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001对睾丸、附睾超微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84001抗精作用研究之三)

    覃国芳;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相对观察的方法,对给予84001浸膏25天后小鼠的睾丸、附睾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分析。结果发现部分曲细精管受损,其上皮排列紊乱、层次减少,精子细胞发生退变,变态期精子细胞顶体形成异常,胞质结构异形等;精母细胞偶有受累但较轻微;精原细胞、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附睾上皮在形态上无明显改变。本文对以上超微结构变化的性质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1986年03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2 ]
  • 84001对睾丸、附睾超微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84001抗精作用研究之三)

    覃国芳;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相对观察的方法,对给予84001浸膏25天后小鼠的睾丸、附睾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分析。结果发现部分曲细精管受损,其上皮排列紊乱、层次减少,精子细胞发生退变,变态期精子细胞顶体形成异常,胞质结构异形等;精母细胞偶有受累但较轻微;精原细胞、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附睾上皮在形态上无明显改变。本文对以上超微结构变化的性质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1986年03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2 ]
  • 84001对睾丸、附睾超微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84001抗精作用研究之三)

    覃国芳;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相对观察的方法,对给予84001浸膏25天后小鼠的睾丸、附睾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分析。结果发现部分曲细精管受损,其上皮排列紊乱、层次减少,精子细胞发生退变,变态期精子细胞顶体形成异常,胞质结构异形等;精母细胞偶有受累但较轻微;精原细胞、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附睾上皮在形态上无明显改变。本文对以上超微结构变化的性质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1986年03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2 ]
  • 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HRP法)

    杜树人;寶虹;丁秀华;陈运文;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逆向运输技术(HRP法),研究了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发现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脑干下端的位置靠前,紧邻面神经核的背外侧;腺包囊下感觉神经起自第2~4颈脊神经节,以第3节为主。

    1986年03期 195-198+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HRP法)

    杜树人;寶虹;丁秀华;陈运文;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逆向运输技术(HRP法),研究了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发现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脑干下端的位置靠前,紧邻面神经核的背外侧;腺包囊下感觉神经起自第2~4颈脊神经节,以第3节为主。

    1986年03期 195-198+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HRP法)

    杜树人;寶虹;丁秀华;陈运文;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逆向运输技术(HRP法),研究了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发现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脑干下端的位置靠前,紧邻面神经核的背外侧;腺包囊下感觉神经起自第2~4颈脊神经节,以第3节为主。

    1986年03期 195-198+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云南省的革螨

    顾以铭;王菊生;侯平;

    本文为云南省革螨的分类区系资料。按以往的纪录,云南省巳有革螨共3科、14属、26种。经过我们近年的采集整理,本文所记巳达9科、29属、70种,其中有新种7个及我国新纪录5个。文中列出的42种宿主(38种哺乳动物、4种昆虫)及各分布地点均为省的新纪录。

    1986年03期 199-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4 ]
  • 云南省的革螨

    顾以铭;王菊生;侯平;

    本文为云南省革螨的分类区系资料。按以往的纪录,云南省巳有革螨共3科、14属、26种。经过我们近年的采集整理,本文所记巳达9科、29属、70种,其中有新种7个及我国新纪录5个。文中列出的42种宿主(38种哺乳动物、4种昆虫)及各分布地点均为省的新纪录。

    1986年03期 199-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4 ]
  • 云南省的革螨

    顾以铭;王菊生;侯平;

    本文为云南省革螨的分类区系资料。按以往的纪录,云南省巳有革螨共3科、14属、26种。经过我们近年的采集整理,本文所记巳达9科、29属、70种,其中有新种7个及我国新纪录5个。文中列出的42种宿主(38种哺乳动物、4种昆虫)及各分布地点均为省的新纪录。

    1986年03期 199-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4 ]
  • 贵州库蚊一新种(摘要)(双翅目:蚊科)

    陈汉彬;赵红;

    <正> 五十年代以来,在贵州、四川和云南曾多次发现迷走库蚊(Cx.vagans)有特殊的环跗型,但长期以来其分类地位未能确定。作者于1982年5至7月,在贵阳市郊先后采获23块“迷走库蚊”的卵筏进行纯培养,发现其中之一育出的成蚊均为环跗型,另22块育出的则全为暗跗型,从而证实西南地区所谓的环跗型并非个体变异,鉴于同域分布的地理性状,

    1986年03期 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贵州库蚊一新种(摘要)(双翅目:蚊科)

    陈汉彬;赵红;

    <正> 五十年代以来,在贵州、四川和云南曾多次发现迷走库蚊(Cx.vagans)有特殊的环跗型,但长期以来其分类地位未能确定。作者于1982年5至7月,在贵阳市郊先后采获23块“迷走库蚊”的卵筏进行纯培养,发现其中之一育出的成蚊均为环跗型,另22块育出的则全为暗跗型,从而证实西南地区所谓的环跗型并非个体变异,鉴于同域分布的地理性状,

    1986年03期 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贵州库蚊一新种(摘要)(双翅目:蚊科)

    陈汉彬;赵红;

    <正> 五十年代以来,在贵州、四川和云南曾多次发现迷走库蚊(Cx.vagans)有特殊的环跗型,但长期以来其分类地位未能确定。作者于1982年5至7月,在贵阳市郊先后采获23块“迷走库蚊”的卵筏进行纯培养,发现其中之一育出的成蚊均为环跗型,另22块育出的则全为暗跗型,从而证实西南地区所谓的环跗型并非个体变异,鉴于同域分布的地理性状,

    1986年03期 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贵州省鼠体内锥虫的报道

    王宝麟;

    对贵州省9县市捕获的341只鼠体和62只麝鼩的血中锥虫进行了首次报道,阳性率为6.2%,感染率室内高于野外,据其形态观察及各项量度测量,暂定名为路氏锥虫Trypanosoma lewisi。

    1986年03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贵州省鼠体内锥虫的报道

    王宝麟;

    对贵州省9县市捕获的341只鼠体和62只麝鼩的血中锥虫进行了首次报道,阳性率为6.2%,感染率室内高于野外,据其形态观察及各项量度测量,暂定名为路氏锥虫Trypanosoma lewisi。

    1986年03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贵州省鼠体内锥虫的报道

    王宝麟;

    对贵州省9县市捕获的341只鼠体和62只麝鼩的血中锥虫进行了首次报道,阳性率为6.2%,感染率室内高于野外,据其形态观察及各项量度测量,暂定名为路氏锥虫Trypanosoma lewisi。

    1986年03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 ]
  • 肝性脑病的脑电图与三相波(摘要)

    张文渊;卢亮;

    <正> 报导了35例肝病的56次脑电图描记,着重介绍三相波。病例分三组:A组肝性脑病15例,B组肝硬化18例,C组急性黄疸性肝炎2例。脑电图结果A组1例正常,14例异常;B组15例正常,2例轻度异常,1例重度异常;C组中度、重度异常各1例。A组中有5例7次脑电图见三相波。三相波虽也见于其他疾病,但典型的三相波对肝性脑病,尤在昏迷前期有高度的特异性。

    1986年03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 肝性脑病的脑电图与三相波(摘要)

    张文渊;卢亮;

    <正> 报导了35例肝病的56次脑电图描记,着重介绍三相波。病例分三组:A组肝性脑病15例,B组肝硬化18例,C组急性黄疸性肝炎2例。脑电图结果A组1例正常,14例异常;B组15例正常,2例轻度异常,1例重度异常;C组中度、重度异常各1例。A组中有5例7次脑电图见三相波。三相波虽也见于其他疾病,但典型的三相波对肝性脑病,尤在昏迷前期有高度的特异性。

    1986年03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 肝性脑病的脑电图与三相波(摘要)

    张文渊;卢亮;

    <正> 报导了35例肝病的56次脑电图描记,着重介绍三相波。病例分三组:A组肝性脑病15例,B组肝硬化18例,C组急性黄疸性肝炎2例。脑电图结果A组1例正常,14例异常;B组15例正常,2例轻度异常,1例重度异常;C组中度、重度异常各1例。A组中有5例7次脑电图见三相波。三相波虽也见于其他疾病,但典型的三相波对肝性脑病,尤在昏迷前期有高度的特异性。

    1986年03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 国人髌骨的测量

    张世功;张培建;

    本文对成都地区出土的250例成人髌骨进行了高、宽、厚各径的测量和三项指数的计算及分级,并据此与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

    1986年03期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国人髌骨的测量

    张世功;张培建;

    本文对成都地区出土的250例成人髌骨进行了高、宽、厚各径的测量和三项指数的计算及分级,并据此与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

    1986年03期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国人髌骨的测量

    张世功;张培建;

    本文对成都地区出土的250例成人髌骨进行了高、宽、厚各径的测量和三项指数的计算及分级,并据此与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

    1986年03期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杏仁核注射P物质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

    蒋乃昌;陆莲华;潘娅;刘迪成;

    给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杏仁核内分别注射P物质(SP)0.5μg、2μg、4μg,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对心率无明显影响。4μg SP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先静脉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部份对抗SP的上述作用。提示SP在杏仁核内可能有降压作用,该作用与脑内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

    1986年03期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 ]
  • 杏仁核注射P物质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

    蒋乃昌;陆莲华;潘娅;刘迪成;

    给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杏仁核内分别注射P物质(SP)0.5μg、2μg、4μg,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对心率无明显影响。4μg SP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先静脉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部份对抗SP的上述作用。提示SP在杏仁核内可能有降压作用,该作用与脑内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

    1986年03期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 ]
  • 杏仁核注射P物质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

    蒋乃昌;陆莲华;潘娅;刘迪成;

    给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杏仁核内分别注射P物质(SP)0.5μg、2μg、4μg,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对心率无明显影响。4μg SP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先静脉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部份对抗SP的上述作用。提示SP在杏仁核内可能有降压作用,该作用与脑内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

    1986年03期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 ]
  • 厚朴类似品——川滇木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常凤岗;吕华冲;周振华;李大文;田成国;

    从厚朴类似品植物“川滇木莲”树皮的酸性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结晶化合物,经理化分析和光谱测定,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和其苦味酸盐衍生物。其中木兰箭毒碱为广泛存在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如厚朴)中的一种水溶性季铵型生物碱,从木兰科木莲属植物(如川滇木莲)中系首次获得。本文为川滇木莲作为厚朴代用品入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986年03期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6 ]
  • 厚朴类似品——川滇木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常凤岗;吕华冲;周振华;李大文;田成国;

    从厚朴类似品植物“川滇木莲”树皮的酸性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结晶化合物,经理化分析和光谱测定,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和其苦味酸盐衍生物。其中木兰箭毒碱为广泛存在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如厚朴)中的一种水溶性季铵型生物碱,从木兰科木莲属植物(如川滇木莲)中系首次获得。本文为川滇木莲作为厚朴代用品入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986年03期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6 ]
  • 厚朴类似品——川滇木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常凤岗;吕华冲;周振华;李大文;田成国;

    从厚朴类似品植物“川滇木莲”树皮的酸性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结晶化合物,经理化分析和光谱测定,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和其苦味酸盐衍生物。其中木兰箭毒碱为广泛存在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如厚朴)中的一种水溶性季铵型生物碱,从木兰科木莲属植物(如川滇木莲)中系首次获得。本文为川滇木莲作为厚朴代用品入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986年03期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6 ]
  • 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

    查力;黄能慧;钟恒宁;李淑芳;

    观察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正常和用垂体后叶素处理的犬,给苦参总碱后其冠脉流量分别增加50.56%和81.48%;②对家兔离心脏给药后冠脉流量增加139.49%;③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尚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1986年03期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0 ]
  • 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

    查力;黄能慧;钟恒宁;李淑芳;

    观察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正常和用垂体后叶素处理的犬,给苦参总碱后其冠脉流量分别增加50.56%和81.48%;②对家兔离心脏给药后冠脉流量增加139.49%;③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尚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1986年03期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0 ]
  • 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

    查力;黄能慧;钟恒宁;李淑芳;

    观察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正常和用垂体后叶素处理的犬,给苦参总碱后其冠脉流量分别增加50.56%和81.48%;②对家兔离心脏给药后冠脉流量增加139.49%;③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尚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1986年03期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0 ]
  • 氨气敏电极法快速测定血氨

    宋肇芬;刘勤;

    本文介绍使用氨气敏电极,采用标准曲线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血氨的方法。取空腹血1ml,用1M HClO_4沉淀蛋白,以0.1M NH_4Cl—0.6MNa_2SO_4作内充液,碱化后的上清液可在2~3min内测试完毕。40例正常成人血氨的测定结果:■=31.4μmol/L N;S=6.4μmol/L N;■±2S(正常值范围)为18.6~44.2μmol/L N。10份血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该法用血少、简便、快速;结果较稳定、准确,适用于临床检验。

    1986年03期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 氨气敏电极法快速测定血氨

    宋肇芬;刘勤;

    本文介绍使用氨气敏电极,采用标准曲线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血氨的方法。取空腹血1ml,用1M HClO_4沉淀蛋白,以0.1M NH_4Cl—0.6MNa_2SO_4作内充液,碱化后的上清液可在2~3min内测试完毕。40例正常成人血氨的测定结果:■=31.4μmol/L N;S=6.4μmol/L N;■±2S(正常值范围)为18.6~44.2μmol/L N。10份血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该法用血少、简便、快速;结果较稳定、准确,适用于临床检验。

    1986年03期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 氨气敏电极法快速测定血氨

    宋肇芬;刘勤;

    本文介绍使用氨气敏电极,采用标准曲线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血氨的方法。取空腹血1ml,用1M HClO_4沉淀蛋白,以0.1M NH_4Cl—0.6MNa_2SO_4作内充液,碱化后的上清液可在2~3min内测试完毕。40例正常成人血氨的测定结果:■=31.4μmol/L N;S=6.4μmol/L N;■±2S(正常值范围)为18.6~44.2μmol/L N。10份血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该法用血少、简便、快速;结果较稳定、准确,适用于临床检验。

    1986年03期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 绘人测验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张伟;吴嫦蓀;王云淑;李新华;

    对313名4~7岁正常儿童进行了绘人测验,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简单、易行、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集体智能筛选及儿童保健工作。

    1986年03期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绘人测验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张伟;吴嫦蓀;王云淑;李新华;

    对313名4~7岁正常儿童进行了绘人测验,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简单、易行、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集体智能筛选及儿童保健工作。

    1986年03期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绘人测验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张伟;吴嫦蓀;王云淑;李新华;

    对313名4~7岁正常儿童进行了绘人测验,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简单、易行、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集体智能筛选及儿童保健工作。

    1986年03期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17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51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除甲肿及突眼外,多系统表现至少包括神经兴奋性增高、心悸、心动过速、代谢亢进;~(131)I吸收率及TT_3测定值对甲亢的诊断符合率达98.4%,较TT_4测定值灵敏。TT_3及TT_4同时测定不易漏诊;合理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痊愈率达72%,欠合理者为44.4%(P<0.001)。以三周抑制试验结果判断病情是否痊愈作为停药指标,其价值尚难定论。

    1986年03期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17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51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除甲肿及突眼外,多系统表现至少包括神经兴奋性增高、心悸、心动过速、代谢亢进;~(131)I吸收率及TT_3测定值对甲亢的诊断符合率达98.4%,较TT_4测定值灵敏。TT_3及TT_4同时测定不易漏诊;合理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痊愈率达72%,欠合理者为44.4%(P<0.001)。以三周抑制试验结果判断病情是否痊愈作为停药指标,其价值尚难定论。

    1986年03期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17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51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除甲肿及突眼外,多系统表现至少包括神经兴奋性增高、心悸、心动过速、代谢亢进;~(131)I吸收率及TT_3测定值对甲亢的诊断符合率达98.4%,较TT_4测定值灵敏。TT_3及TT_4同时测定不易漏诊;合理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痊愈率达72%,欠合理者为44.4%(P<0.001)。以三周抑制试验结果判断病情是否痊愈作为停药指标,其价值尚难定论。

    1986年03期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汞性蛋白尿的尿蛋白圆盘电泳

    方国祥;张瑞芬;刘世钧;罗殿熙;田虹;朱维星;姚桂欣;万年松;

    本文报道96例汞性蛋白尿病人尿蛋白圆盘电泳检查结果,属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者均为35例(各占36.5%),混合性蛋白尿26例(27%)。结果表明:汞中毒性肾病可为肾小球损害或肾小管损害,也可为肾小球及肾小管联合损害。汞性蛋白尿的分析,对阐明汞中毒性肾病的损害定位和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汞性蛋白尿的另一特征是尿蛋白量不多,即使是肾小球性,一般定性不超过“++”,定量不超过1.5g/24h,达到肾病综合征指标者罕见。

    1986年03期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汞性蛋白尿的尿蛋白圆盘电泳

    方国祥;张瑞芬;刘世钧;罗殿熙;田虹;朱维星;姚桂欣;万年松;

    本文报道96例汞性蛋白尿病人尿蛋白圆盘电泳检查结果,属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者均为35例(各占36.5%),混合性蛋白尿26例(27%)。结果表明:汞中毒性肾病可为肾小球损害或肾小管损害,也可为肾小球及肾小管联合损害。汞性蛋白尿的分析,对阐明汞中毒性肾病的损害定位和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汞性蛋白尿的另一特征是尿蛋白量不多,即使是肾小球性,一般定性不超过“++”,定量不超过1.5g/24h,达到肾病综合征指标者罕见。

    1986年03期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汞性蛋白尿的尿蛋白圆盘电泳

    方国祥;张瑞芬;刘世钧;罗殿熙;田虹;朱维星;姚桂欣;万年松;

    本文报道96例汞性蛋白尿病人尿蛋白圆盘电泳检查结果,属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者均为35例(各占36.5%),混合性蛋白尿26例(27%)。结果表明:汞中毒性肾病可为肾小球损害或肾小管损害,也可为肾小球及肾小管联合损害。汞性蛋白尿的分析,对阐明汞中毒性肾病的损害定位和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汞性蛋白尿的另一特征是尿蛋白量不多,即使是肾小球性,一般定性不超过“++”,定量不超过1.5g/24h,达到肾病综合征指标者罕见。

    1986年03期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支气管肺癌误诊肺结核分析

    张国培;巫仁显;

    本文报告支气管肺癌误诊为肺结核30例。根据本文观察,肺门、肺尖或锁骨下肺野斑片状病变、粟粒状病变、肺门或其它肺野孤立性结节、以及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出现持续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均是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对支气管肺癌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作了扼要的讨论。

    1986年03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支气管肺癌误诊肺结核分析

    张国培;巫仁显;

    本文报告支气管肺癌误诊为肺结核30例。根据本文观察,肺门、肺尖或锁骨下肺野斑片状病变、粟粒状病变、肺门或其它肺野孤立性结节、以及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出现持续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均是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对支气管肺癌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作了扼要的讨论。

    1986年03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支气管肺癌误诊肺结核分析

    张国培;巫仁显;

    本文报告支气管肺癌误诊为肺结核30例。根据本文观察,肺门、肺尖或锁骨下肺野斑片状病变、粟粒状病变、肺门或其它肺野孤立性结节、以及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出现持续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均是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对支气管肺癌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作了扼要的讨论。

    1986年03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研制成功

    李家辉;

    <正> 我国第一台“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由我院微机室和针灸学教研室联合研制成功。该机于今年六月在北京荣获国务院颁发的“1986年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项目评比三等奖”。“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86年03期 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研制成功

    李家辉;

    <正> 我国第一台“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由我院微机室和针灸学教研室联合研制成功。该机于今年六月在北京荣获国务院颁发的“1986年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项目评比三等奖”。“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86年03期 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研制成功

    李家辉;

    <正> 我国第一台“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由我院微机室和针灸学教研室联合研制成功。该机于今年六月在北京荣获国务院颁发的“1986年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项目评比三等奖”。“GY-1型针灸电脑诊疗仪”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86年03期 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血管损害

    刘正殊;姚淙;

    本文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4例,其中心血管损害29例,发病率随病情进展增加,已成为SLE的常见死因。心血管损害中以心肌炎最为多见,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导致猝死。经激素治疗后,大多数心血管损害均有所缓解。

    1986年03期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血管损害

    刘正殊;姚淙;

    本文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4例,其中心血管损害29例,发病率随病情进展增加,已成为SLE的常见死因。心血管损害中以心肌炎最为多见,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导致猝死。经激素治疗后,大多数心血管损害均有所缓解。

    1986年03期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血管损害

    刘正殊;姚淙;

    本文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4例,其中心血管损害29例,发病率随病情进展增加,已成为SLE的常见死因。心血管损害中以心肌炎最为多见,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导致猝死。经激素治疗后,大多数心血管损害均有所缓解。

    1986年03期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 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附135例临床分析

    譚生荣;吴静波;

    对135例糖尿病病人的血脂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高脂血症105例。105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5.7%。分析表明:血脂改变与年龄、血糖无关,与病程和性别有关。强调糖尿病的治疗除控制血糖外,还应注意降低血脂,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1986年03期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附135例临床分析

    譚生荣;吴静波;

    对135例糖尿病病人的血脂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高脂血症105例。105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5.7%。分析表明:血脂改变与年龄、血糖无关,与病程和性别有关。强调糖尿病的治疗除控制血糖外,还应注意降低血脂,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1986年03期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附135例临床分析

    譚生荣;吴静波;

    对135例糖尿病病人的血脂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高脂血症105例。105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5.7%。分析表明:血脂改变与年龄、血糖无关,与病程和性别有关。强调糖尿病的治疗除控制血糖外,还应注意降低血脂,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1986年03期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CUJA磁带文献库的研制通过技术鉴定

    张世功;

    <正> 清华大学和全国340所高等院校共同协作奋斗四年,于今年4月研制出包括了近200所高校12000篇学报论文记录的大型试验样带,成功地建立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磁带文献库”并进行了全国性的联机检索测试。该成果于1986年4月23日~24日在北京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1986年03期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CUJA磁带文献库的研制通过技术鉴定

    张世功;

    <正> 清华大学和全国340所高等院校共同协作奋斗四年,于今年4月研制出包括了近200所高校12000篇学报论文记录的大型试验样带,成功地建立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磁带文献库”并进行了全国性的联机检索测试。该成果于1986年4月23日~24日在北京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1986年03期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CUJA磁带文献库的研制通过技术鉴定

    张世功;

    <正> 清华大学和全国340所高等院校共同协作奋斗四年,于今年4月研制出包括了近200所高校12000篇学报论文记录的大型试验样带,成功地建立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磁带文献库”并进行了全国性的联机检索测试。该成果于1986年4月23日~24日在北京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1986年03期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妊娠期血清学检查在预防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的意义

    諶貽玲;周茂梅;张万兰;杨学英;刘安祥;

    检测1722例孕妇血型,结果O型血占35.94%。A型血占30.83%。B型血占23.17%。AB型血占10.04%。同时检查O型血孕妇丈夫的血型454例,发现夫妇ABO血型不合者312人占68.72%,有免疫性抗体者71人占22.75%。并对90例新生儿脐血作血型、血色素、胆红素及免疫性抗体检查。此外对疑有母儿血型不合者的孕期、产期、新生儿期作好正确的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6年03期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妊娠期血清学检查在预防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的意义

    諶貽玲;周茂梅;张万兰;杨学英;刘安祥;

    检测1722例孕妇血型,结果O型血占35.94%。A型血占30.83%。B型血占23.17%。AB型血占10.04%。同时检查O型血孕妇丈夫的血型454例,发现夫妇ABO血型不合者312人占68.72%,有免疫性抗体者71人占22.75%。并对90例新生儿脐血作血型、血色素、胆红素及免疫性抗体检查。此外对疑有母儿血型不合者的孕期、产期、新生儿期作好正确的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6年03期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妊娠期血清学检查在预防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的意义

    諶貽玲;周茂梅;张万兰;杨学英;刘安祥;

    检测1722例孕妇血型,结果O型血占35.94%。A型血占30.83%。B型血占23.17%。AB型血占10.04%。同时检查O型血孕妇丈夫的血型454例,发现夫妇ABO血型不合者312人占68.72%,有免疫性抗体者71人占22.75%。并对90例新生儿脐血作血型、血色素、胆红素及免疫性抗体检查。此外对疑有母儿血型不合者的孕期、产期、新生儿期作好正确的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6年03期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微机运用于生化实验考试评分的初步尝试

    陶建蜀;张小蕾;单拓生;

    本文报道微机在学生生化实验考试评分方面的运用,结果表明: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法通过微机评判学生所作血糖测定标准曲线,有精确、客观而迅速的优点。

    1986年03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微机运用于生化实验考试评分的初步尝试

    陶建蜀;张小蕾;单拓生;

    本文报道微机在学生生化实验考试评分方面的运用,结果表明: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法通过微机评判学生所作血糖测定标准曲线,有精确、客观而迅速的优点。

    1986年03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微机运用于生化实验考试评分的初步尝试

    陶建蜀;张小蕾;单拓生;

    本文报道微机在学生生化实验考试评分方面的运用,结果表明: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法通过微机评判学生所作血糖测定标准曲线,有精确、客观而迅速的优点。

    1986年03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清醒活动树鼩神经元单位活动的慢性微电泳技术研究

    孙公鐸;陈楠;马原野;邓紫云;蔡景霞;

    <正> 慢性微电泳技术是电生理新技术,最早于1977年用于猫的研究(J Schmidt,等),后分别在兔和大鼠获得成功。但是有关体重仅有100g左右的原猿类动物树鼩的慢性微电泳技术迄今在国内外均未见报导。为进一步了解树鼩行为活动、神经元单位放电与不同递质的关系,本文报告一种树鼩的慢性微电泳方法的研究结果。

    1986年03期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 清醒活动树鼩神经元单位活动的慢性微电泳技术研究

    孙公鐸;陈楠;马原野;邓紫云;蔡景霞;

    <正> 慢性微电泳技术是电生理新技术,最早于1977年用于猫的研究(J Schmidt,等),后分别在兔和大鼠获得成功。但是有关体重仅有100g左右的原猿类动物树鼩的慢性微电泳技术迄今在国内外均未见报导。为进一步了解树鼩行为活动、神经元单位放电与不同递质的关系,本文报告一种树鼩的慢性微电泳方法的研究结果。

    1986年03期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 清醒活动树鼩神经元单位活动的慢性微电泳技术研究

    孙公鐸;陈楠;马原野;邓紫云;蔡景霞;

    <正> 慢性微电泳技术是电生理新技术,最早于1977年用于猫的研究(J Schmidt,等),后分别在兔和大鼠获得成功。但是有关体重仅有100g左右的原猿类动物树鼩的慢性微电泳技术迄今在国内外均未见报导。为进一步了解树鼩行为活动、神经元单位放电与不同递质的关系,本文报告一种树鼩的慢性微电泳方法的研究结果。

    1986年03期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 GABA对LSD激发的家兔舐舌和转体行为的影响

    孙公铎;李■明;徐慧;吴若秋;安怀略;陈泳澜;

    <正> 我们曾报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静脉注射LSD可激发正常家兔出现规律性的舐与转体行为;舐与转体行为的峰值之间始终有一间隔时间;行为量有剂量-效关系。文中提出静脉注射20μg/kg可作为建立行为模型的参考剂量。有关LSD激发家兔行为机制的探讨甚少,本文就γ-氨基丁酸(GABA)微量注入中脑中缝核

    1986年03期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GABA对LSD激发的家兔舐舌和转体行为的影响

    孙公铎;李■明;徐慧;吴若秋;安怀略;陈泳澜;

    <正> 我们曾报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静脉注射LSD可激发正常家兔出现规律性的舐与转体行为;舐与转体行为的峰值之间始终有一间隔时间;行为量有剂量-效关系。文中提出静脉注射20μg/kg可作为建立行为模型的参考剂量。有关LSD激发家兔行为机制的探讨甚少,本文就γ-氨基丁酸(GABA)微量注入中脑中缝核

    1986年03期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GABA对LSD激发的家兔舐舌和转体行为的影响

    孙公铎;李■明;徐慧;吴若秋;安怀略;陈泳澜;

    <正> 我们曾报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静脉注射LSD可激发正常家兔出现规律性的舐与转体行为;舐与转体行为的峰值之间始终有一间隔时间;行为量有剂量-效关系。文中提出静脉注射20μg/kg可作为建立行为模型的参考剂量。有关LSD激发家兔行为机制的探讨甚少,本文就γ-氨基丁酸(GABA)微量注入中脑中缝核

    1986年03期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SP对LSD激发的家兔转体行为和尾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孙公铎;李■明;徐慧;吴若秋;安怀略;陈泳澜;

    <正> 近年,有关单胺类与肽类递质对脑功能的作用研究十分活跃,P物质(SP)是其中之一。本文报告在LSD激发正常家兔转体行为模型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观察中脑中缝核群微量注射P物质对其影响,并分析对清醒活动家兔尾核头部神经元单位活动的影响。实验用家兔41只,分二组进行。

    1986年03期 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SP对LSD激发的家兔转体行为和尾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孙公铎;李■明;徐慧;吴若秋;安怀略;陈泳澜;

    <正> 近年,有关单胺类与肽类递质对脑功能的作用研究十分活跃,P物质(SP)是其中之一。本文报告在LSD激发正常家兔转体行为模型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观察中脑中缝核群微量注射P物质对其影响,并分析对清醒活动家兔尾核头部神经元单位活动的影响。实验用家兔41只,分二组进行。

    1986年03期 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SP对LSD激发的家兔转体行为和尾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孙公铎;李■明;徐慧;吴若秋;安怀略;陈泳澜;

    <正> 近年,有关单胺类与肽类递质对脑功能的作用研究十分活跃,P物质(SP)是其中之一。本文报告在LSD激发正常家兔转体行为模型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观察中脑中缝核群微量注射P物质对其影响,并分析对清醒活动家兔尾核头部神经元单位活动的影响。实验用家兔41只,分二组进行。

    1986年03期 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JSD对树鼩摄食驱力和背侧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马原野;田芸芬;蔡景霞;李■明;孙公铎;

    <正> LSD是典型的致幻药,被广泛地用来建立精神病的模型。有关LSD作用的动物模型已在多种动物,如描、兔、大鼠、猴等进行过观察。但树鼩迄今未见报导。本文报告破坏海马前后LSD对饥饿树鼩摄食驱力的影响及LSD对清醒活动树鼩背侧海马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实验用树鼩56只,其中行为实验50只。

    1986年03期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 ]
  • JSD对树鼩摄食驱力和背侧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马原野;田芸芬;蔡景霞;李■明;孙公铎;

    <正> LSD是典型的致幻药,被广泛地用来建立精神病的模型。有关LSD作用的动物模型已在多种动物,如描、兔、大鼠、猴等进行过观察。但树鼩迄今未见报导。本文报告破坏海马前后LSD对饥饿树鼩摄食驱力的影响及LSD对清醒活动树鼩背侧海马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实验用树鼩56只,其中行为实验50只。

    1986年03期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 ]
  • JSD对树鼩摄食驱力和背侧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马原野;田芸芬;蔡景霞;李■明;孙公铎;

    <正> LSD是典型的致幻药,被广泛地用来建立精神病的模型。有关LSD作用的动物模型已在多种动物,如描、兔、大鼠、猴等进行过观察。但树鼩迄今未见报导。本文报告破坏海马前后LSD对饥饿树鼩摄食驱力的影响及LSD对清醒活动树鼩背侧海马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实验用树鼩56只,其中行为实验50只。

    1986年03期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 ]
  • 经导管血管内电凝和电凝加钢圈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韓希年;

    <正> 用自■的直流电源、阳极导丝、阳极钢圈及阴极板,对21条犬的36条靶血管作了经导管血管电凝或电凝加钢圈的实验,并应用此栓塞术对6例临床病例进行了治疗。动物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丝作为阳极,对12条犬的12条靶血官进行电凝实验,术后按预定方案即时、或数天至32天复查后处死,取靶器官和(或)靶

    1986年03期 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经导管血管内电凝和电凝加钢圈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韓希年;

    <正> 用自■的直流电源、阳极导丝、阳极钢圈及阴极板,对21条犬的36条靶血管作了经导管血管电凝或电凝加钢圈的实验,并应用此栓塞术对6例临床病例进行了治疗。动物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丝作为阳极,对12条犬的12条靶血官进行电凝实验,术后按预定方案即时、或数天至32天复查后处死,取靶器官和(或)靶

    1986年03期 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经导管血管内电凝和电凝加钢圈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韓希年;

    <正> 用自■的直流电源、阳极导丝、阳极钢圈及阴极板,对21条犬的36条靶血管作了经导管血管电凝或电凝加钢圈的实验,并应用此栓塞术对6例临床病例进行了治疗。动物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丝作为阳极,对12条犬的12条靶血官进行电凝实验,术后按预定方案即时、或数天至32天复查后处死,取靶器官和(或)靶

    1986年03期 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珊瑚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常凤崗;陈祖云;李德焜;

    <正> 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系姜科姜属植物,又名阴姜,主产于我省镇宁、安顺等地区。民间药用其根茎治疗胃腹痛、感冒咳嗽等。我院皮肤病学教研室用我室提供的珊瑚姜挥发油,临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效果良好。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给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珊瑚姜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研究。

    1986年03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7 ]
  • 珊瑚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常凤崗;陈祖云;李德焜;

    <正> 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系姜科姜属植物,又名阴姜,主产于我省镇宁、安顺等地区。民间药用其根茎治疗胃腹痛、感冒咳嗽等。我院皮肤病学教研室用我室提供的珊瑚姜挥发油,临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效果良好。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给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珊瑚姜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研究。

    1986年03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7 ]
  • 珊瑚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常凤崗;陈祖云;李德焜;

    <正> 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系姜科姜属植物,又名阴姜,主产于我省镇宁、安顺等地区。民间药用其根茎治疗胃腹痛、感冒咳嗽等。我院皮肤病学教研室用我室提供的珊瑚姜挥发油,临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效果良好。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给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珊瑚姜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研究。

    1986年03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7 ]
  • 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

    杨世琦;周泰然;

    <正> 对1982年1月~1985年12月四年中我院妇科住院疑诊卵巢肿瘤65例作腹水细胞学检查110次,结果全组诊断准确率为93.84%(61/65),17例卵巢良性疾病准确率为94.11%(16/17),卵巢恶性肿瘤43例中准确率为93.02%(40/43)。本文主要讨论:1、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认为它有助于鉴别卵巢良、

    1986年03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贵州谷精草科初报(摘要)

    赛明兰;

    <正> 谷精草科植物有13属约1150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仅1属,约40余种,贵州有6种。谷精草属有些种类药用,有清热祛风、清肝明目、消炎之功效;一些种类为田间杂草。贵州产6种植物,民间均以谷精草入药混用,各种疗效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

    1986年03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

    杨世琦;周泰然;

    <正> 对1982年1月~1985年12月四年中我院妇科住院疑诊卵巢肿瘤65例作腹水细胞学检查110次,结果全组诊断准确率为93.84%(61/65),17例卵巢良性疾病准确率为94.11%(16/17),卵巢恶性肿瘤43例中准确率为93.02%(40/43)。本文主要讨论:1、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认为它有助于鉴别卵巢良、

    1986年03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贵州谷精草科初报(摘要)

    赛明兰;

    <正> 谷精草科植物有13属约1150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仅1属,约40余种,贵州有6种。谷精草属有些种类药用,有清热祛风、清肝明目、消炎之功效;一些种类为田间杂草。贵州产6种植物,民间均以谷精草入药混用,各种疗效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

    1986年03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

    杨世琦;周泰然;

    <正> 对1982年1月~1985年12月四年中我院妇科住院疑诊卵巢肿瘤65例作腹水细胞学检查110次,结果全组诊断准确率为93.84%(61/65),17例卵巢良性疾病准确率为94.11%(16/17),卵巢恶性肿瘤43例中准确率为93.02%(40/43)。本文主要讨论:1、腹水细胞学检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认为它有助于鉴别卵巢良、

    1986年03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贵州谷精草科初报(摘要)

    赛明兰;

    <正> 谷精草科植物有13属约1150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仅1属,约40余种,贵州有6种。谷精草属有些种类药用,有清热祛风、清肝明目、消炎之功效;一些种类为田间杂草。贵州产6种植物,民间均以谷精草入药混用,各种疗效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

    1986年03期 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慢性微电极技术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生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

    孙公铎;

    <正> 慢性微电极技术出现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逐渐得到发展,是用于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它可在接近正常的条件下,对中枢神经元的活动规律以及各种因素对其活动的影响,进行细胞水平的研究,因而显示出极大的优点。慢性微电极技术根据实验特点的不同,大约分为两类,即半慢性与慢性微电极技术。

    1986年03期 26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 ]
  • 慢性微电极技术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生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

    孙公铎;

    <正> 慢性微电极技术出现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逐渐得到发展,是用于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它可在接近正常的条件下,对中枢神经元的活动规律以及各种因素对其活动的影响,进行细胞水平的研究,因而显示出极大的优点。慢性微电极技术根据实验特点的不同,大约分为两类,即半慢性与慢性微电极技术。

    1986年03期 26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 ]
  • 慢性微电极技术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生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

    孙公铎;

    <正> 慢性微电极技术出现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逐渐得到发展,是用于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它可在接近正常的条件下,对中枢神经元的活动规律以及各种因素对其活动的影响,进行细胞水平的研究,因而显示出极大的优点。慢性微电极技术根据实验特点的不同,大约分为两类,即半慢性与慢性微电极技术。

    1986年03期 26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 ]
  • 甲状腺激素与其细胞核受体的关系

    官志忠;单拓生;

    <正> 机体内几乎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与其特异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激素受体一般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上。其中含氮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存在于胞浆和细胞核,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胞浆、线粒体膜、微体膜以及细胞核上。本文着重讨论甲状腺激素与其

    1986年03期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5 ]
  • 甲状腺激素与其细胞核受体的关系

    官志忠;单拓生;

    <正> 机体内几乎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与其特异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激素受体一般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上。其中含氮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存在于胞浆和细胞核,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胞浆、线粒体膜、微体膜以及细胞核上。本文着重讨论甲状腺激素与其

    1986年03期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5 ]
  • 甲状腺激素与其细胞核受体的关系

    官志忠;单拓生;

    <正> 机体内几乎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与其特异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激素受体一般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上。其中含氮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存在于胞浆和细胞核,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胞浆、线粒体膜、微体膜以及细胞核上。本文着重讨论甲状腺激素与其

    1986年03期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5 ]
  • 开辟第二课堂的尝试

    杨国雄;

    <正> 压缩课内学时、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智能,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课内学时过多、学生负担过重而实践较少,限制了学生自学、操作、社会活动、组织管理等能力的提高。因此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辟了广泛的学习园地,提供

    1986年03期 27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开辟第二课堂的尝试

    杨国雄;

    <正> 压缩课内学时、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智能,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课内学时过多、学生负担过重而实践较少,限制了学生自学、操作、社会活动、组织管理等能力的提高。因此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辟了广泛的学习园地,提供

    1986年03期 27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开辟第二课堂的尝试

    杨国雄;

    <正> 压缩课内学时、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智能,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课内学时过多、学生负担过重而实践较少,限制了学生自学、操作、社会活动、组织管理等能力的提高。因此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辟了广泛的学习园地,提供

    1986年03期 274-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改良Campbell-Swenson氏法一期尿道上裂修复术

    孙丙豹;董穗生;

    <正> 男性,12岁,1985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阴茎形态异常,尿不随意地从耻骨联合处滴出,无正常排尿情况。体检发现阴茎发育较小、稍背曲,阴茎头裸露,背侧无包皮,腹侧包皮较长;尿道在阴茎背侧全长裂开,尿道口在耻骨联合处呈喇叭状敞开,尿不断从该处滴出;阴囊发育差,二侧睾丸可在阴囊根部触及。膀胱造影示耻骨联合处耻骨分离约2.5cm,

    1986年03期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改良Campbell-Swenson氏法一期尿道上裂修复术

    孙丙豹;董穗生;

    <正> 男性,12岁,1985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阴茎形态异常,尿不随意地从耻骨联合处滴出,无正常排尿情况。体检发现阴茎发育较小、稍背曲,阴茎头裸露,背侧无包皮,腹侧包皮较长;尿道在阴茎背侧全长裂开,尿道口在耻骨联合处呈喇叭状敞开,尿不断从该处滴出;阴囊发育差,二侧睾丸可在阴囊根部触及。膀胱造影示耻骨联合处耻骨分离约2.5cm,

    1986年03期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改良Campbell-Swenson氏法一期尿道上裂修复术

    孙丙豹;董穗生;

    <正> 男性,12岁,1985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阴茎形态异常,尿不随意地从耻骨联合处滴出,无正常排尿情况。体检发现阴茎发育较小、稍背曲,阴茎头裸露,背侧无包皮,腹侧包皮较长;尿道在阴茎背侧全长裂开,尿道口在耻骨联合处呈喇叭状敞开,尿不断从该处滴出;阴囊发育差,二侧睾丸可在阴囊根部触及。膀胱造影示耻骨联合处耻骨分离约2.5cm,

    1986年03期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绦虫》电视教育系列片通过厅级鉴定

    李家辉;

    <正> 由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和电教科联合摄制的《绦虫》电视教学片《牛带绦虫病及曼氏迭宫绦虫与裂头蚴病》于1986年8月21日在我院通过了厅级鉴定,这是我省第一个电教片成果。该片从绦虫病原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诊断及防治等几方面,作了系统、简明、生动、形象真实的描述。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片科学性强、

    1986年03期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绦虫》电视教育系列片通过厅级鉴定

    李家辉;

    <正> 由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和电教科联合摄制的《绦虫》电视教学片《牛带绦虫病及曼氏迭宫绦虫与裂头蚴病》于1986年8月21日在我院通过了厅级鉴定,这是我省第一个电教片成果。该片从绦虫病原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诊断及防治等几方面,作了系统、简明、生动、形象真实的描述。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片科学性强、

    1986年03期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绦虫》电视教育系列片通过厅级鉴定

    李家辉;

    <正> 由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和电教科联合摄制的《绦虫》电视教学片《牛带绦虫病及曼氏迭宫绦虫与裂头蚴病》于1986年8月21日在我院通过了厅级鉴定,这是我省第一个电教片成果。该片从绦虫病原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诊断及防治等几方面,作了系统、简明、生动、形象真实的描述。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片科学性强、

    1986年03期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55例风湿热临床分析

    姜婉瑩;姚淙;

    <正> 本文报道我院内科1983年3月~1984年2月收治的风湿热55例,并对某些临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根据1965年修订的Jones标准及华北、东北心血管协作组1981年所提出的参考条件*诊断。 2.病人情况男18例、女37例、男:女=1:2.05。

    1986年03期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55例风湿热临床分析

    姜婉瑩;姚淙;

    <正> 本文报道我院内科1983年3月~1984年2月收治的风湿热55例,并对某些临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根据1965年修订的Jones标准及华北、东北心血管协作组1981年所提出的参考条件*诊断。 2.病人情况男18例、女37例、男:女=1:2.05。

    1986年03期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55例风湿热临床分析

    姜婉瑩;姚淙;

    <正> 本文报道我院内科1983年3月~1984年2月收治的风湿热55例,并对某些临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根据1965年修订的Jones标准及华北、东北心血管协作组1981年所提出的参考条件*诊断。 2.病人情况男18例、女37例、男:女=1:2.05。

    1986年03期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人工断脐法的临床应用

    王贵竹;洪玲玲;

    <正> 脐带的处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往多采用让其自然脱落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且易招致脐部感染。我们从1985年6月至1986年6月对本室2249例新生儿采用人工断脐法,取得满意的效果。人工断脐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4~24h内,

    1986年03期 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 ]
  • 人工断脐法的临床应用

    王贵竹;洪玲玲;

    <正> 脐带的处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往多采用让其自然脱落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且易招致脐部感染。我们从1985年6月至1986年6月对本室2249例新生儿采用人工断脐法,取得满意的效果。人工断脐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4~24h内,

    1986年03期 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 ]
  • 人工断脐法的临床应用

    王贵竹;洪玲玲;

    <正> 脐带的处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往多采用让其自然脱落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且易招致脐部感染。我们从1985年6月至1986年6月对本室2249例新生儿采用人工断脐法,取得满意的效果。人工断脐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4~24h内,

    1986年03期 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 ]
  • 运用微机诊治妇科病60例临床观察

    王云仙;

    <正> 我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微机软件,系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工学院和贵州铝镁设计院协作研制。这种以“加权求和”的方法编制的中医诊治妇科疾病的软件,能按照医师的辨证分型经验,处理妇科疾病的90个症状与体征。它包括针刺及中医两个部分。笔者运用上述软件的中医部分,治疗妇科疾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986年03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运用微机诊治妇科病60例临床观察

    王云仙;

    <正> 我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微机软件,系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工学院和贵州铝镁设计院协作研制。这种以“加权求和”的方法编制的中医诊治妇科疾病的软件,能按照医师的辨证分型经验,处理妇科疾病的90个症状与体征。它包括针刺及中医两个部分。笔者运用上述软件的中医部分,治疗妇科疾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986年03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运用微机诊治妇科病60例临床观察

    王云仙;

    <正> 我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微机软件,系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工学院和贵州铝镁设计院协作研制。这种以“加权求和”的方法编制的中医诊治妇科疾病的软件,能按照医师的辨证分型经验,处理妇科疾病的90个症状与体征。它包括针刺及中医两个部分。笔者运用上述软件的中医部分,治疗妇科疾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986年03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伤寒合并肠出血的影响

    于志勤;叶勇;段发刚;

    <正> 1985年11月~12月在安顺地区医院收治由耐药(氯霉素)伤寒菌株引起的伤寒肠出血病人12例,因伴有其他并发症而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肠出血逐渐停止,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8~37岁。血培养发现伤寒杆菌7例。药敏试验除1株对氯霉素为低敏外,余6株均耐药。

    1986年03期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 ]
  •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伤寒合并肠出血的影响

    于志勤;叶勇;段发刚;

    <正> 1985年11月~12月在安顺地区医院收治由耐药(氯霉素)伤寒菌株引起的伤寒肠出血病人12例,因伴有其他并发症而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肠出血逐渐停止,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8~37岁。血培养发现伤寒杆菌7例。药敏试验除1株对氯霉素为低敏外,余6株均耐药。

    1986年03期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 ]
  •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伤寒合并肠出血的影响

    于志勤;叶勇;段发刚;

    <正> 1985年11月~12月在安顺地区医院收治由耐药(氯霉素)伤寒菌株引起的伤寒肠出血病人12例,因伴有其他并发症而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肠出血逐渐停止,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8~37岁。血培养发现伤寒杆菌7例。药敏试验除1株对氯霉素为低敏外,余6株均耐药。

    1986年03期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 ]
  • 寻常型天疱疮伴神经精神症状死亡一例报告

    李思奉;魏羽佳;曹序茂;

    <正> 天疱疮伴神经精神症状者少见,国内文献仅见八例。现报导一例,结合尸检资料试探讨其死因。病例报告男性,37岁,因全身起散在性大疱伴糜烂渗出,反复发作八月余,近月来病情加剧且发热,于1983年7月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入院时检查:体温39.4℃、脉搏120次/min、

    1986年03期 28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寻常型天疱疮伴神经精神症状死亡一例报告

    李思奉;魏羽佳;曹序茂;

    <正> 天疱疮伴神经精神症状者少见,国内文献仅见八例。现报导一例,结合尸检资料试探讨其死因。病例报告男性,37岁,因全身起散在性大疱伴糜烂渗出,反复发作八月余,近月来病情加剧且发热,于1983年7月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入院时检查:体温39.4℃、脉搏120次/min、

    1986年03期 28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寻常型天疱疮伴神经精神症状死亡一例报告

    李思奉;魏羽佳;曹序茂;

    <正> 天疱疮伴神经精神症状者少见,国内文献仅见八例。现报导一例,结合尸检资料试探讨其死因。病例报告男性,37岁,因全身起散在性大疱伴糜烂渗出,反复发作八月余,近月来病情加剧且发热,于1983年7月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入院时检查:体温39.4℃、脉搏120次/min、

    1986年03期 283-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地中海贫血骨质的X线变化——附一例报告

    赵震奇;熊珊;杨文屏;

    <正> 患者,女,23岁。汉族,出生于贵州,原籍广东。因反复头昏,加重三年入院。三岁起即出现贫血症状,按“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不佳。三年来症状加重,曾多次输血,母、舅及表姐均有地中海贫血

    1986年03期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地中海贫血骨质的X线变化——附一例报告

    赵震奇;熊珊;杨文屏;

    <正> 患者,女,23岁。汉族,出生于贵州,原籍广东。因反复头昏,加重三年入院。三岁起即出现贫血症状,按“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不佳。三年来症状加重,曾多次输血,母、舅及表姐均有地中海贫血

    1986年03期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地中海贫血骨质的X线变化——附一例报告

    赵震奇;熊珊;杨文屏;

    <正> 患者,女,23岁。汉族,出生于贵州,原籍广东。因反复头昏,加重三年入院。三岁起即出现贫血症状,按“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不佳。三年来症状加重,曾多次输血,母、舅及表姐均有地中海贫血

    1986年03期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90~-)锶治疗疤痕瘤56例疗效观察

    李思奉;

    <正> 疤痕瘤(Keloid)即疤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皮肤外伤或外科手术的部位,皮肤中的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后明显地隆起为坚实而不规则的肿物。损害处可引起瘙痒,有灼痛感。目前对疤痕瘤的治疗常采用冷冻、皮质类固醇混悬液作损害处封闭、激光、音频电疗等方法,

    1986年03期 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90~-)锶治疗疤痕瘤56例疗效观察

    李思奉;

    <正> 疤痕瘤(Keloid)即疤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皮肤外伤或外科手术的部位,皮肤中的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后明显地隆起为坚实而不规则的肿物。损害处可引起瘙痒,有灼痛感。目前对疤痕瘤的治疗常采用冷冻、皮质类固醇混悬液作损害处封闭、激光、音频电疗等方法,

    1986年03期 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90~-)锶治疗疤痕瘤56例疗效观察

    李思奉;

    <正> 疤痕瘤(Keloid)即疤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皮肤外伤或外科手术的部位,皮肤中的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后明显地隆起为坚实而不规则的肿物。损害处可引起瘙痒,有灼痛感。目前对疤痕瘤的治疗常采用冷冻、皮质类固醇混悬液作损害处封闭、激光、音频电疗等方法,

    1986年03期 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茅根应用举隅

    师晶丽;

    <正> 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当前临床应用大都限于凉血止血,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此。几年来笔者以茅根为主,辨证施治,治疗肺炎,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肾炎、尿毒症等等,收到满意效果。现摘录验案几则如下:

    1986年03期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5 ]
  • 茅根应用举隅

    师晶丽;

    <正> 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当前临床应用大都限于凉血止血,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此。几年来笔者以茅根为主,辨证施治,治疗肺炎,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肾炎、尿毒症等等,收到满意效果。现摘录验案几则如下:

    1986年03期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5 ]
  • 茅根应用举隅

    师晶丽;

    <正> 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当前临床应用大都限于凉血止血,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此。几年来笔者以茅根为主,辨证施治,治疗肺炎,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肾炎、尿毒症等等,收到满意效果。现摘录验案几则如下:

    1986年03期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5 ]
  • 天疱疮皮肤粘膜损害的护理

    林为荃;

    <正> 天疱疮是一种较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浆液性水疱,疱壁薄,破后形成大片糜烂,渗出,病程长,使体液及蛋白质丧失,且易并发感染甚至死亡。对本病的治疗除选用激素、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外,皮肤及粘膜损害的护理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对该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986年03期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天疱疮皮肤粘膜损害的护理

    林为荃;

    <正> 天疱疮是一种较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浆液性水疱,疱壁薄,破后形成大片糜烂,渗出,病程长,使体液及蛋白质丧失,且易并发感染甚至死亡。对本病的治疗除选用激素、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外,皮肤及粘膜损害的护理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对该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986年03期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天疱疮皮肤粘膜损害的护理

    林为荃;

    <正> 天疱疮是一种较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浆液性水疱,疱壁薄,破后形成大片糜烂,渗出,病程长,使体液及蛋白质丧失,且易并发感染甚至死亡。对本病的治疗除选用激素、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外,皮肤及粘膜损害的护理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对该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986年03期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常用人体检验数值新旧单位换算表

    <正> 说明: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我院学报于本期开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为了方便读者、作者阅读和书写,特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见表1~5)和与医学有关的法定

    1986年03期 28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常用人体检验数值新旧单位换算表

    <正> 说明: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我院学报于本期开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为了方便读者、作者阅读和书写,特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见表1~5)和与医学有关的法定

    1986年03期 28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常用人体检验数值新旧单位换算表

    <正> 说明: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我院学报于本期开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为了方便读者、作者阅读和书写,特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见表1~5)和与医学有关的法定

    1986年03期 28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

访问量:2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