调查,在解剖镜下对所采集的蚊蠓进行种属鉴定;根据采集蚊蠓数初步分析蚊蠓昼夜活动规律。结果:采集到的蠓数量最多,有5属338只,以库蠓为主;蚊虫为4属5种117只,共计455只;蚊虫活动高峰在日出前(晨)和日落后(昏),昏峰大于晨峰。结论:初步了解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翁昂乡常见蚊蠓昼夜活动节律以及动态分布。
2011年03期 v.36;No.150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5 ] - 卫敏;高文军;高齐明;蔡仲华;
目的:应用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干细胞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患者入选标准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后连续3个月肝功能指标不再改善者,入选病例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治疗组连续5 d注射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300μg,每日1次,分别于12周、24周、48周观察肝功能。结果:随访12周、24周、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等肝功能指标方面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球蛋白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原位移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状况。
2011年03期 v.36;No.150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3 ] - 卫敏;高文军;高齐明;蔡仲华;
目的:应用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干细胞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患者入选标准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后连续3个月肝功能指标不再改善者,入选病例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治疗组连续5 d注射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300μg,每日1次,分别于12周、24周、48周观察肝功能。结果:随访12周、24周、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等肝功能指标方面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球蛋白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原位移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状况。
2011年03期 v.36;No.150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3 ] - 杜奇容;刘鸣;潘曙明;黄四平;陈凯骏;康健;
目的:探讨贺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伴颅脑损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贺苏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改变。结果:(1)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上升,贺苏组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2)贺苏组用药后2 h的GCS评分明显提高,血S100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贺苏组免疫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凝血功能、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在治疗后无异常。结论:贺苏早期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能进行有效复苏,而且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引起的病情的恶化,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2011年03期 v.36;No.150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3 ] - 杜奇容;刘鸣;潘曙明;黄四平;陈凯骏;康健;
目的:探讨贺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伴颅脑损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贺苏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改变。结果:(1)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上升,贺苏组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2)贺苏组用药后2 h的GCS评分明显提高,血S100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贺苏组免疫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凝血功能、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在治疗后无异常。结论:贺苏早期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能进行有效复苏,而且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引起的病情的恶化,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2011年03期 v.36;No.150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3 ] - 刘树春;刘兴敏;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中青年女性患者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腰椎、腰椎间盘或下肢骨科手术的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成4组(n=6),对照组、0.7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组、1.0MAC组及1.3MA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达到预定MAC平稳后测定4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基础代谢率(BRS)。结果:1.0MAC组与对照组及0.7MAC组相比,SBP、MAP明显降低(P<0.05),BRS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0.7MAC组、1.0MAC组相比,1.3MAC组的SBP、MAP明显降低(P<0.05),BRS明显降低(P<0.01)。结论:1.0MAC与1.3MAC七氟烷抑制SBP及MAP,七氟烷引起的心率变化与BRS受抑制有关。
2011年03期 v.36;No.150 273-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6 ] - 刘树春;刘兴敏;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中青年女性患者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腰椎、腰椎间盘或下肢骨科手术的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成4组(n=6),对照组、0.7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组、1.0MAC组及1.3MA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达到预定MAC平稳后测定4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基础代谢率(BRS)。结果:1.0MAC组与对照组及0.7MAC组相比,SBP、MAP明显降低(P<0.05),BRS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0.7MAC组、1.0MAC组相比,1.3MAC组的SBP、MAP明显降低(P<0.05),BRS明显降低(P<0.01)。结论:1.0MAC与1.3MAC七氟烷抑制SBP及MAP,七氟烷引起的心率变化与BRS受抑制有关。
2011年03期 v.36;No.150 273-27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6 ] - 余鹏;
目的:观察4种免疫抑制剂对正常人外周血中CD4+和CD8+细胞Tim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名正常志愿者外周血各30 ml,分离淋巴细胞,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按照免疫抑制剂分为CsA、MMF、FK506、RAPA及DMX单因素组和混合干预组,培养3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细胞的Tim3表达,并在72h后检测各种干预因素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CD4+T细胞中,各单因素干预组Tim3+的阳性率与未干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Tim3+最低的是CsA组和RAP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最高的是DMX组,与其它单因素4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干预组中,Tim3+最低的是CsA+RAPA+DMX组和RAPA+MMF+DM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在CD8+T细胞中,各单因素干预组Tim3+的变化与未干预组相比,只有CsA组和RAP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511);而各个复合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Tim3+最低的是CsA+RAPA+DMX组和RAPA+MMF+DM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413);而最高的CsA+MMF+DMX组与CsA+RAPA+DMX和RAPA+MMF+DMX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2和0.015)。在细胞增殖的结果中,各个干预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sA+RAPA+DMX组跟其它复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对Tim3分子的表达存在差异,无论是细胞亚型还是增殖结果都明显不同。
2011年03期 v.36;No.150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3 ] - 余鹏;
目的:观察4种免疫抑制剂对正常人外周血中CD4+和CD8+细胞Tim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名正常志愿者外周血各30 ml,分离淋巴细胞,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按照免疫抑制剂分为CsA、MMF、FK506、RAPA及DMX单因素组和混合干预组,培养3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细胞的Tim3表达,并在72h后检测各种干预因素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CD4+T细胞中,各单因素干预组Tim3+的阳性率与未干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Tim3+最低的是CsA组和RAP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最高的是DMX组,与其它单因素4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干预组中,Tim3+最低的是CsA+RAPA+DMX组和RAPA+MMF+DM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在CD8+T细胞中,各单因素干预组Tim3+的变化与未干预组相比,只有CsA组和RAP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511);而各个复合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Tim3+最低的是CsA+RAPA+DMX组和RAPA+MMF+DM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413);而最高的CsA+MMF+DMX组与CsA+RAPA+DMX和RAPA+MMF+DMX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2和0.015)。在细胞增殖的结果中,各个干预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sA+RAPA+DMX组跟其它复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对Tim3分子的表达存在差异,无论是细胞亚型还是增殖结果都明显不同。
2011年03期 v.36;No.150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3 ] - 严瑞;朱春玲;许俊;赵延娜;李在楠;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08例CKD患者和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CK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数值较小,血压呈明显的非勺形模式;存在颈动脉斑块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明确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396,P<0.05。结论: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相关,在积极降低血压值的同时,还需调整血压昼夜节律,以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0-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2 ] - 严瑞;朱春玲;许俊;赵延娜;李在楠;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08例CKD患者和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CK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数值较小,血压呈明显的非勺形模式;存在颈动脉斑块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明确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396,P<0.05。结论: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相关,在积极降低血压值的同时,还需调整血压昼夜节律,以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0-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2 ] - 孙岩;钱立;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以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白癜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IL-2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2水平与IL-6、IL-10、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482 2、-0.501 8、-0.613 4。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调节的异常,检测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263 ] - 孙岩;钱立;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以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白癜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IL-2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2水平与IL-6、IL-10、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482 2、-0.501 8、-0.613 4。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调节的异常,检测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263 ] - 何军;左丽;
目的:检测不同亚类T淋巴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1、IL-9及IL-17在初始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的水平,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海洛因依赖者(2年内)设为海洛因依赖组,31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FN-γ、IL-4、TGF-β1、IL-9、IL-17水平。结果:海洛因依赖组IFN-γ、IL-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TGF-β1、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海洛因成瘾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4 ] - 何军;左丽;
目的:检测不同亚类T淋巴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1、IL-9及IL-17在初始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的水平,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海洛因依赖者(2年内)设为海洛因依赖组,31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FN-γ、IL-4、TGF-β1、IL-9、IL-17水平。结果:海洛因依赖组IFN-γ、IL-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TGF-β1、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海洛因成瘾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4 ] - 邸亚男;王晋星一;王猛;李兴;杨国珍;潘卫;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双抗夹心ELISA法。方法:用抗MLCK兔多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1%小牛血清白蛋白(1%BSA)作为封闭液,抗MLCK羊多克隆抗体和HRP-兔抗羊抗体分别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同时对新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2 000和1∶200,该方法的敏感性为5.16 mg/L,低、高浓度样本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9%、6.1%和16.0%、19.0%。结论:建立了MLCK定量检测的ELISA方法,其灵敏度和精密度均较好,为人血清MLCK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方法。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0 ] - 邸亚男;王晋星一;王猛;李兴;杨国珍;潘卫;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双抗夹心ELISA法。方法:用抗MLCK兔多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1%小牛血清白蛋白(1%BSA)作为封闭液,抗MLCK羊多克隆抗体和HRP-兔抗羊抗体分别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同时对新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2 000和1∶200,该方法的敏感性为5.16 mg/L,低、高浓度样本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9%、6.1%和16.0%、19.0%。结论:建立了MLCK定量检测的ELISA方法,其灵敏度和精密度均较好,为人血清MLCK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方法。
2011年03期 v.36;No.150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0 ] - 胡颖;何静;叶兰;张晴;李诚秀;黄能慧;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1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给药组每日灌胃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27周,对照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饮水量,检查给药13、27周及停药后4周时大鼠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凝血功能、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复方杠板归胶囊各组动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检查均正常。结论:复方杠板归胶囊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2011年03期 v.36;No.150 292-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1 ] - 胡颖;何静;叶兰;张晴;李诚秀;黄能慧;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1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给药组每日灌胃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27周,对照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饮水量,检查给药13、27周及停药后4周时大鼠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凝血功能、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复方杠板归胶囊各组动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检查均正常。结论:复方杠板归胶囊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2011年03期 v.36;No.150 292-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1 ]
- 欧炜;饶婷;高鸿;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抑制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机制。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女性患者40例,予血浆靶浓度2 mg/L异丙酚靶控输注,分别于用药前(T0点)及异丙酚达到设定血浆靶浓度平衡时(T1点)测定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BRS)值。结果:T0时点BRS值为(13.72±1.61)ms/mmHg,T1时点BRS值为(9.07±2.03)ms/mmHg,T1时点的BRS值较T0明显降低。结论:靶控异丙酚后可使血压下降,心率不升高反而减慢,这可能与异丙酚抑制了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的反射能力有关。
2011年03期 v.36;No.150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8 ] - 欧炜;饶婷;高鸿;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抑制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机制。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女性患者40例,予血浆靶浓度2 mg/L异丙酚靶控输注,分别于用药前(T0点)及异丙酚达到设定血浆靶浓度平衡时(T1点)测定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BRS)值。结果:T0时点BRS值为(13.72±1.61)ms/mmHg,T1时点BRS值为(9.07±2.03)ms/mmHg,T1时点的BRS值较T0明显降低。结论:靶控异丙酚后可使血压下降,心率不升高反而减慢,这可能与异丙酚抑制了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的反射能力有关。
2011年03期 v.36;No.150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8 ] - 李宁;赵洪卫;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效。方法:8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艾司洛尔及毛花苷丙静脉注射,评价艾司洛尔控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艾司洛尔降低心室率起效时间为(3.4±3.1)min,毛花苷丙起效时间为(33.3±11.6)mi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120 min后,两组患者较用药前心室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平均心室率低于毛花苷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起效快,副作用小。
2011年03期 v.36;No.150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李宁;赵洪卫;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效。方法:8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艾司洛尔及毛花苷丙静脉注射,评价艾司洛尔控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艾司洛尔降低心室率起效时间为(3.4±3.1)min,毛花苷丙起效时间为(33.3±11.6)mi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120 min后,两组患者较用药前心室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平均心室率低于毛花苷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起效快,副作用小。
2011年03期 v.36;No.150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戴乾;王俊;杨孝敬;
目的:了解安顺市西秀区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秀区1998-2009年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对艾滋病感染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以无业或待业人口为主,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集中在16~49岁,男女比例为2.69∶1,传播途径以吸毒传播为主。结论:1998-2009年艾滋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干预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 戴乾;王俊;杨孝敬;
目的:了解安顺市西秀区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秀区1998-2009年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对艾滋病感染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以无业或待业人口为主,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集中在16~49岁,男女比例为2.69∶1,传播途径以吸毒传播为主。结论:1998-2009年艾滋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干预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 王燕;周力;黄妍;张永宏;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NERD患者随机分成3组,奥美拉唑组(对照组1)40例,奥美拉唑联合吗丁林组(对照组2)40例,奥美拉唑与吗丁林联合枳术宽中胶囊组(观察组)40例,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积分。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吗丁林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NERD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及奥美拉唑联合吗丁林组。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2-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2 ] - 王燕;周力;黄妍;张永宏;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枳术宽中胶囊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NERD患者随机分成3组,奥美拉唑组(对照组1)40例,奥美拉唑联合吗丁林组(对照组2)40例,奥美拉唑与吗丁林联合枳术宽中胶囊组(观察组)40例,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积分。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吗丁林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NERD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及奥美拉唑联合吗丁林组。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2-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2 ] - 姚骏;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用支原体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32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对Uu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326例标本中Uu分离率为32.82%,耐药性分析提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加。结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 ] - 姚骏;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用支原体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32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对Uu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326例标本中Uu分离率为32.82%,耐药性分析提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加。结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 ] - 曾爱屏;宋向群;于起涛;周达;何剑波;王惠临;宁瑞玲;周韶璋;韦劲松;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含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恩度联合NP和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6个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目标病灶进行CT检查及病灶测量,达稳定(SD)以上的患者4周后再次复查评价疗效;化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及心电图1次,化疗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并观察记录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结果:初治有效率为35.7%,复治有效率为20%,总有效率31.6%;初治收益率92.9%,复治收益率60%,总受益率84.2%;化疗周期越长,有效率及受益率越高;毒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贫血、心律失常、便秘、疼痛及转氨酶升高。结论:恩度联合NP和GP方案化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高,且并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6-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1 ] - 曾爱屏;宋向群;于起涛;周达;何剑波;王惠临;宁瑞玲;周韶璋;韦劲松;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含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恩度联合NP和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6个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目标病灶进行CT检查及病灶测量,达稳定(SD)以上的患者4周后再次复查评价疗效;化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及心电图1次,化疗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并观察记录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结果:初治有效率为35.7%,复治有效率为20%,总有效率31.6%;初治收益率92.9%,复治收益率60%,总受益率84.2%;化疗周期越长,有效率及受益率越高;毒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贫血、心律失常、便秘、疼痛及转氨酶升高。结论:恩度联合NP和GP方案化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高,且并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6-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1 ] - 王旭浩;孙诚谊;曾文英;蒋涛;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在内镜下的治疗价值。方法:92例SOD患者,经逆行胆胰管造影确诊后,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结果:92例患者经EST治疗后,显效75例(81.5%),有效10例(10.9%),总有效率为92.4%;无效7例(7.6%),EST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9.8%)。结论:EST治疗SOD有确切的疗效,具有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王旭浩;孙诚谊;曾文英;蒋涛;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在内镜下的治疗价值。方法:92例SOD患者,经逆行胆胰管造影确诊后,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结果:92例患者经EST治疗后,显效75例(81.5%),有效10例(10.9%),总有效率为92.4%;无效7例(7.6%),EST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9.8%)。结论:EST治疗SOD有确切的疗效,具有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2011年03期 v.36;No.150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白冰;张英莲;
目的:调查医院预约挂号爽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电话访谈的方法调查门诊预约挂号爽约病人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分布,分析病人爽约的原因。结果:本次调查的总爽约率17.65%,预约期限、预约时段、预约者年龄及性别与爽约率无关,而与病人的责任心和诚信有关。结论:加强对预约者责任心教育和减少预约者的随意性是降低预约挂号爽约率的措施之一。
2011年03期 v.36;No.150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272 ] - 白冰;张英莲;
目的:调查医院预约挂号爽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电话访谈的方法调查门诊预约挂号爽约病人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分布,分析病人爽约的原因。结果:本次调查的总爽约率17.65%,预约期限、预约时段、预约者年龄及性别与爽约率无关,而与病人的责任心和诚信有关。结论:加强对预约者责任心教育和减少预约者的随意性是降低预约挂号爽约率的措施之一。
2011年03期 v.36;No.150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272 ] - 潘丹丹;艾戎;童雪涛;鲁承熙;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就医依从性的影响,提高儿童就医依从性。方法:50例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儿既往有就医经历并有恐惧就医、拒绝就医表现;在原发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教授家长心理干预方法,即对孩子说的话,包括平日身体健康时、将要就医时、正在就医时和就医结束后;对照组不加干涉;观察两组患儿复诊时就医依从性改善情况,同时对患儿疾病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依从性改善率为96%,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愈时间比较,治疗组(5.48±1.66)d,对照组(9.44±3.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就医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恢复。
2011年03期 v.36;No.150 312-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2 ] - 潘丹丹;艾戎;童雪涛;鲁承熙;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就医依从性的影响,提高儿童就医依从性。方法:50例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儿既往有就医经历并有恐惧就医、拒绝就医表现;在原发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教授家长心理干预方法,即对孩子说的话,包括平日身体健康时、将要就医时、正在就医时和就医结束后;对照组不加干涉;观察两组患儿复诊时就医依从性改善情况,同时对患儿疾病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依从性改善率为96%,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愈时间比较,治疗组(5.48±1.66)d,对照组(9.44±3.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就医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恢复。
2011年03期 v.36;No.150 312-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2 ] - 祝庆亮;谷江;孙发;石家齐;沈俊;张永春;万晓军;朱瑜;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观察癌栓部位、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2例均系右侧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均完整取出下腔静脉癌栓,癌栓进入下腔静脉分别为3.3 cm、2.1 cm长,术中出血分别为800 ml、3 000 ml,术后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第24天出院,随访17~18个月,1例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转移,17个月后失访;1例术后10月发生远处转移,18个月死亡。结论:对于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开放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2011年03期 v.36;No.150 314-315+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8 ] - 祝庆亮;谷江;孙发;石家齐;沈俊;张永春;万晓军;朱瑜;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观察癌栓部位、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2例均系右侧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均完整取出下腔静脉癌栓,癌栓进入下腔静脉分别为3.3 cm、2.1 cm长,术中出血分别为800 ml、3 000 ml,术后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第24天出院,随访17~18个月,1例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转移,17个月后失访;1例术后10月发生远处转移,18个月死亡。结论:对于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开放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2011年03期 v.36;No.150 314-315+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