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乃登;程绍鲁;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中医理论,经络学说和控制论、信息论、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制成功的中医针灸电脑诊疗仪系统。该诊疗仪通过对人体体表腧穴电阻抗的定量分析而诊断疾病并给出相应治疗方案,经临床使用,符合率和有效率均达90%以上。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中医针灸临床诊断客观化和数量化。
1986年04期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8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9 ] - 贵州省血红蛋白病研究协作组;晏家益;李断勋;
1981~1984年在贵州省8个专区(州)17个县及贵阳市4个区15个民族中进行异常血红蛋白(Hb)调查,调查人数31444人,占贵州人口的11.01/万,发现异常 Hb117人,调整发生率0.36%,已作结构分析的异常 Hb 有9种18个家系,其中 Hb 花溪α~(24)(C7)~(Tyr→Asp)SP 及 Hb 贵州 d~(77)(EF_6)~(P_(ro)→Arg)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型异常 Hb,Hb 都安-H 为首次发现的双杂合子异常 Hb。
1986年04期 2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1 ] - 贵州省血红蛋白病研究协作组;晏家益;李继勋;
1981~1984年在贵州省18个县及贵阳市4个区15个民族20070人中进行 G-6-PD 缺乏流行病学调查,查出 G-6-PD 缺乏基因携带者771人,调整发生率4.01%,有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以黔西南及黔南最高;男性高于女性。G-6-PD 缺乏的9个民族中,布依族、瑶族及侗族发生率高于汉族,而苗族低于汉族,此民族分布特点与血红蛋白病相似。并通过家系调查证实了G-6-PD 缺乏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1986年04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贵州省血红蛋白病究研协作组;晏家益;李继勋;
1981~1984年在贵州省8个地区16个县及贵阳市4个区15个民族18896人中进行地中海贫血的调查,查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755人,调整发生率4.69%,贵州β-地中海贫血分布极广,全省各区均有发现,查出地贫的8个民族中,布依族发生率最高,苗族最低。β-地中海贫血类型以 A_2型最多,占60.80%,其次为 F 型占28.87%,A_2F占8.87%,Eβ型占1.46%。
1986年04期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2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6 ] - 晏家益;李继勋;夏曙华;徐园;陈光瑞;陆忠华;肖培华;廖若兰;何伟成;陈晶;杨学庸;杨天楹;周玉林;
本文对0.36%NaCl 缓冲液渗透溶血试验筛选地中海贫血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经不断改良及完善,在870人中用本法与经典方法进行对照检测,本试验对地贫的敏感性为91.11%,特异性为94.8%,正确性为94.6%,且简便易行,故作为地贫人群调查的过筛试验是很有价值的。
1986年04期 304-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赛明兰;
<正> 光学显微镜下研究植物体内部构造,通常须经切片法、组织解离法以及整体(包括器官、组织)封片法等才能观察,常用的石腊切片法,需成套仪器设备,且费时费料,笔者在部分木质茎、草质茎和根等的快速制片法上,曾取得一些经验(全文见贵阳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6卷第1、2期)。现介绍封片法如下:
1986年04期 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3 ] - 晏家益;李继勋;邵丽丽;丁凤珍;王荷碧;杨学庸;
在贵州省镇宁县3个布依族家系中发现一慢速异常 Hb,经结构分析证实为 Hb 都安(Hb Duan)(α75EF_4~(Asp→Ala))一首证者父亲为 HbDuan-H病,Hb Duan-H 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双杂合子异常 Hb。
1986年04期 310-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李卓江;
本文通过9例患者的临床前瞻性观察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问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测讨论了有关早期诊断指标。
1986年04期 314-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 ] - 李卓江;李继勋;廖若男;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多数发展迅猛,应尽早治疗。本文通过51例 DIC 的治疗分析,探讨了 DIC 的治疗对策问题。
1986年04期 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杨爱云;赵蓉;
本文报告5例原始神经细胞瘤的临床与血液学特征,早期转移为本病显著的临床特点,骨髓早期常可发现肿瘤细胞,因而骨刺对原始神经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1986年04期 323-326+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王雪芬;梁爱芳;
对93例过敏性紫癜进行分析,发现:发病季节以春、冬为高,占73.1%;无性别差异;年龄以学龄期儿童最多,占74.2%。53.8%患儿发病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本文着重讨论了消化道和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机理。预后大多良好,近期治愈率82.8%,好转率15%,均为伴有肾脏损害的患者。
1986年04期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王远森;贾士铨;康福;
应用~(99m)锝-硫胶体作全身骨髓 r 照相,观察了24例对照组和8例白血病前期患者的全身骨髓分布,对照组的 r 照相结果与文献报导一致,8例白血病前期患者中6例有外周骨髓扩张。本文还讨论了外周骨髓扩张的意义。
1986年04期 330-332+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王艳芳;
<正> 女孩,4月,因持续发热45天加重3天入院。第二胎、二产,足月平产,生后青紫窒息,哭声低。母系带节育环受孕,节盲环与胎儿同时娩出。孕2月时曾接受 X 线脑透检查,生后体弱,喂养困难,吸吮无力,少哭不笑,反应迟钝,从不出汗。生后即有胸廓畸形。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后诊断为肺炎、先天性佝偻病,疑
1986年04期 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 赵明祥;黄顺明;卢亮;张晓燕;
应用肢体阻抗血流图,测定30例周围血管疾病小腿部搏动血流变化,与正常人对照,差异较显著。对12例患者作周围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多发性大动脉炎5例,血栓闭寒性脉管炎5例,2例外伤。动脉造影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肯定意义,尤其配合肢体阻抗血流图观察能反映患肢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提供了一种可靠易行的方法。
1986年04期 333-336+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林港祥;何庭宇;田应昌;陈子童;何修泽;
对100例不同职业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并对其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证实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测定值的不同规律。本文与上海华山医院报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考虑与海拔高度的影响有关。
1986年04期 33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8 ]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20 ] - 晏家益;李继勋;张继愷;
本文对140例急慢性再障患者进行分析,其中51.43%属继发性。继发性再障中47.22%的患者发病前有服用氯(合)霉素史。治疗以丙睾为主,部分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硝酸士的宁、左旋咪唑、PHA 等,9例用狗睾埋藏,观察3个月以上62例,总有效率为67.80%。
1986年04期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 ] - 王艳芳;
<正> 男孩,1岁零8个月,因呕吐25天伴发热抽搐半月入院。既往无脑外伤及双耳流脓史。查血:WBC16×10~9/L,N82%,L18%。脑超声检查:中线无移位,侧脑室无扩张。胸片报告:右肺结核 I 型。颅骨平片:疑脑积水。脑脊液检查:淡黄色,细胞总数4.2×10~9/L,WBC2.1×10~9/L,N81%,L19%,蛋白5.44g/L,糖3.55mmol/L,氯化物
1986年04期 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朱延韦;蒋宪瑶;蒙顺松;孙晓红;
对多噻烷进行毒性研究,以评价沙蚕毒系新农药的安全性。结果:大鼠纯品经口 LD_(50)雄303mg/kg,雌274mg/kg;乳油经口 LD_(50)雄253mg/kg,雌235mg/kg;经皮 LD_(50)1217mg/kg;鲤鱼 TLm_(48)为1.42ppm;1%以上浓度对家兔皮肤、眼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蓄积系数 6.0,属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实验大鼠进食含本品40、80、240、480ppm 的饲料3个月,最大无作用剂量为80ppm。以 Ames 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等对多噻烷进行致突变性检测,均为阴性。
1986年04期 345-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7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 ] - 许庭良;覃国芳;姜俸蓉;牟肇龄;罗明秀;张伟甫;杜卓民;
将68只小白鼠分四组,分别一次皮下注射氯化镉8、16及32mg/kg,于12、42、48h 及2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肝、肾、睾丸、卵巢受到明显损害。本文对镉的毒性机理作了讨论,认为镉与含巯基的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金属硫蛋白(Cd-MT),抑制酶系活动,是引起上述器官受损的原因。
1986年04期 351-355+415-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 陈运文;许大祯;
观察了70具(140侧)成人尸体(男43,女27)的头静脉,对头静脉末段的长度、管径、汇入的深静脉及角度、体表定位、以及与肘浅静脉的关系等进行了测量和讨论。为临床上经头静脉插入导管电极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1986年04期 356-36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5 ] - 陈雄德;
本文报告20例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瘤14例、占70%),其共同特点是症状持续缓慢加重,对症治疗无效。尽早作脑脊液检查和脊髓造影,有助于及时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应作到准确定位。
1986年04期 362-36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张文禹;曾昭荣;
30例腰臀部肌筋膜综合征经非手术治疗无效,采用了痛性筋结(束)切除术,98%病例获得优良结果。手术时发现局部为纤维性结节(条束),与肌纤维或筋膜粘连,无神经粘连。显微镜观察完全是纤维脂肪组织。16例小血管壁增厚,其中仅15例有炎性细胞浸润。为避免找不到激痛点,手术在1%普鲁卡因皮内浸润麻醉下施行,找到激痛点筋结(束)后,切除之。这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门诊施行。
1986年04期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 李嘉琥;
本文讨论28例平均烧伤面积61.4%的病人休克期体液复苏。48h 内,补液量、Na~+量均较国内、外其它公式计算所需量少。但从伤后至开始排尿的2h 内补 Na~+量较其它公式为多,且所补晶体为高渗液。休克期晶体用硷性平衡液补给,可提供所需 HCo_3~-的一半,不足部份用5%S.B 供给。
1986年04期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陆薳华;
<正> 红藻氨酸(Kainic acid)亦名海人酸,1953年 Murakami 等从红海藻中提取,结构与谷氨酸类同,有8个同质异构体。对无脊椎动物,红藻氨酸能激活神经-肌肉接头,增加 Ca~(++)引起去极化,使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但较谷氨酸盐的兴奋作用弱得多。有报道它对蛇的舌下神经节也有兴奋作用。对脊椎动物,红藻氨酸在大鼠皮层上的兴奋作用较谷氨酸强,但起程慢,作用时
1986年04期 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 周茂梅;杨国范;张万兰;刘安祥;
绒毛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是一种新的、快速的孕早期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的好方法。本文报道了120例人工流产前的孕妇经宫颈取微量绒毛用该法进行染色体检查,取材以孕6~8周为最佳,分裂相出现率达100%。本文还对秋水仙碱和低渗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等进行了观察。
1986年04期 37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 ] - 胡绍先;杨安昌;
本文报告两个患 Van der Hoeve 氏综合征的家系。结合病例对本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遗传方式作了论述,强调蓝巩膜与骨脆有密切关系,并指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本综合征最常见的遗传方式。
1986年04期 37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陈雄德;
<正> 本文报告我科自1974年1月至1984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的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0例。此20例中术前确诊18例,另2例分别误诊为骨囊肿及恶性骨巨细胞瘤。在同一时期内临床拟诊为纤维异样增殖症者4例,而手术和病理检查证明系误诊,其中2例为慢性骨髓炎,另2例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文章就上述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后指出,要防止
1986年04期 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7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车泽芳;张迪然;
作者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对贵州地区249例汉族、苗族、布依族及侗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我省汉族男女大学生各量表 T 分均与全国标准值相似。而 Pt、Sc、Ma 量表原始分数与苗、布、侗族男女大学生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了在汉族大学生与苗、布依、侗族大学生以及这三种少数民族之间有个性差异。
1986年04期 37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2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 ] - 陈雄德;付家智;
<正> 自1979年5月至1986年4月七年中我们无选择地对16例骨肉瘤及1例骨旁骨肉瘤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术后化疗和化疗间隙期的中药调理。化疗采用长春新硷-氨甲喋呤-环磷酰胺方案。疗程间隔6周,间隔期用中药调理,要求至少5个疗程。由于经济等原因,16例中能按要求接受治疗的仅4例。此4例中3例分别已无瘤存
1986年04期 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崔道矩;薛承奚;俞宏丽;谭明祥;刘兴敏;谭百庆;吴尚;吴德莹;
总结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胸_(10)以上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全麻309例临床资料,比较这两种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麻醉方法血压、脉搏在全麻诱导和硬膜外麻醉注入首次总药量后5~15min 内变化最大。因此,力争此期麻醉平顺、循环功能稳定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的关键。硬膜外麻醉主要使血压下降或剧降;全麻主要使血压上升或剧升,但全麻较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因此,对老年循环功能代偿良好者,可慎重选用硬膜外麻醉,若欠佳者,则以气管内全麻为安全。
1986年04期 38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贵阳、遵义肺心病协作组;梁永芳;张国培;
调查了1978年5月至1985年4月贵阳、遵义地区3945例肺心病。发现该病住院患病率逐年提高,住院率占同期各类器质性心脏病的首位。年龄以61岁以上多见;原发病多为慢支炎并肺气肿;肺心病急发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住院病死率逐年降低,平均为9.98%,死因以呼吸衰竭占首位。本文就本病的一些实验室检查进行了统计分析。
1986年04期 387-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查力;杨桂萍;许金池;
<正> 从我省十大功劳【Mahamia bealei(part)care 】根中提取的生物碱,为白色结晶形粉末,m.p为183~184℃,经中国医科院药物所鉴定为异防己碱(Isotetrandrine,下称 IT)。小鼠腹腔注射 LD_(56)为154±30mg/kg。我们与已知中草药钙通道阻滞剂——粉防己碱(Tetrandrine,下称 T)对犬、大鼠血压、心收缩力、呼吸以及心电图的影响,
1986年04期 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李卓江;
<正>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抗凝血功能减弱的一种易发生血栓倾向的病理状态。近年来由高凝状态构成的血栓性疾病远比低凝状态的出血性疾病多见,其危害也严重,正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围绕有关问题重点对内科疾病中的高凝状态作一概述。一、高凝状态的基本发病因素在生理状态下,防止高凝及血栓形成须具备下列条件:(1)须有完整的血管
1986年04期 39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 ] - 殷松生;易心达;亓代麟;
<正> 我们曾报导过吗啡对尾核自发活动有调制作用。芬太尼属强效中枢镇痛剂,比吗啡作用强。本工作观察芬太尼侧脑室注射对尾核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动物为13只成年家兔。首先根据sawyer 图谱定标安置侧脑室注药管,并于尾核颅骨投影处钻孔。次日在氯醛糖、乌拉坦混合麻醉下用玻璃微电极引导尾核头部自发放电,稳定观察5 min 后侧脑室微
1986年04期 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 ] - 徐恒昭;
<正>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化以及其临近组织劳损老化等,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痹、项强、颈筋急、颈肩痛、肩臂痛、眩晕等证的范畴。1979年起用针灸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综述如下。
1986年04期 397-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9 ] - 尹培荣;
<正> 弹响髋比较少见。本文报告一例因臀部反复多次注射杜冷丁致双侧弹响髋患者。男性,49岁,干部,因髋部弹响3年于1984年入院。20年前因患“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于双臀部轮流注射杜冷丁,先后共200余次致成瘾。3年前行走时感双髋不灵,须外展、外旋,“划圈”行走,同时右髋出现“卡嗒声”。7月前左髋亦出现相同的响声,行走时感到双侧
1986年04期 399-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李实光;
<正> 男孩,11岁,因气喘32小时于1985年9月21日入院。一天前受凉后突发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尚能平卧,不发烧。2小时后症状加重、胸闷,不能入睡而来我院急诊,当时唇面轻度发绀、气急、三凹征阳性、双肺哮鸣音明显,心率150次/min,肝脏不大。诊为支气管哮喘留观察室抢救。经补液、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氟美松、氨茶硷静滴、抗感染、镇静、吸氧等
1986年04期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田茂春;
<正> 例1,男性,30岁,1年前在某医院作鼻中隔矫正术致鼻中隔穿孔。因鼻阻、头痛、鼻腔干燥及鼻出血于1983年在我科作鼻中隔修补术。术前检查鼻中隔中份有0.8cm×0.5cm 大小卵圆形穿孔。在局麻下取颞筋膜修补成功。住院26天痊愈出院。术后1年半复查鼻中隔未再穿孔。例2,男性,24岁,四年前在某医院作鼻中隔矫正术引起鼻中隔穿孔。常有鼻干及鼻出血。1984年在我科作鼻中隔穿孔
1986年04期 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魏羽佳;李思奉;凌淑清;
<正> 胶样粟丘疹,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皮肤病。现报告一例如下:男性,46岁。因双手背、颈,面部皮疹22年,于1984年10月就诊。22年前,双手背出现密集丘疹,继之延及颈部,无痒、痛及其它自觉症状。皮疹逐渐增多。日晒后即感灼热刺痒难忍,致皮疹增多、发红、变大。无发热、关节疼痛及全身不适。20多年来,曾自用多种中草药煎水擦洗,均无效。平素体健,无特殊病历,亦
1986年04期 40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 ] - 朱和明;
<正> 骨性内耳体积小,结构复杂,深埋于颞骨岩部内,很难制作,雕制法是常用的方法,且工具多样,可用雕刀、凿子、什锦锉、砂片或小砂轮、牙科钻等。本文介绍锯矬法,主要使用钢锯条,经实践证明,工具便利,无须脱钙,方法简单,省力省时,制作者可在短时间内(1~2h)得到一满意的内耳结构标本。
1986年04期 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贾宝山;
<正> 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这些神经核埋藏于大脑半球内,由于它紧密地包埋在大脑白质之中,给制作标本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以往教学中多用切面标本显示或用模型和挂图示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体感,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制作了一整套中枢神经标本,现将其中一部份(基底神经节)的制作法介绍如下。一、选材: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形态完整、脑组
1986年04期 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正>~~
1986年04期 407-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