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10) 1126-113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菌丝特异性基因和Candidalysin对白念珠菌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

王迪,黄劲,姚昌昊,王梅竹,程敏,郭鑫瑶,廖万清,康颖倩

摘要(Abstract):

目的 探讨菌丝特异性基因(ECE1)和Candidalysin对白念珠菌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选取ece1Δ/Δ菌株(ECE1基因敲除菌株)、ece1Δ/Δ+ECE1菌株(ECE1基因敲除回补菌株)、BWP17菌株(Ci P30质粒转化的亲本菌株)及M2174菌株(Candidalysin毒素敲除菌株),采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37℃培养48 h并观察其培养特征,使用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卵黄培养基及三丁酸甘油酯培养基检测4种菌株的胞外水解酶活力,采用菌丝诱导实验观察4种菌株的菌丝形成能力;取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70只,均分为BWP17组、ece1Δ/Δ组及ece1Δ/Δ+ECE1组、M2174组及生理盐水(Saline,阴性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侧尾静脉注射2×108CFU/L上述4种菌液及等量Saline,观察各组小鼠注射后30 d内的体质量变化和90 d内的死亡情况,同时取各组死亡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制作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后观察各组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白念珠菌的菌落特征均表现为菌落较大、光滑湿润、呈奶油状圆形分布,在CHROMagar Candida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显示为浅绿色到深绿色;胞外水解酶检测结果显示ece1Δ/Δ+ECE1组、BWP17组及ece1Δ/Δ组的蛋白酶(SAP)及磷脂酶(PL)活力强,脂肪酶(Lip)活力阴性,但M2174组只有磷脂酶活力高表达;白念珠菌ece1Δ/Δ+ECE1菌株的菌丝形成能力最强,ece1Δ/Δ菌株菌丝形成能力最弱;感染白念珠菌后小鼠第28天时死亡率为21. 43%~57. 14%,第90天时死亡率为78. 57%~100. 00%;各感染组死亡小鼠肾脏的病理学改变情况最为明显,心、肝、脾及肺等病变较轻,以慢性炎症为主。结论 ECE1基因的表达增强了白念珠菌胞外水解酶的活力及其菌丝形成能力,ECE1基因编码的Candidalysin对感染小鼠发挥了重要的毒力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念珠菌,白色;动物实验;Candidalysin;毒力因子;胞外水解酶;菌丝诱导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迪,黄劲,姚昌昊,王梅竹,程敏,郭鑫瑶,廖万清,康颖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文章评论(Comment):

序号(No.) 时间(Time) 反馈人(User) 邮箱(Email) 标题(Title) 内容(Content)
反馈人(User) 邮箱地址(Email)
反馈标题(Title)
反馈内容(Content)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