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小干扰RNA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 1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开云;石明隽;肖瑛;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原代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含糖5.5 mmol/L);(2)高糖组(含糖25 mmol/L);(3)Snail1 siRNA处理组,转染Snail1 siRNA,6 h后更换为高糖(含糖25 mmol/L)培养;(4)Control siRNA处理组,转染Control siRNA作为阴性对照,6 h后换为高糖(含糖25 mmol/L)培养;(5)高渗组(含甘露醇19.5 mmol/L)。72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Snail 1、Vimentin蛋白表达,用半定量RT-PCR检测Snail 1、Vimentin、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Snail1 siRNA后,与高糖组比较Snail1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2%和68%(P<0.01);与高糖组比较,Snail1 siRNA处理组Vimentin、FSP-1、FN蛋白和(或)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1)小干扰RNA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表达;(2)Snail1参与了高糖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改变,并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2009年02期 v.34;No.137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2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0 ]
  • 辽宁省蚋类(双翅目:蚋科)补点调查

    樊卫;杨明;王嫣;周静;徐旭;陈汉彬;

    目的:对辽宁省进行蚋类补点调查,完善辽宁省蚋类区系资料。方法:选择辽宁省7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经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辽宁省蚋属7亚属14种,其中含3个新种和3个辽宁省新记录种。结论:辽宁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的古北界区系特征。

    2009年02期 v.34;No.137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8 ]
  • 耳针对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影响

    苗婷;潘娅;王旭东;蒋乃昌;

    目的:研究耳针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针刺肾、脑耳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brillary tangles,NFT)。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耳针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海马CA1区NFT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耳针可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NFT的形成。

    2009年02期 v.34;No.137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7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8 ]
  • 异丙酚预处理离体乳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辉;王迪芬;付江泉;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异丙酚预处理离体乳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24 h以内的新生SD乳鼠的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7天,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损伤组),C1组(1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C2组(3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和C3组(5 mg/L异丙酚预处理组)。C1、C2C3组第7天予以对应浓度的药物预处理,24 h后B、C1、C2、C3组予200μmol/L谷氨酸损伤0.5 h,所有组更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观察神经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HE染色后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异丙酚预处理各组MTT量不同程度高于损伤组,LDH漏出量和凋亡细胞百分比低于损伤组;HE染色后各预处理组细胞形态受损较损伤组轻,以C2组效果最佳。结论:异丙酚提前24 h预处理离体幼鼠脑皮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3 mg/L异丙酚保护效果最佳。

    2009年02期 v.34;No.137 133-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9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3 ]
  • 缺血后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和MDA、SOD的影响

    彭艳玲;刘兴德;孙传聪;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功能、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后处理组(C组);记录家兔心肌缺血前、缺血30 min,再灌注180 min时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家兔血清MDA、SOD的变化。结果:(1)与B组比较,C组再灌注180 min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压显著下降(P<0.05);(2)与A组比较,B组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改善家兔缺血-再灌注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损伤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2009年02期 v.34;No.137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1 ]
  • 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塑与心功能的影响

    吴强;彭林林;俞杉;梁勤;张晓丽;刘相飞;张雪松;张静;

    目的:探讨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强化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n=20)和在此基础上的血运重建治疗组(B组,n=45),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AMI后1周、3月及6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的比值(VE/VA)。。结果:A组和B组各时点的LVEDD、LVESD、LVEDV及LVESV均大于C组(P<0.05),LVEF和VE/VA均小于C组(P<0.05);B组6月时LVEDD、LVEDV、LVESV及3月和6月时LVESD较A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而B组6月时LVEF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同时点间的VE/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明显左室重塑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血运重建可有效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抑制AMI后中期心室重塑,并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2009年02期 v.34;No.137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86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1 ]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基因表达及意义

    魏云鸿;刘兴德;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1(MCP-1)基因表达,探讨其与EH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2例EH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1)MCP-1可能参与了EH的病理生理过程;(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CP-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EH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2009年02期 v.34;No.137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0 ]
  • 大鼠急性胰腺炎血清中IL-6浓度的动态变化

    田宇;张永宏;周力;

    目的:制作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探讨AP发病过程中血清IL-6与胰腺病理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AP组,每组30只,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制作大鼠的AP模型,各组于造模后6、12、24 h分批处死大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同时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1)AP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并随时点延长而升高,P<0.01;(2)各时间点假手术组的胰腺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AP组,P<0.01;(3)胰腺病理评分与IL-6浓度呈正相关。结论:IL-6的升高在A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胰腺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09年02期 v.34;No.137 148-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8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7 ]
  • p57~(kip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艺;于燕妮;

    目的:探讨p57kip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的p57kip2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p57kip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4?40)和87.5%(35/40),两者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57kip2与ki67表达强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093(P<0.01)。结论:p57kip2表达下调及ki67表达上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9年02期 v.34;No.137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82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8 ]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

    孙境;尹文艳;蒋红雨;朱晓萍;

    目的:测定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清总IgE(tIgE)水平、特异性IgE(sIgE)阳性率,探讨RRTI与血清tIgE、sIgE的关系。方法:RRTI患儿4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IgE水平,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吸入与食物组抗原sIgE抗体阳性率。结果:(1)RRTI组血清tIgE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RRTI组血清吸入与食物抗原sIgE类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RRTI组血清sIgE类抗体以抗尘螨组合、猫毛、屋尘抗体多见,而食物组sIgE类抗体则以抗海鱼和淡水鱼抗体多见;(4)sIgE阳性率在tIgE水平升高与否的两组间差异不具显著性,血清tIgE水平升高率在sIgE阳性与否的两组间差异亦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RRTI可能与过敏体质有关,tIgE水平的升高或降低与sIgE阳性率高低并不完全一致。

    2009年02期 v.34;No.137 154-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8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5 ]
  • 穴位埋线对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杨雨;蒋乃昌;徐国强;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海马CA1区多次微量注射建立拟AD模型大鼠,应用肾腧(双侧)、大椎穴位埋线治疗;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FAP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及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有典型的凋亡改变,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2)穴位埋线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及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现象改善,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改善AD模型大鼠海马的超微结构和降低GFAP表达的机制而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2009年02期 v.34;No.137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09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6 ]
  • 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

    余漪漪;朱晓萍;费樱;余芳;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在不同喘息性疾病免疫学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喘息性疾病组54人,对照组20人;采用酶连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tIgE,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sIgE。结果:喘息性疾病组血清t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5.122,P<0.001),喘息性疾病组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5.839,P<0.05),tIgE和sIgE有较好的相关性(χ2=0.444,P>0.05)。结论:喘息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与sIgE关系密切。

    2009年02期 v.34;No.137 161-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9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73 ]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马文;龙启忠;

    目的: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VAP防治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谱,耐药性及其临床特征。结果:VAP平均发病时间为机械通气后6.3 d,总病死率为44.4%,共分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78.4%),革兰阳性菌18株(占17.6%),真菌4株(占3.9%)。革兰阴性菌中占前3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有100%的敏感性。结论: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为多重耐药的致病菌,为避免耐药率的升高,临床需合理使用抗生素。

    2009年02期 v.34;No.137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09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84 ]
  • 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提纯骨髓造血干细胞CD117

    任玮;左丽;钟志强;

    目的:探讨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从小鼠股骨、胫骨分离纯化骨髓造血干细胞CD117的方法。方法:收集小鼠骨髓细胞,台盼蓝染色观察其活力,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CD11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CD117表达阳性率。结果;未分选前CD117细胞纯度为(41.56±18.77)%,MACS分选CD117细胞纯度(88.68±4.74)%,纯化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ACS阳性选择法分选系统能有效分选骨髓造血干细胞CD117。

    2009年02期 v.34;No.137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81 ]
  • COX-2在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永宏;吴兴龙;周力;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Barrett食管(B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染色检测COX-2在BE、慢性食管炎及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OX-2主要在表层上皮细胞及化生的腺上皮细胞胞浆中表达,COX-2在BE和慢性食管炎中的表达较正常食管黏膜显著增高(P<0.005),而在前两组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可能参与慢性食管炎和BE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有可能促进BE向食管腺癌发展。

    2009年02期 v.34;No.137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5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7 ]
  • 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袁筑华;袁凤琼;陈淼鑫;付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D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沉、血浆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妊娠组与这四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二聚体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其血液黏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2009年02期 v.34;No.137 173-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1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57 ]
  • 贵阳地区癌症康复期病人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朱祥路;冉立;李新华;王浩;魏赞道;

    目的:探讨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贵阳地区477例癌症康复期患者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验,并对其躯体症状进行统计。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477例癌症康复期患者除恐怖因子分无统计意义,其余因子分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癌症康复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2009年02期 v.34;No.137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87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7 ]
  • 天泉通颗粒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李翠兵;李勇军;王爱民;黄勇;兰燕宇;何迅;王永林;

    目的:研究天泉通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考察最佳提取工艺,以收油率作为提取工艺的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最佳包合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结果: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0.5 h,提取4 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和β-环糊精包合比例为1 ml∶6 g,包合温度40℃,搅拌时间2 h。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收油率高,包合工艺合理,节约成本。

    2009年02期 v.34;No.137 178-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 高浓度棕榈酸对正常肝细胞株糖皮质激素受体α-亚型表达的影响

    吴青;龙洋;王蕴红;田浩明;

    目的:研究高浓度棕榈酸对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亚型(GR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正常肝细胞株L02。1.0×105细胞接种到6孔板中,并用含有200 mmol/L棕榈酸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72 h,24 h换液1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分析GRαmRNA。结果:高浓度棕榈酸培养72 h后,肝细胞内GRαmRNA水平是对照组(用含10%、不含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72 h)的1.67倍。结论:高浓度棕榈酸可以刺激肝细胞GRα上调表达。

    2009年02期 v.34;No.137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9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0 ]

研究简报

教学法研究

护理学

个案报道


访问量:27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