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05) 611-615+62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舒张功能与服药时间的关系

马博聪,赵明,孙荣国,贾国伟,张巍

摘要(Abstract):

目的 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舒张功能与服药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144例≥80岁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均分为晨起服药组和夜间服药组,分别于每日8∶00和20∶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 5 mg,连续服用24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24hSBP、24hDBP、d SBP、n SBP、d DBP、n DBP均低于治疗前(P <0. 05),夜间服药组治疗后n SBP、n DBP低于晨起服药组(P <0. 05),杓型血压所占比例高于晨起服药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T、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 <0. 05),NO水平及FMD高于治疗前(P <0. 05),夜间服药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低于晨起服药组(P <0. 05),NO水平及FMD高于晨起服药组(P <0. 05)。结论 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优于晨起服药,能纠正非杓型血压节律,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管内皮NO合成和释放、上调FMD值及降低ET水平有关。

关键词(KeyWords): 高血压;高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压昼夜节律;血管舒张功能;同型半胱氨酸;服药时间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博聪,赵明,孙荣国,贾国伟,张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文章评论(Comment):

序号(No.) 时间(Time) 反馈人(User) 邮箱(Email) 标题(Title) 内容(Content)
反馈人(User) 邮箱地址(Email)
反馈标题(Title)
反馈内容(Content)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