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05) 528-53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急性肝损伤小鼠口腔菌群的变化

刘华娟,余蕾,胡亚欣,程明亮

摘要(Abstract):

目的:研究急性肝损伤时小鼠口腔菌群的变化。方法:将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K组)和肝损伤模型组(M组),M组以腹腔注射3.0 g/kg D-氨基半乳糖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K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 m L,后继续正常饲喂24 h,禁食12 h;无菌条件下取两组小鼠眼球血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取肝脏右叶做病理HE染色,通过Chao1、香农指数分析小鼠口腔盥洗液中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检测,LDA Effect Size(LEf Se)分析和聚类树寻找差异菌群。结果:与K组相比,M组小鼠血清ALT、AST升高,ALB降低(P<0.05),小鼠肝脏HE染色示M组有部分肝细胞发生轻至中度病变,可见细胞坏死和炎症浸润,提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K组相比,M组小鼠口腔菌群Chao1、香农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两组小鼠的口腔内相对含量>1%的共同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蓝藻菌门和放线菌门,M组小鼠口腔TM7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K组(P<0.05);由聚类树和LDA分布柱状图可知,两组小鼠的口腔微生物具有明显差异的菌群聚类为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纲的乳杆菌目。结论:急性肝损伤时小鼠口腔菌群会发生改变。

关键词(KeyWords): 急性肝损伤;高通量核苷酸测序;微生态;生物多样性;口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华娟,余蕾,胡亚欣,程明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文章评论(Comment):

序号(No.) 时间(Time) 反馈人(User) 邮箱(Email) 标题(Title) 内容(Content)
反馈人(User) 邮箱地址(Email)
反馈标题(Title)
反馈内容(Content)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