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正玲,左丽,陈文捷,潘宇
目的 :经皮下注射登革热病毒 2型 (DEN 2 ) ,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 ,观察DEN 2不同毒株感染情况。方法 :用DEN 2NGC株和临床分离株 (B株 )以不同剂量经皮下多点注射方式感染Balb/c小鼠 ,通过测量初次、再次感染后小鼠的体温、血小板数量、分离血浆中病毒、间接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 ,观察动物感染模型建立情况。结果 :(1)初、再次感染后实验动物可出现弓背、耸毛、震颤、低热、血小板数量降低等登革热 (DF)临床表现 ,从血浆中检测到抗DEN 2IgM ,IgG类抗体 ,并分离到病毒 ;(2 )两株病毒感染后实验动物的血小板数量及病毒血症期及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DEN ,模拟自然感染方式可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 ,其感染情况与感染剂量、感染毒株有关。
2004年05期 37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95 ] - 王艺明,刘兴德,董为伟,杨宗城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电图 (ECG)、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变化 ,探讨脑 心综合征发生的中枢机制。方法 :利用标准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技术记录 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 4 3例正常对照的心电信号 ,分析比较不同部位半球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 :1 急性脑梗塞患者出现快速心率失常、QT间期延长和S T段下移 ;2 脑梗塞组的相邻心搏间期差大于 10ms的间期数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均方根值 (squarerootofthemeansquareddifferencesofsuccessiveNNintervals ,RMSSD)、总频、高频、混沌参数是降低的 ,而低频 /高频相对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以右侧岛叶较其他部位梗塞变化明显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塞出现心电图异常、自主神经活性变化等脑 心综合征表现 ,故对脑梗塞患者必须加强ECG及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监测 ,以防脑源性不良反应发生。
2004年05期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37 ] - 段学燕,龙金华,肖静,曾柱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树突细胞 (DCs,dendriticcells)的分化发育的影响 ,以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 :用免疫磁珠从人外周血分离CD14 + 单核细胞 ,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4 (IL 4 )和人白血病细胞Jurkat培养上清液体外培养DCs,以正常培养诱导的DCs作为对照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技术分析人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对DCs分化发育的影响。结果 :正常培养DCs与肿瘤上清液培养的DCs相比 ,在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对含量和细胞内消耗葡萄糖重新合成磷脂的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但是 ,在细胞的转录状态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肿瘤细胞上清液培养液所营造的微环境细胞转录水平上对DCs的功能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04年05期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22 ] - 王豫萍,王和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变异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PCR)诊断试剂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的染色体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olyscry lamidgelelectrophoresis ,PAGE)及薄层凝胶扫描分析。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比细菌型多一DNA条带。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形成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在特异性PCR反应中可形成与其亲代细菌型有差异的产物。
2004年05期 389-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3 ] - 吴珊,董为伟,董佑忠
目的 :了解缺氧 复氧条件下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及对内皮 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制造缺氧及再供氧模型 ,观测SOD活性变化及内皮 中性粒细胞黏附率 ,并在复氧时进行干预。结果 :1.内皮细胞的SOD活性在缺氧 90min后明显下降。复氧后 4h仍然继续降低 ,与缺氧 9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 .复氧同时加入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 ,4h后测SOD活性与缺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高于复氧组 ;复氧同时加入细胞因子白介素 1β(IL 1β) ,4h后内皮细胞SOD活性与复氧组差异无显著性 ;但复氧同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后SOD活性比复氧组明显下降。 3.内皮 白细胞黏附率在缺氧组和复氧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4 .复氧同时加入NAC ,对内皮 中性粒细胞黏附率无明显抑制 ;但复氧同时加入细胞因子IL 1β或TNF α后内皮 中性粒细胞黏附率明显高于复氧组。结论 :1.内皮细胞缺氧 90min后 ,其内源性SOD活性下降 ,复氧后 4h加重SOD活性抑制。 2 .复氧同时加入外源性抗氧化剂NAC可对抗复氧所致SOD活性下降 ;外源性IL 1β对此无影响 ;外源性TNF α促进复氧所致SOD活性抑制。 3.内皮 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在缺氧时加强 ,而复氧 4
2004年05期 392-394+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5 ] - 谢汝佳,杨勤,罗新华,耿晓霞,韩冰,李诚秀,程明亮
目的 :探讨丹芍化纤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 ,除正常组外 ,其余采用四氯化碳 (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8周 ,然后两治疗组分别予以低剂量 (0 5g/kg)、高剂量 (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 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 (ALT) ,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检测尿羟脯氨酸 (Hyp)排出量 ,同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肝组织MMP 1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 ,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 ,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 ,尿Hyp排出明显增加 ,肝脏MMP 1表达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均以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 :丹芍化纤胶囊增加大鼠肝组织中MMP 1的表达 ,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2004年05期 395-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90 ] - 李远慧,杨勤,陈辉蓉,韩冰,孙兰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对缺碘及甲状腺激素 (TH)不足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研究缺碘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低下可能的机制。方法 :复制碘缺乏子代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 3表达。结果 :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 3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16 12 0± 6 0 6 ,3 6 2 5±1 33) ,P <0 0 1。结论 :缺碘及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增加 ,学习记忆能力低下 ,可能和Caspase 3明显增多有关。
2004年05期 400-40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0 ] - 侯栋梁,张孝斌,张杰,程帆
目的 :研究肾上腺髓质增生 (AMH)大鼠模型肾上腺组织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2组 :正常对照组 (NC组 )和肾上腺髓质增生组 (AMH组 )。用利血平皮下注射制备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模型。 6周后取出肾上腺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该模型肾上腺组织酪氨酸羟化酶蛋白质及mRNA表达 ,检测血清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和 2 4h尿 3 甲氧 4 羟基苦杏仁酸 (VMA)的含量 ,同时测量肾上腺髓质百分数以反映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程度。结果 :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模型肾上腺组织酪氨酸羟化酶蛋白质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 ,血清中的NE ,E和 2 4h尿VMA的含量明显升高 ,肾上腺髓质百分数明显升高。结论 :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模型肾上腺组织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增强。
2004年05期 402-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3 ] - 伍徐娴,杨勤,罗新华,耿晓霞,时黛,李诚秀,程明亮
目的 :观察丹芍化纤胶囊对四氯化碳 (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方法 :分别提取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高剂量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大鼠的肝组织线粒体 ,测定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肝纤维化组及自然恢复组较正常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5 ) ,治疗后 ,高剂量治疗组及低剂量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均较肝纤维化组及自然恢复组明显降低 ,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丹芍化纤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疗效的机制。
2004年05期 405-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1 ] - 王焰,周力,谭玉洁,马启龄,马莉
目的 :对儿童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我院儿科体检、门诊及住院的 <12岁儿童共 198例进行 9项流行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借助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血清学Hp IgM ,Hp IgG检测。结果 :IgM或 (和 )IgG ,总体平均阳性率 79 8% (15 8/ 198) ,IgM ,IgG的阳性率分别为 4 5 9% ,6 7 8% ,<1岁的婴儿即可发生Hp感染 (IgM阳性 ) ,3~ 5岁与 6~ 8岁两组阳性率相对较高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岁以后阳性率开始下降 ,与 6岁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吃零食是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流行因素。
2004年05期 407-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2 ] - 冯承芸,邓冰,熊敏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况及危险因素 ,为家长、教育系统实施干预提供依据 ,更好地预防成年期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贵阳地区 7所学校学生进行体检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肥胖筛查 ,再随机抽取其中 3所学校部分学生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肥胖检出率为 11 11% (男13 71% ,女 8 4 5 % ) ,肥胖高峰年龄为 9~ 11岁 ,肥胖分度构成中轻度为 4 9 92 % ,中、重度为 5 0 0 8% ,超重人数与肥胖人数比为 1 15。危险因素分析发现 ,有肥胖家族史、父母经济收入高、过早添加固体辅食、特殊饮食习惯及体育锻炼时间过少为肥胖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高于以往水平 ,呈明显上升趋势 ,且中、重度肥胖比率较高。肥胖为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多因素镶嵌作用而形成。
2004年05期 410-412+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8 ] - 李玲,黄能慧
目的 :探讨蒲桃种子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 ,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结果 :蒲桃种子提取液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大鼠的血糖水平 ,有增加动物对葡萄糖耐量的作用。结论 :蒲桃种子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具有降糖作用。
2004年05期 413-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48 ] - 徐胜生,焦俊,曾曦,张兰花
目的 :探讨结肠运动与胃动素 (MTL)、血管活性肠肽 (VIP)、P物质 (SP)的关系。方法 :运用结肠运输实验观察正常人结肠运输情况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餐前后血中MTL ,VIP及SP的浓度。结果 :(1)青、中、老年组结肠运动力由强减弱 ,青、中年组 4 8h内结肠运动力明显高于老年组 (P <0 0 5 )。男女组间结肠运输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空腹MTL ,VIP ,SP的浓度 :(2 6 7 34± 10 9 5 8)ng/L ,(176 93± 12 6 6 4 )ng/L ,(2 6 19± 19 12 )ng/L。餐后血MTL ,VIP ,SP分别为 :(2 88 0 8± 12 7 83)ng/L ,(15 2 14± 90 72 )ng/L ,(36 86± 19 0 8)ng/L ;(3)餐后 1h各组血中MTL ,SP ,VIP浓度 :青年组分别为 :(2 4 9 14± 10 4 4 7)ng/L ,(12 5 0 5± 79 97)ng/L ,(36 6 7± 2 0 92 )ng/L。中年组分别为 :(2 6 5 6 4± 12 5 5 2 )ng/L ,(14 3 38± 92 84 )ng/L ,(38 5 2± 2 2 2 6 )ng/L。老年组分别为 :(377 84±12 3 6 9)ng/L ,(2 0 4 77± 83 76 )ng/L ,(34 73± 10 30 )ng/L。老年组MTL ,VIP与青中年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P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男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空腹与餐后比较 :青、中、老年组餐后SP均明显高于餐前 (P <0 0 5 )
2004年05期 416-420+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227 ] - 张兰花,焦俊,郭晓山
目的 :通过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STC)患者血浆胃动素 (MTL)含量的分析 ,探讨血浆MTL水平与STC患者结肠动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1例STC患者和 33例正常人空腹及餐后 1h的血浆MTL水平 ,分析两者的差异 ,并将患者血浆MTL水平与结肠运输试验的标记物排出率做相关分析。结果 :2 1例STC患者的空腹和餐后 1h的血浆MTL含量分别为 (2 2 7 92± 90 4 6 )ng/L ,(2 6 7 94± 12 6 6 8)ng/L ,低于正常组的(2 88± 12 7 83)ng/L ,(336 16± 116 0 6 )ng/L。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STC患者餐后 1h的MTL含量与结肠运输试验的标记物排出率呈线性正相关 (r =0 5 5 ,P <0 0 1)。结论 :MTL释放减少可能是STC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4年05期 4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05 ] - 艾戎,邓冰,孙明明,周琳业,越敏
目的 :对脑性瘫痪 (cerebralplasy ,以下简称脑瘫 )患儿进行院内康复与社区家庭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 ,以探求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 ,并通过对脑瘫高危因素的研究 ,提高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以问卷方式详细记录 5 0例脑瘫患儿家族史、母亲孕期情况、围产期情况、新生儿期疾病、智力及运动发育情况、神经系统情况及其它伴随症状 ,并进行相关检查。将所有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院内康复治疗组及社区家庭康复治疗组 ,治疗前后由专人做儿童心理行为测定量表 (以下简称儿心量表 )测定。结果 :(1)脑瘫的高危因素以出生前及围产期的因素为主 ;(2 )院内康复组与社区家庭康复组在治疗前后 ,儿心量表各能区及智龄和发育商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院内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治疗后 ,脑瘫患儿在粗大动作、语言、社交行为的差异无显著性。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院内康复治疗优于家庭康复治疗。结论 :(1)院内康复及社区家庭康复均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2 )加强脑瘫的三级预防措施 ,可达到减少脑瘫的发生 ,减轻脑瘫患儿的残疾程度进而达到提高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目的。
2004年05期 424-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81 ] - 詹键,王荣,王勇,辛小青,甘春芳
目的 :研究青春期女性发铜与营养状况关系。方法 :对贵阳市 96 4名 8~ 15岁女性测量身高、体重及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FAAS)测定发铜含量。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的发铜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同一年龄组内 ,不同营养状况间的发铜值未见有意义的规律性变化 ;同一营养状况时 ,发铜值的年龄间变化未见有意义的规律性变化。结论 :营养评价参考标准所评价出的个体的营养状况与女性发铜值未见有意义的关系。
2004年05期 428-429+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3 ] - 肖竦
目的 :将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作为研究对象 ,测定其电子吸收光谱 ,从而筛选出较好的光敏剂。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析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吸收光谱。结果 :实验表明极性不同的各类溶剂对四苯基卟啉的光谱性质影响并不明显 ,但不同结构的四苯基卟啉化合物的光谱性质有所不同。结论 :从测定样品中可以优选出 2种电子吸收光谱靠近红光区的光敏剂。
2004年05期 430-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24 ] - 甄运寰,张汝一,鞠冬阳,颜登国,姬清华2004年05期 434-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舒莉萍,左丽,郝牧,赵星,韦隆华
目的 :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贵州省自然界白纹伊蚊体内带登革病毒 (DEN)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采集贵州省9个地 (州 )市共计 18个县 (区 )白纹伊蚊幼虫标本 ,饲养为成蚊 ;制备蚊悬液 ,碘化钠法提取RNA ,用登革病毒NS1基因区通用引物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DEN核酸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阳性PCR产物并分型 ;蚊悬液接种C6 /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制作细胞片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DEN抗原。结果 :从独山县麻尾镇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到 1株DEN 2型病毒 ,从凯里、黄果树和镇远 3处地方株白纹伊蚊体内检测出DEN核酸 ,用抗DEN 4型单克隆抗体经间接免疫荧光(IFA)和RT PCR产物酶切分型鉴定分别为登革病毒 2型、4型。结论 :贵州省存在DEN感染的自然循环
2004年05期 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张敏,刘蓉2004年05期 436-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桂坤,杜娟2004年05期 438-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 ]
- 姚云,江杰,任婷婷2004年05期 440-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6 ]
- 刘红霞,何丽,赵萍2004年05期 441-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9 ]
- 曾小菁,曾亚军,胡讯2004年05期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 陆婉秋2004年05期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 ]
- 鲁加祥,孔豫苏2004年05期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 李德宏,漆一飞,胡丽,彭易坤,程永华2004年05期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 ]
- 王光义,梅国胜2004年05期 450-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6 ]
- 张建,周效琴,王海2004年05期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2 ]
- 周丽红,金卓杏,黄玲聪,毛雪梅2004年05期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张汝一,鞠冬阳,颜登国,姬清华,甄运寰2004年05期 45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 ]
- 范波,颜登国2004年05期 456-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 ]
- 黄靖,罗桂芝,李小平2004年05期 457-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4 ]
- 王梅竹,王和2004年05期 460-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074 ]
- 刘兴贵,孙诚谊,胡韵2004年05期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8 ]
- 周松,吴强,张丽梅,王华义,陈瑾,李世英,庞尊中,杨天和,蒋兴安,刘晓桥,郑亚西2004年05期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5 ]
- 2004年05期 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吴玲,王秀玲,刘宏2004年05期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刘慧萍,文平,刘林敏2004年05期 46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 ]
- 曾祥刚,陈恪刚,宋涛,付冰2004年05期 468-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 徐彦英,程世平2004年05期 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2004年05期 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