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05) 583-58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价值

杨恩宇,唐忠平,王河焱,王迪芬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对指导重症患者血液净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重症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CBP治疗期间,对照组使用基础监护联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PICCO监测;比较CBP治疗前(0 h),治疗后24及72 h时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II)评分、氧合指数(PaO_2/FiO_2),治疗后24、72 h时的低血压发生率,在0~24 h、0~72 h时段液体平衡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比较CBP治疗前(0 h),治疗后24、48 h及72 h时观察组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指数(CI)、每搏变异率(SVV)、调整脱水量及CVP的变化情况。结果:CBP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P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24 h、0~72 h的液体负平衡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CVP在治疗前(0 h)、治疗后24、48及72 h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ITBI、GEDVI、CI、SVV在治疗前(0 h)、治疗后24、48及72h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P<0.05)。结论:PICCO监测可用于指导重症患者CBP期间的容量管理,效果优于单一CVP监测。

关键词(KeyWords): 净化,血液;危重病;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中心静脉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恩宇,唐忠平,王河焱,王迪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文章评论(Comment):

序号(No.) 时间(Time) 反馈人(User) 邮箱(Email) 标题(Title) 内容(Content)
反馈人(User) 邮箱地址(Email)
反馈标题(Title)
反馈内容(Content)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