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7年211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陆敏
摘要(Abstract):
目的:通过对211例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03-2007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趋势分析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6个县市5年孕产妇死亡211例,死亡率91.49/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第一位是产科出血,第二位是妊娠合并症;死亡病例中,在家中分娩占73.91%,在家中及途中死亡占70.15%,从未作产前保健占64.93%。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提倡住院分娩,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及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KeyWords):
孕妇;产妇;死亡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陆敏
DOI: 10.19367/j.cnki.1000-2707.2010.02.03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临红,方利文.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93-194.
- [2]赵更力,高雪莲.数字背后回顾孕产妇死亡和并发症使妊娠更安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4.
- [3]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257-260.
- [4]曹赞孙,苟文丽.现代围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28.
- [5]蔡翼飞.足月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49-50.
- [6]周彩红.超声监测围产期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在临床上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3):88-89.
- [7]单锦妹.剖宫产术时子宫大出血保留子宫10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21):72-73.
- [8]于爱芳.卡贝缩宫素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7):35-36.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