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1963, (00) 246-25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抗菌素的变异原作用

周光远

摘要(Abstract):

在抑菌性(左霉素及合霉素)或杀菌性(链霉素及菌丝抗霉素)的抗菌作用下,鼠伤寒沙门氏菌能迅速产生耐药性变异株,杀菌性抗菌素的变异原作用更强于抑菌性抗菌素,与产生耐药性变异的同时,出现各种不同氨基酸综合能力障碍的补养性变异菌(丝氨酸—(?)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等变异株)。在同一抗菌素影响下,获得不同的补养菌,同一缺陷的补养菌,能在不同的抗菌素作用下发生,这一事实允许我们作出结论,上述抗菌素,在导致氨基酸综合缺陷方面,其变异原作用是非特异性的。鼠伤寒杆菌的抗药性补养菌,保存祖株原有产生温和(潜伏性)噬菌体的性能。研究证明,耐药性变异菌及补养菌的毒力及免疫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以补养菌尤为明显。当不稳定补养菌的氨基酸综合缺陷恢复,对抗菌素的敏感性恢复原状,即自然返祖时,观察到其毒力亦恢复。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光远

DOI: 10.19367/j.cnki.1000-2707.1963.00.050

文章评论(Comment):

序号(No.) 时间(Time) 反馈人(User) 邮箱(Email) 标题(Title) 内容(Content)
反馈人(User) 邮箱地址(Email)
反馈标题(Title)
反馈内容(Content)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