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兴;潘卫;邱峰;邱宗荫;
目的:细胞质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信号转导等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体外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细胞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肿瘤发生机制的阐释提供信息。方法:体外培养的细胞(包括肝癌细胞、正常肝细胞)以超离心分离细胞质,双向电泳分离细胞质蛋白质,图像分析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在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的对比分析中筛选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涉及到细胞的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调亡调控等方面。结论:细胞癌变后细胞质中蛋白质的表达发生了许多改变,可为肿瘤发生机制的阐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007年03期 No.126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3 ] - 刘萍;周顺;先丹;杨茂发;苏晓庆;
目的: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非靶生物小菜蛾幼虫是否有毒害作用。方法:采用胃毒法和触杀法处理小菜蛾四龄幼虫,24 h后观察幼虫死亡率、叶片重量差,5 d后观察化蛹率。结果:胃毒法和触杀法处理小菜蛾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5%和12.5%,叶片重量差分别为0.89 g和0.41 g,平均化蛹率分别为22%和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菜蛾幼虫是安全的。
2007年03期 No.126 225-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66 ] - 韩晓曦;武迪迪;宗志红;于秉治;
目的:研究磷酸二酯酶3A(PDE3A)在小鼠受精卵第1次有丝分裂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小鼠受精卵在第1次有丝分裂的G1、S、G2及M期,在mRNA水平PDE3A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PDE3A在G2、M期的表达较G1、S期明显增高。结论:小鼠受精卵中有PDE3A基因的表达;在小鼠受精卵第1次有丝分裂过程中,PDE3A在mRNA水平的表达具有阶段特异性,因而,PDE3A很可能参与对受精卵早期发育的调控。
2007年03期 No.126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0 ] - 万昌武;刘启兰;龙义国;
目的:探讨胃癌及邻癌黏膜组织p27ki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邻癌黏膜组织及胃切端黏膜组织p27kip1的表达水平;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织实质细胞数密度、阳性细胞数密度等形态指标并计算阳性细胞比率。结果:胃癌组织及邻癌黏膜组织p27kip1的阳性率、阳性细胞数密度及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切端胃黏膜,而癌组织与邻癌黏膜组织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癌组织p27kip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胃癌组织p27Kip1水平降低并与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同时邻癌胃黏膜p27Kip1水平也降低,这种异常可能对癌扩散和转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007年03期 No.126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 ] - 戴桃李;潘娅;杨琼;陈粲;
目的:研究阿尼西坦(Ani)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VD模型组、Ani组,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VD大鼠模型,Ani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用Ani 300 mg/(kg.d)连续灌胃4 w,3组大鼠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在体海马齿状回记录LTP观察学习记忆的电生理改变。结果:与VD模型组比较,Ani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高频刺激(HFS)后PS潜伏期缩短程度明显增大(P<0.05或P<0.01),EPSP斜率、PS幅值明显增大(P<0.05或P<0.01)。结论:阿尼西坦通过影响突触可塑性的某些环节易化在体海马齿状回LTP的诱导和维持,这可能是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2007年03期 No.126 234-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35 ] - 庄梅;方颖;吴立荣;雷大卫;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对照组,分别予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预处理。预处理后构建Langendorff离体心脏I/R动物模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60 min,测定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CAT、GSH-Px水平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升高心肌组织抗氧自由基酶的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2007年03期 No.126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5 ] - 谢渊;张小蕾;李毅;张婷;单可人;
目的:为天麻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提供可靠、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条件。方法:选择ITS序列通用引物对天麻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对一系列PCR条件参数进行摸索,同时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天麻ITS序列PCR扩增产物约为750 bp,不同来源样本存在有一定的差异。经测序后与Genebank中相关序列比对,天麻ITS序列总长度为598 bp,其中ITS1为235 bp,ITS2为209 bp,5.8S为154 bp,G+C(%)为52%。结论:扩增天麻ITS序列的PCR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可靠、特异的结果。
2007年03期 No.126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0 ] - 焦玲;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判断多系统萎缩(MSA)和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利用ND I-400型肌电图仪对18例MSA患者、35例PD患者和30位健康人分别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MSA组SSR异常率(83.33%)显著高于PD组(65.71%),病程≤2年者,MSA组SSR异常率78.57%,PD组SSR异常率为50%,无自主神经症状者,MSA组SSR异常率为33.33%,PD组SSR异常率为30.77%。结论:(1)SSR可定量评价MSA和PD的交感神经功能状态,对两患者组的亚临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早期诊断价值;(2)MSA引起双侧SSR抑制,PD也可致双侧SSR抑制,但以肢体受累严重侧SSR抑制显著;(3)MSA所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更严重、更广泛。
2007年03期 No.126 245-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4 ] - 高秀丽;张敏;蒋蒨;祝君;吴良玉;
目的:建立测定龙血竭滴丸中龙血素B含量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45∶55),检测波长为27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龙血素B在8.28~99.36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6),该制剂中龙血素B的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2.09%(n=5)。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龙血竭滴丸的质量控制。
2007年03期 No.126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14 ] - 万先伦;饶光玲;窦静;
目的:优选归芍胶囊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芍、川芎、当归的醇提液为样本,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得到其提取物;以芍药苷和阿魏酸为考察指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跟踪。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白芍、川芎、当归醇提液的分离纯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归芍胶囊中芍药苷以及阿魏酸的含量测定。采取单独提取纯化方案较为合理。结论:优选工艺适于归芍胶囊的提取纯化生产。
2007年03期 No.126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4 ] - 刘康;陈安强;尤丛笑;陈光莉;翁颖;付桂丽;陈赞军;张曦;
目的:探讨炎性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ICAM-1)及其脑血康干预在急性脑梗死病患者中地位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VICAM-1含量,其中35例经脑血康干预,均与38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V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恢复期2种细胞因子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正常。35例经脑血康干预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脑梗死恢复期及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IL-6、VICAM-1比较均存在差异;治疗4周后比较,脑血康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间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梗死、35例经脑血康干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IL-6和VICAM-1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IL-6和VICAM-1的测定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脑血康片对急性脑梗死干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2007年03期 No.126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2 ] - 罗天永;吴君;周晓倩;
目的:观察银杏制剂在复合病因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模型,8周造模结束后治疗组予以银杏制剂灌胃治疗8周,取各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作病理纤维化分级,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肝脏指数、血清HA和肝组织Hyp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肝脏指数、HA、Hyp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银杏制剂对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07年03期 No.126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 ] - 郑志昌;徐春丽;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的方法。方法:血浆中加入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内标泮托拉唑,以乙酸乙酯提取,进行RP-HPLC检测。色谱柱为ShimparkODS 6 mm×150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1%三乙胺,用高氯酸调pH至7.0;60∶40,V/V),流速为1 ml/min;岛津SPD-6AV可见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02 nm,AUFS为0.01。结果: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与内标泮托拉唑达基线分离,血浆中奥美拉唑在10~1 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最低检测浓度为5μg/L。血浆中兰索拉唑在30~1 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最低检测浓度为20μg/L。结论:该法简单、准确、灵敏,适用于对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血药浓度的测定。
2007年03期 No.126 261-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67 ] - 董洪敏;金风;黄薇;陈海霞;欧阳伟伟;姜汉;
目的:观察不同国产止吐药预防头颈部癌含顺铂(cisplatin,DDP)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3例患者采用含DDP方案化疗90周期,随机分为3组,各化疗30周期,分别给予国产恩丹西酮(欧贝)、格拉司琼(琼沙奥或君凯)、托烷司琼(赛格恩)预防恶心、呕吐反应。结果:防治恶心、呕吐的有效率格拉司琼组为93.3%,托烷司琼组为86.7%,恩丹西酮组为83.3%,3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种止吐药毒副反应相似,以便秘、倦怠及头痛多见,但程度较轻。结论:国产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均为头颈部癌含DDP方案化疗的有效止吐药,其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病人可耐受。
2007年03期 No.126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77 ] - 韦卫琴;梁显泉;闻心培;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etal matrix proteinase-1,MMP-1)启动子区-1607 bp处1G或2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epolymorphism,SNP)与贵州汉族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分析71名NSCLC患者和75名健康对照者的MMP-1启动子区SNP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NSCLC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2G/2G基因型在NSCLC组中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2G/2G基因型较1G/1G及2G/2G+1G/2G基因型患NSCLC风险率增加,OR(95%CI)值分别为3.082(1.620~5.862),2.517(1.283~4.936),吸烟可增加2G/2G基因型患NSCLC风险率。结论:贵州汉族人群MMP-1启动子区SNP(1G/2G)基因型与NSCLC易感性有关,2G/2G基因型的NSCLC发生风险增加。
2007年03期 No.126 267-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