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接种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肿瘤的CT、MRI评估
陈天鸣,潘耀振
摘要(Abstract):
目的 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引导下,应用3D打印模板建立经皮穿刺接种兔肝VX2肿瘤模型,评价CT与核磁共振(MRI)对肿瘤的检测价值。方法 通过CT引导3D打印模板经皮穿刺肝脏,将VX2肿瘤组织碎片植入16只新西兰白兔的肝脏中,建模后12~14 d进行CT、MRI平扫和增强检查,获取DCE-MRI参数;后处死兔子取肝脏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初始1 min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i AUC60)]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建模后12~14 d行CT、MRI扫描检查,16只兔均接种成功; VX2肝肿瘤的CT平扫表现为低或等密度结节或肿块影,边缘模糊,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呈环形高密度影,门脉期肿瘤密度降低至等密度,边缘及正常的肝实质增强; MRI显示VX2肝肿瘤T1W图像低信号、T2W图像和DW图像高信号,采用增强MRI灌注成像技术通过DCE-MRI的参数(Ktrans和i AUC60)可以提供有关血管血液灌注和血管通透性的功能性信息; 16只兔子肝VX2肿瘤中平均MVD为(23. 858±2. 115)个/视野,Ktrans和i AUC60与MVD呈正相关(r=0. 545、0. 553,P=0. 029、0. 026)。结论 CT引导经皮肝穿接种兔VX2模型成功率高,该模型的肿瘤大小、密度及血管生成情况可通过CT和MRI检测、评价。
关键词(KeyWords):
兔;肝肿瘤,实验性;计算机体层成像;核磁共振;微血管密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天鸣,潘耀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